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也曾少年(1 / 2)

小說:三國之袁紹 作者:光榮小兔

第553章 也曾少年

橋府裡面,焦仲卿侷促不安的站在地上,對袁熙拜道:“下官拜謝使君救命之恩。”

他隨即面露糾結之色,“非要如此做不可嗎?”

“這樣一來,我還怎麼贍養阿母?”

橋府的人都到場了,袁熙呂玲綺,6遜沮授,華佗孫禮,大小喬,還有劉氏和焦仲卿。

加上在場這些人,袁熙也不太想過張揚兩人還活著的事情,所以除了李家和劉家知情,他甚至連焦母都沒有知會。

袁熙聽了焦仲卿的話,冷笑道:“閣下倒是孝順,還記著你阿母,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又是誰?”

焦仲卿漲紅了臉,辯解道:“家父早亡,阿母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但下官不孝,成婚三年都無子嗣……”

劉氏聽了,出聲道:“不孝有三,無後無大,沒有子嗣都是妾的過錯,所以阿母令我二人和離,確實並無不妥。”

小喬出聲道:“劉姐姐,你這話……”

大喬拉住小喬的手搖了搖,小喬這才會意,住口不語。

但士族舉了孝廉之後,只要沒人追究,又有誰會在乎前事呢?

此話一出,眾人暗暗點頭,袁熙這個辦法,確實可以解決這個令人頭痛的難題!

劉氏向袁熙拜道:“不管事情成與不成,妾都深感使君大恩,但妾不明白,妾和使君素昧平生,為何要如此維護妾身?”

袁熙出聲道:“華佗先生當世名醫,此事了了,我讓其幫兩位看看。”

華佗嘆道:“此事難兩全,確實不好抉擇啊。”

見眾人都望著自己,袁熙捋起袖子,笑道:“那我就獻醜了。”

眾人見袁熙信心滿滿的樣子,心道怕不是擠出來的歪詩,裡面通篇的廢話?

小喬有心看袁熙的洋相,興沖沖道:“我去拿絹帛,大家都想看看,是不是啊?”

袁熙心中得意,他這隸書雖然遠不如蔡昭姬功力深厚,但勝在博採眾長,還融匯了後世多家字型的亮點,雖然未得其全部神髓,卻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當時袁熙哈哈笑道:“夫人不知道,這天下就是這樣,站得越高,可以做的下流事就越多,偏偏下面的人即使看到,也只能默默受著。”

劉氏捂住口,心有所感,她微微側過頭,卻迎到了焦仲卿向自己投來的歉疚目光。

袁熙思忖一下,“大概不到兩千個字?”

“人死燈滅,萬事皆休,兩邊都死了,對李家劉家帶來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

袁熙見眾人也紛紛露出贊同之色,明白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無奈之處,孝者為大,尤其是焦仲卿家族出身地位不高的人,更是難以承受來自於世人的指摘。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看向焦仲卿,他們自然知道,事情的關鍵在他身上,至於劉氏,只怕焦仲卿點頭,便會毫不猶豫答應。

袁熙笑道:“這詩不一樣,作詩的人,可比我高多了。”

其他諸侯類似的事情,也是林林總總,曹操在曹嵩在徐州時,就完全不顧對方生死屠城,孔融提出父母無恩,這些都和此時提倡的孝道背道而馳,呂布更是連殺兩任義父,現在又有幾個敢在呂布面前提起?

再往前推,高祖家人被項羽抓住的時候,不也對項羽威脅殺死其父母的威脅視若無睹,此時的孝道又在哪裡?

此時不還有一句話,“舉茂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嗎?

華佗這話說得委婉,但只誇讚劉氏,已經顯露出對焦仲卿有所不滿。

呂玲綺當時還以為袁熙在打趣自己,但袁熙其實是語帶雙關,他不僅在說自己,也在說全天下所有的當權者。

但隨著他地位實力的提高,成為兩州之主後,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就突然消失了,甚至私下都沒人再敢提起前事。

“若劉夫人活著,對於此事官府總要有個說法,到時候夫人如何自處?”

此時劉氏卻在看著焦仲卿,她對自己家裡,已經沒有什麼留戀,焦仲卿卻是心事重重,袁熙見了,暗歎一聲,開口道:“我知道你阿母是以七出之條將劉氏休掉的。”

袁熙初時還有些窒滯停頓,隨著記憶喚起,他彷彿回到了前世在課堂上背誦時的模樣。

袁熙笑道:“我已經為兩位想好了退路,我找人做了樂府詩,如果能讓人廣為傳唱,天下人必然能知道兩位的故事。”

“不然為什麼大家都要拼了命的往上爬?”

“一是我對外宣佈將你兩人救活,你們兩個各回各家,今後之事,任由家中安排。”

“如今妾進退兩難,只求使君指點迷津。”

呂玲綺聽了,笑道:“使君打黑山時,就曾做過,不過當時妾聽不太懂呢。”

華佗在旁笑道:“我當初為夫人治病時,便知曉夫人是脾氣義烈,是個慷慨豪邁之輩,能遵守兩人承諾赴死,當真了不得。”

袁熙突然想起,自己和呂玲綺在海西城高樓上調笑的事情,那時候他手腳有些不老實,呂玲綺就嗔怪袁熙喜歡在高處做些下流事情。

就像權力能讓人上癮,不外乎兩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