第四百九十章 不期而遇(1 / 2)

小說:三國之袁紹 作者:光榮小兔

說到製備火藥,便不得不提所佔百分比極大的硝石。

硝石之中,往往同時含有硝酸鈉和硝酸鉀,兩者都有入水溶解吸熱的特性,甚至會讓水結冰,所以古代硝石還會被用作製冷劑。

當然相對於製冷,在袁熙看來,能讓硝石揮更大做用的,顯然是制熱更勝,便是爆炸的藝術。

但製作火藥,需要的是硝酸鉀,而不是硝酸鈉,因為後者容易吸水,讓火藥受潮,嚴重影響爆炸效果,甚至啞火,所以多種硝酸鹽混合的產品,大部分時候只能當煙花用。

但要將其進行提純,便涉及到製作火藥硝石的兩種方法,一是透過化學反應讓硝酸鈉變成硝酸鉀,二是在硝酸納和硝酸鉀的混合物中濾除硝酸鉀,從而提純硝酸鉀。

硝的來源,最簡單直接的是硝土。

硝酸鹽普遍溶於水,所以在降雨豐富的夏秋季節地區,很難尋找到,但春秋兩季秋後寒冷乾燥的北方地區,因為氣溫驟然變化,硝酸鹽便會結晶析出,俗稱起鹼子。

而出現這些東西的地方,往往是茅廁,這是因為人畜排洩的尿液富含尿素,其和水緩慢反應分解成氨氣和二氧化碳,在氨氧菌群和硝酸菌群作用下,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先後生成亞硝酸,硝酸,最後周圍環境中鈉鉀等離子生成硝酸鹽,這個過程,民間俗語稱之為泛尿繭子。

在中世紀的歐洲,因為缺少硝石礦來源,茅廁硝土幾乎成了製備火藥的唯一渠道,所以當時的尿液被各國皇室列入了戰備資源。

又因為人群聚集地最容易收集,所以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就曾出臺規定,讓修士在民眾來做教堂禮拜時,號召鼓勵民眾在教堂長椅上撒尿。

因為做禮拜時,人是不能離開長椅的,所以透過此舉能收集到大量的硝,自此以後,教堂長椅成了英國對外擴張的重要軍火來源。

獲得硝土後還要提純,雜質太多的話,即使最佳的火藥配比,也不能達到效果,袁熙最頭疼的就是這個。

華夏曆史上,火藥配比在不斷變化,中間固然有在使用中完善的原因,但硝石中的雜質因素,也是制約其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硝提純的過程,叫做煮鹼熬硝,在這個過程中,華夏人民現了關鍵的另外一項原料。

草木灰。

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用來提供鉀離子,透過不斷加入草木灰,然後溶水加熱,最後過濾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鈣鎂離子和碳酸根,然後只剩下碳酸鉀和碳酸鈉。

再經過一系列步驟,便能提高硝酸鉀的純度,從而輔助火藥達到最終配比。

之所以說火藥是四大明之一,是因為其中濃縮著華夏人民大量的經驗智慧,在沒有基礎化學知識的輔助下,能做到這一步,實在是相當不易。

硝土收集無法量產,但黑山鹽湖中富含鉀的鹽水,卻是量大管飽,而且用其熬硝,不僅能產出粗鹽和純硝,還能產生滷水,其不僅可以用來做豆腐,還可以增加土地肥力,可謂一舉三得。

所以拿下黑山,對於袁熙的意義遠遠大於這個時代的人所認為的,只不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可能都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他看了看桌上最後剩下的幾個竹筒,伸手拿過來放在腰間,見呂玲綺也想拿,說道:“這東西很危險,你確定?”

呂玲綺不屑道:“不就是師父當年放過的煙火?”

袁熙道:“雖然沒有經過幾次實驗,但這次的威力可能要大上不少。”

“真的?”呂玲綺躍躍欲試,“點個看看!”

袁熙無奈,“這東西可不好搞,是用來破甲兵和騎兵軍陣的。”

他詳細說了使用方法,說道:“點燃後十息之內要扔出去,不然會把自己手炸傷,要是在自己本陣炸了,那就是幫倒忙了。”

呂玲綺聽了,擺手道:“我明白了,你放心。”說完將兩個竹筒塞入腰間。

袁熙看她滿不在乎的樣子,心道這下自己更不放心了啊。

兩人並肩走出營帳,現眾人已經列陣待。

人數比他帶來的要多得多,這是臨時打散隊伍,混入了海西周圍幾個城的預備軍,因為這次面對大軍壓境的情況,光憑几千人實在是太少了。

但混入了新兵,可能最壞的情況下,戰力不增反減,到時候就要看臨戰揮了!

袁熙深吸了一口氣,把手高高舉起,“拔營!”

一天之後,在海西東面二百餘里的地方,袁熙軍遭遇了數萬徐州逃難百姓。

在其後面緊追不捨的,便是扮做泰山賊的曹軍先鋒騎兵。

兩軍遭遇的瞬間,雙方誰也沒有猶豫,馬上打馬提,相對沖擊而來!

此時雙方不再掩飾顧慮什麼,都知道對方的目的,眼下只有一個選擇。

你死我活!

雙方先是開弓射了幾輪,從上百步衝進了幾十步距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