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仍不死心(1 / 2)

小說:三國之袁紹 作者:光榮小兔

第83o章 仍不死心

對於袁熙的話,諸葛亮思考一會,才出聲道:“要防止其走投無路,生最壞的情況。”

袁熙自然知道諸葛亮指的是什麼,自然是袁譚拉著全青州陪葬,便回道:“正是因為害怕生的最壞的情況,所以我們才用了這種幾乎從未記載於兵書的戰法。”

諸葛點頭道:“確實,在一州一郡之地動大戰,卻找不到對方主力,亮之前也聞所未聞,”

“單純用馬匹和戰船的高機動力,配合比對面快的多的傳信能力,來騷擾對方,規避正面交戰,這種想法給了亮極大的啟。”

“若能借此徹底將青州軍士氣打擊到低谷,然後伺機致命一擊,只怕這場大戰,之後也能被記載在兵書上吧。”

袁熙深有同感,諸葛亮的預感很是正確,他這靈感來源於後世的游擊戰,雖然條件極為苛刻,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形成資訊差。

只要掌握對方的動向,隱蔽自身的動向,輔助以機動能力,便能夠在戰場上先行一步,拿到壓制對方的資訊優勢。

而現在的袁熙,憑藉自己的情報網和機動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基於當地的百姓民心的資訊蒐集能力。

在袁譚的倒行逆施下,百姓自將青州軍的情報透露給袁熙軍,同時卻對青州軍隱瞞袁熙軍的動向。

加上先前袁譚誤判袁熙會進行大城的據點爭奪戰,導致其兵士主力都方在城池裡面防守,只派少數探子出城蒐集敵情,這怎麼和大部分潛伏在村鎮裡面的袁熙軍相比?

此消彼長,袁譚等於是在蒙上眼睛打仗,胡亂揮舞出棒子除非湊巧,不然休想碰到袁熙的一絲衣角。

袁熙出聲道:“眼下他已經很難具備動舉州之戰的能力,這都是先前我們用數百場騷擾和迎擊戰一點點奠定的勝勢。”

“但歸根結底,他的兵士不會憑空消失,在他即將斷糧時,便是孤注一擲的時候。”

諸葛亮點頭道:“沒錯,這一戰不可避免,但提前將其可選擇的手段限制的話,其最後也是困回天乏術。”

“但亮不放心的是,如果曹操能看清此點,其必定不會坐視不理,冀州和徐州,他至少會選擇一面下手。”

袁熙頭痛道:“我倒是已經給袁尚寫信提醒了,但是很難猜出曹操要做什麼,這點上是頗為被動的。”

“為了反制,我已經坐鎮壽春的劉曄兵,度過淮水攻取豫州北岸曹操地盤,以為牽制,希望多少能收到些效果吧。”

諸葛亮微微點頭,“希望冀州能夠擋住,畢竟如今看來,如果冀州謀士還是心不齊的話,冀州將會是入局的四方勢力中,最薄弱的一環。”

袁熙苦笑,冀州那些謀士家族背景複雜,利益糾纏多,又恃才傲物,誰也不服誰,袁紹在世的時候,尚且不能壓服他們,如今換了還沒建立起威信的袁尚,其在做決策時會面對什麼困境,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出來。

但這種事情現在誰也幫不了,袁熙要做的也只能是寫信提醒袁尚,小心提防手下那些有異心的謀士,他沒有提及許攸姓名,因為目前看來,對方竟然意外的老實,畢竟此世袁紹沒和許攸鬧翻之前就過世了。

但聽諸葛亮這麼一說,袁熙也隱隱約約擔心起來,自己當初和袁尚化敵為友,也是自己花了偌大心思和代價的,畢竟曹操已經拉攏了袁譚,自己再和袁尚鬧翻,那就真是四面皆敵了。

如今袁尚好歹利益和自己衝突最少,對面也不是忘恩負義之徒,這一年來給自己爭取到了不少寶貴的戰機,自己是不能放棄他的。

他想了想,便回去又寫了一封急信送去冀州,讓袁尚小心防備曹操的盤外招,便將此事放諸腦後,和諸葛亮商議下一步如何應對袁譚最後的反撲了。

不出所料,袁譚開始出招了。

他從春季就開始謀劃出兵,但最初的目的地卻是冀州,然而天算不如人算,一切計劃都被袁熙打亂,只能調偷過來守護青州,攻擊徐州,然而結過卻不盡如人意。

如今他必須要想出破局之策,來徹底擊敗袁熙,於是在郭圖的建議下,他先是信要求和袁熙和談,以求拖延時間,但袁熙根本沒有上當,那封信直接石沉大海了。

然後他又派人去江東,和孫權商談,要求南北夾攻袁熙,事成之後平分徐州。

平心而論,這個條件放在其他時候,是很誘人的,說不定孫權就打贏了呢?

但當在江東大敗的當下,這個建議就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了,尤其是先前張昭黃蓋水軍還打過廣陵,其從邗河北上,結果遭遇了陳登的徐州兵的迎頭痛擊,慘敗而歸。

這倒不是說張昭黃蓋不行,而是徐州地形特殊。

徐州多是平原,易攻難守不假,但這說的是6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