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4)

“畝產千斤的糧食,八石啊!”一般說畝產多少說的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如果畝產千斤的話,上等田的收成會超過千斤。

光是想想眾人便覺得呼吸急促,上等水田的稻每畝地才兩三石,下等田能有一石出頭就已經不錯了,能使畝產翻倍就能讓座上的皇帝名垂青古,翻好幾倍……是要學始皇帝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的節奏。

還有延壽丹,秦皇漢武求都求不來的東西,竟如此輕易地出現在上面。

哦不對,秦皇這算是求到了。

沒有人懷疑真假,能將早已作古的人和未來之人聚在一處,不是神仙是什麼?

長孫無忌有些擔憂,“殿下?”

李世民抬手止住了他下面的話,“不急,且再看看。”

宋太祖位面

趙光義無比複雜地望著天幕,嘴角露出一抹苦笑,近日朝臣又上書請立太子,他兄長怕是早忘了曾經的諾言。

本以為……不想兄長竟有如此機緣。

為何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要在這時出現呢?

“晉王?”幕僚程德玄試探地叫了一聲,心裡無限嘆息,他們日前已經商議好對策,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上蒼當真是眷顧宮中的官家。

趙光義擺了擺手,心累道:“官家得此奇遇,還需要立太子嗎?”他若得延壽丹,延壽到一百歲甚至更多,熬死他們都不在話下。

他這個有實無名的皇太弟怕是連那點實權都要沒有了。

……

明太祖位面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應天府皇宮

這一年是朱元璋稱帝的第二年,皇宮裡的后妃和皇子公主還不多,太子朱標也才十四歲,餘下的弟弟最大十三,最小八弟才剛出生兩月。

天幕出現時,朱元璋就不見了,朱標帶著幾個同母弟弟來到母親馬皇后的宮中商議對策。

一路上走走停停,廢了好些功夫才到達馬皇后的寢宮,沒辦法,天幕時不時就出現新人,就算他拖著弟弟走,弟弟們也不想走。

看到一半時朱標就意識到他們不見的爹可能是去了天上,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天幕上,事實也確實如此。

爹出現的時候,幾個弟弟歡呼雀躍,撒丫子往母親宮中跑,終於不用他拖著走了。

朱標無奈地搖了搖頭,年少老成的太子加大了步伐,快步往馬皇后宮中趕去。

但走了沒幾步,就聽到了一道清脆悅耳的聲音。

那聲音在說考試。

朱標停下腳步,抬頭望向天幕,思維開始發散——大明後面沒有皇帝了,難道是說大明萬世基業,屹立不倒?

咦?怎麼又多了個異族?

漢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輕易不得剪頭髮,此人將四周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頭頂中心的頭髮,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

瞧著就不是漢人,身上穿的也不是漢人的服飾。

朱標盯著那人看了一會,大明就是亡在這些異族手中?回頭得讓人查查這種穿著打扮是出自哪個部落。

朱標一邊想一邊邁步進了母親寢宮的院門。

剛進門就聽到八歲的五弟朱橚問母親:“爹考試能行嗎?萬一考不過怎麼辦?”

朱標腳步一頓,對啊,考不過怎麼辦?

不是他看不起親爹的文化,時下考試書面、形制、措辭都很重要,肚裡就算再有墨水也得會寫、懂得寫才行。

親爹這方面……年少的太子深深擔憂了起來。

**

元清兩朝見到他們的大汗出現在天上,高興得載歌載舞。

當然有人歡喜,也有人憂愁,兩朝的漢兒們一臉忿忿地望著天幕,中原這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漢人統治,混進來兩個異族,是漢家的不幸,亦是漢家之恥。

他們憑什麼和秦漢唐的開國之君相提並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