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葉一的“拜訪”(上)(2 / 3)

西遊記裡面,如來佛祖為了西天取經大業的進行,為了佛教東傳,說東土大唐物廣人稠,多欺多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造下無邊罪孽?要知道在大唐,一個涇河龍王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為了賭勝,胡亂施放雨水,魏徵夢中就將它斬殺。

而反觀玄奘取經的過程中,越是接近西方極樂淨土,越是妖魔鬼怪四處為害,甚至遇到的不少妖怪,都是佛祖家的關係戶。最震撼人心的,當屬獅駝嶺。獅駝嶺這地方,“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翽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乾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膽,第二個凡夫也進不得他門。”

獅駝嶺三妖全他媽的是關係戶!

佛祖說東土大唐造下無邊罪孽。大唐的罪,莫非是斬妖除魔,不許妖魔鬼怪危害人間?佛祖放任獅駝嶺妖怪肆虐,難不成還是為了眾生平等?

跑個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佛教徒抵制西遊記的原因——《西遊記》看似是尊佛抑道,其實二者,吳承恩誰都沒有待見,到處充斥著各種高階黑。

類比現在,想一想美帝,自己都混亂不堪,卻一直心心念念抹黑中國,是不是如出一轍?這也是為什麼名著有久遠的生命力,因為名著描寫的都是人心人性,所以它可以超越時代,來到如今。究其原因無非是過去的是人,現在的不也是人?是人都有人心人性罷了。

而這個也是《凡仙逆》為何以人心人性為描寫主旋律的原因。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這麼多年過去,世間本質從未改變,人類從歷史上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吸取教訓。

這樣一想,是不是蠻可悲的?!

。。。。。。。。。。。

之後葉一又去了曲阜洲,找到儒教的浩氣書院的程喜, 但是葉一在說明來意之後,他和程喜就沒有再說什麼話,直接就走了。程喜也沒有多留葉一。

其實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多談,葉一很清楚,對方是沒有選擇。畢竟一人獨活的路被堵死了,要麼一起慢慢等死,要麼一起突破枷鎖,本就沒什麼好選的。當初,葉一之所以要和宋硯辭說那麼多,不就是因為葉楓堵人家家門口拆高地了嗎?!

在程喜看來,葉一就是一個不受“規矩”之人。

而葉楓也知道對方自己不喜歡自己,自然是多留無意。

那麼你或許要說了葉楓不是經常做出“有道德”的行為嗎?為何他不喜歡儒家。他不喜歡儒家,不該是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嗎?

那好吧,我如果文縐縐地問你,就該問:是名為“道德”的東西先有,還是“道德”這個概念先有。是先有的路,還是先有“路”這個名詞?

那麼我直接土話的問你,“道德”難道他媽的是你儒家的東西嗎?而且“道德”這個概念也不是你儒家先提出來的,而是老子,他的著作還叫做《道德經》你說呢?

儒家的學說本質上就是東挪西借,他並沒有自己的如同《道德經》那般的核心,說句不好聽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複製貼上,東拼西湊的“賊”!自己的東西極少,那極少的東西也都不是關乎核心的東西。所以你會發現儒家的思想裡面有很多避而不談的東西,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地方。

但是不可否認,孔子及其儒家學說是中華文化的突破。

它是將道德二字發揚光大的人,但是那不能代表道德就是你家的,我把你莎士比亞翻譯得驚天動地的精彩,所以,那些作品都是我莎士葉yu的,我說出來,你會不會想打死我呢?但是儒家就是這麼無恥地幹了。

一樣的道理,葉楓只是遵循了道德最原始的樣子去行事,並非是按照誰的一家之言的“道德”。儒家只是提示,幫助葉楓找到了“道德”最原始的樣子,僅此而已。

所以葉楓是儒家的叛徒當之無愧。

至於葉楓,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區別於王陽明心學,結合現代唯物主義,強調了人心人性,走出了自己的思想之路——那就是“三維太極思想”。關於“三維太極思想”,我前面已經講得很仔細了,這裡不再贅述。

還是先說回儒家。

儒家是以道德為終極關懷,以家庭倫理為基礎,連血緣都能道德化,最終目的是為政治、社會制度提供正當性標準的“工具”學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孔子之後,儒家的正宗是孟子,旁系是荀子。我之前提過,就是《荀子》一書裡面提到過“孔子殺人”事件,但是《孟子》裡面卻隻字未提。你是退休領導,選接班人的話,你會選那個會抹黑的人當繼承者嗎?!所以你也該理解,為啥荀子只能是旁系了吧。

。。。。。。。

下面咱們就聊聊儒家的缺點,當然儒家也是肯定有優點,但是今天我不想講罷了!

第一點,這個世界是由“你”和你之外的世界組成的,所謂的智慧,自然是要了解外界事物規律和了解你自身,這兩個部分組成,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是孔子卻重視自身,輕視外界,不重視知識的獨立性。

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他認為一切知識都是為了“人”而知識,不存在為了知識而知識。而不存在的後者,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那就是科學精神。你可以理解成,儒家否認了客觀唯物主義的科學精神。

第二點,我們都知道論證一個觀點,你要學會辯證思維,論證要注意邏輯性,才能讓論點成立。但是孔子不重視辯證思維,而重視當機教化,所以其理論論證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舉例來說,孔子企圖“攝禮歸仁”,為外在的“禮”找到內在的依據。孔子的學生“宰我”問孔子,有關“三年之喪”,孔子企圖從“心安”的角度去說服弟子。但是那和 宰我 覺得,不守三年之制也心安,孔子就說他不仁。孔子的邏輯是父母懷抱“嬰兒”三年才放手,所以子女要以三年之喪回報父母。

這你媽什麼狗屁邏輯!

不過,奈何孔子是身高兩米以上的山東肌肉壯漢,他和你說不通道理的話,你得小心他和你說一說物理。所以我相信宰我最後一定是服的,不管是口服、心服,還是身體服,總歸是服了。

孔子如果穿越到當代,和人辯論人倫關係,很有可能被辯駁得體無完膚,然後舉劍怒而殺之,大呼“不仁不義之人,當誅!”就像當初他殺少正卯一樣。最後被關到監獄裡面繼續宣揚他的儒家思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