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自我妥協(1 / 2)

小說:三國之袁紹 作者:光榮小兔

宋徽宗廢科舉,是個爭議很大的問題,後世史書記載的理由,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個人偏好。宋徽宗是酷愛藝術和奢侈享樂,他對經學和文人沒有多少興趣,反而崇通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他任用貪官朱勉蒐羅天下奇珍異寶,修建花石綱等工程浩大的園林宮殿,耗費國家財力。

二是他對科舉考試不重視,不僅常常缺席,甚至有時候會讓宦官代替他審閱試卷,對科舉考試的內容也不滿意,認為考試的題目太過於刻板和陳舊,所以他希望透過改革科舉制度,來選拔一些符合他個人喜好和政治需要的人才,例如擅長音律、金石學、道教等方面的人才。

三是他在新黨舊黨黨爭中,偏向於新黨,所以他決定廢除科舉制度,以打擊舊黨的勢力,鞏固新黨的地位。

據史書記載,之後產生的惡果,則是學校的考試不是以詩賦為主,而是以一些奇怪和無聊的題目為主,例如“論雞鳴”、“論酒色”、“論鼻子”等。這樣的考試,不僅不能培養和選拔出真正的文學家,反而會培養和選拔出一些無知無趣,或是歪曲墮落的人。

於是自此之後,天下大亂,奸臣當道,文學衰敗,士人離心,加劇了社會動盪和危機,成為了靖康之恥的直接原因。

所有的結論歸於最後,都只有一點。

趙佶是個昏君。

當然,以結果來說,這個結論並沒有什麼問題,趙佶也在十幾年後,在眾官的勸諫下,認識到自己不適合當皇帝,於是在金兵南下時,自行退位讓給了宋欽宗。

再然後,就是荒誕無比,處處充斥著不可思議情節的靖康之恥了。

先是金兵南下,奔襲千里,在沒有後勤的情況下到了汴京城下,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

且其在從沒有攻陷堅城先例的情況下,堅持攻打外城一個多月後毫無進展,但就是在城外不走,終於等到了一個無比荒謬的奇蹟出現。

郭京主動開啟外城城門,金兵趁機佔據了外城城牆。

但在汴京內城之外,還有兩道防備更為嚴密的城牆,金兵久攻不入,進退兩難。

然後奇蹟再次出現了。

宋欽宗竟然在並無城破危險的情況下,親自出城談和,然後不出意外的被扣住了,金人不僅要求宋欽宗投降,而且要求大量金銀。

在金人威逼之下,宋欽宗寫了降表對金稱臣,然後被放回城搜刮贖買的金銀。

史書記載,宋欽宗嚇破了膽,因為金人要價太高,所以他回城後,不僅大肆搜刮金銀,還將婦女衝抵銀錢送出城去。

之後在金人未入城的情況下,被嚇破膽的宋欽宗做了什麼呢?

他竟然鼓起勇氣又出城了,然後不出意料又被扣住了。

此時已經退位多面的宋徽宗竟然也出城了,雖然不知道他是去幹什麼的,但不出意料也被扣住了。

為了贖買二帝,忠心的大臣們繼續在城內執行皇帝的命令,不僅搜刮金銀,還將二帝的妃嬪姐妹女兒們也送出城外,意圖用其換回二帝。

足足送了十萬人。

史書種種跡象表明,直到此刻,汴京的內城仍沒有被攻破!

後世說的攻破,是神棍郭京主動開的外城城門,放了金兵進來,金軍才無比費勁地佔領了外城的城牆這件事。

但稍微瞭解大城結構的人來說,外城雖然有用,但也只是第一道防線而已,內城才是關鍵,畢竟絕大部分兵力和百姓都佈置在內城,其和外城之間,還有至少兩道城牆防線!

這所謂的城破,便是金兵久攻內城不下,為了配合金軍,二帝主動出城,成為了人質。

正常來說,只要腦子正常的皇帝,都不會孤身前去敵營把?

而且即使如此,金軍還是無法進入內城,且聽到康王趙構帶了萬餘人來救援的訊息後,竟然帶著所有被挾持的人倉皇北上離開了。

這便是靖康之恥的整個過程。

這事情實在太過荒唐,太過違背常識,以至於史書都不能自圓其說,寫都不敢寫的這麼離譜,後世才會誕生了種種陰謀論。

史書上記載了很多極其荒謬,違背最基本邏輯的事情,大部分不外乎兩種原因。

當事人是瘋子傻子。

或者史書記載隱瞞了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