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咎由自取(1 / 2)

小說:三國之袁紹 作者:光榮小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八百四十五章咎由自取袁譚以最快的度趕到了清河國,他望著漫山遍野的自家潰軍,感覺就像一座被火燒了的深山裡,野豬野兔在漫山遍野亂竄一樣,頓時眼前一黑。

後軍生了什麼?

他抓住幾個潰兵盤問,才瞭解了事情經過。

先前袁譚後軍不知道從那裡得來的訊息,說前軍已經全滅,袁譚戰死,這謠言很快便在軍營中流傳起來,軍士們人心惶惶,不少人都起了逃跑的心思,雖然袁譚軍將領竭力阻止謠言,但某天晚上的時候,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炸營。

兵士們紛紛四散逃竄,袁譚軍將領連忙帶人阻止,雖然殺了一批人,但還是有很多人趁亂逃出了軍營,等天一亮,袁譚軍將領見兵士更加亂了,知道崩潰在即,連忙一起來找後軍主帥彭安。

彭安忙了一夜,也是心力交瘁,他出聲道:“暫緩前進,派人去搜尋逃兵,告訴他們只要回來,便既往不咎。”

將領們聽了,紛紛領命而出,花了一天多時間,將大部分逃兵都追了回來,暫時穩定了軍心。

彭安見了,心下稍安,他已經耽誤了不少行軍時間,所以打算明日一早,便火行軍,但隨後傳來的訊息,讓他大驚失色。

最後面負責押送糧草輜重隊伍,已經被敵人追上了,正在攻擊奪取糧草!

輜重隊伍並不是一路,而是從清河國各個大城出的好幾路,然而這幾路都傳出了敵情,後來證實袁熙和曹操都不約而同動手了!

彭安第一反應便是,兇虎不會和曹操聯手了吧?

他此時連散播謠言的兇手還沒追查到,正頭痛如何向袁譚交代,自然也沒有得知袁譚前軍生的真實情況,所以在他的眼中,曹操還沒有和袁譚撕破臉,所以一時間對曹軍的動手無所適從。

彭安只得派人去魏郡向袁譚請示,結果探子不出兩天就回來了,帶回的訊息讓彭安呆若木雞。

曹軍還真的動手了,在鄴城水淹了袁譚軍!

他當即命令全軍向西急進,後面的糧草輜重隊伍也顧不得了,他現在最緊要的任務,便是儘快接應袁譚,並將生的事情進行告知。

結果謠言再起,這次徹底炸營,彭安也回天乏術了。

此時緊緊跟在袁譚糧草隊伍後面的袁熙,也是一路追擊而來,他一邊四處派出探子,防備不知道在哪裡的曹操軍偷襲,一邊在保證中軍戰力的情況下,派出各將領兵,去俘虜收編袁譚殘軍。

隨著訊息的明朗,袁熙得知知南邊二百餘里處,曹軍也在一邊行軍,一邊做著和自己一樣的事情。

他對諸葛亮嘆道:“曹軍應該是尚未得知鄴城水攻成功與否之前,就已經開始行動了。”

“這也算是冒了不少風險,要是水攻不成功,其可能會面對袁譚軍的全力反撲。”

諸葛亮點頭道:“曹操確實行險,但這次用計,其把握還是很大的。”

“一方面袁譚在鄴城誘惑之下,暴露了其叛離曹操的意圖,另一方面又急著行軍,不僅暴露了行軍意圖,也讓自己的大軍尾不能相顧。”

“這犯了兵家大忌,誰也不會放過這個絕好的機會,包括我們,只能說袁譚利慾薰心之下,自己將自己送上了死路,和當日的袁術一樣。”

“這個教訓主公一定要謹記,免得重蹈覆轍。”

袁熙嘆道:“軍士所說極是,曹操此人實在是難對付,稍有不慎,便會在其手裡吃個大虧。”

“我們知道袁譚的破綻,反過來利用曹軍的水攻計策讓中計,也不知道曹操有沒有算到我們的的想法。”

諸葛亮略一思忖,“我感覺可能性不大。”

“他應該只是單純覺得袁譚不好控制,才做出的這種決斷。”

“曹操本就多疑,尤其對於外人更是如此,何況袁譚連家族和先父都能背叛,誰知道會不會突然背離自己?”

“更何況袁譚兵力不少,這種隱患自然是越早消除越好,其五萬兵曹操即使能收編一半,也是大賺了。”

“不過我們反過來利用曹操多疑,先前散佈的謠言,多少起了些作用,如今便是大家各憑本事,看誰能更快收編袁譚潰兵了。”

袁熙點了點頭,謀略很多都是戰場下面的功夫,情報戰便是其中之一,包括但不限於刺探敵情,散步謠言,離間關係等。

曹操那邊得到的謠言,便是袁熙散佈的袁譚將要重歸袁氏,一同對付曹操,和袁熙袁尚平分天下的謠言。

這計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以大部分人的視角來看,這種選擇可比做曹操手下強的多了,於是越傳得有鼻子有眼,很快便讓曹操得知了。

之所以傳得這麼可信,還在於傳播的主體是太平道。

楊鳳已經從黑山潛入了冀州,策動忠於她的太平道眾傳播謠言,當然太平道中也有曹操的人,但這並不影響楊鳳行事,反而讓謠言能更快傳到曹操耳中,屬於是反向利用這個渠道了。

曹操應該明知這是個謠言,但他卻不敢冒險,尤其是這個謠言過些時日傳到袁譚耳中,說不定真會影響其決斷!

因為站在袁譚的角度,若是他得知了曹操知道了關於自己的謠言,為了自保,最佳的選擇便是叛離曹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