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長安(2 / 2)

小說:三國謀生指南 作者:子月瀰瀰

兩人還未吃罷飯,外面忽然傳來嘈雜聲,有傳令兵四處通稟:“袁將軍升帳,請各位掾屬至大帳議事!”

聽起來事情急迫,郭懿到大帳時,袁紹身著素服居堂上,文吏和武將們分列兩廂,站在諸侯身後。

袁紹仍舊一派矜貴,氣定神閒的開口:“我今聞訊,逆臣董卓欲遷都長安,不知各位眼下可有定奪?”

他端起案上的酒盞,優雅緩慢飲了一口,露出略微嫌棄的神情,顯然這酒比他自小在雒陽享用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坐在最末席的曹操,聽著周圍議論紛錯的聲音,卻沒見一個出來獻言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他站上前昂了昂首,道:“董卓大費周章西遷,必是忌憚聯軍威勢,依我之見,我軍該乘勝追擊。”

現在正逢進兵的好時機,鄧興都能懂的道理,諸侯們不會明白,沒人站出來說話,無非怕自己當了先行軍會損兵折將,想保留實力而已。

同樣的,袁紹也不關心董卓把皇帝朝臣們禍害成什麼樣子,討董只是為自己拿到名正言順起兵的號令。他既然位居盟主,在這種時刻,不得不做做樣子領頭商議。大家都贊同按兵不動倒好說,可曹操出了這個頭,他便不好發話了。

但曹操還不知道袁紹滿腹心思,還以為他只是顧慮太甚,怕不能戰勝董卓,所以沒個論斷,便與他言明利害與可行之策,想打消他的疑慮:“長安地近西涼,董卓有充實兵員之便,若等到那時,恐不易攻克。不若此時乘勢追擊,操願帶人馬佔領成皋,其餘諸侯分路前行,各據要略,大事可成!”

滿懷信心的言論並沒激起諸侯們的鬥志,四下裡寂靜了好一陣,王匡才幽幽的出言反對:“孟德此舉太過輕率,不妥不妥,還是要從長計議。”

曹操認為有人反對也屬正常,但終歸袁紹是盟主,最終還是需要他來定奪。

“本初?”他繼續徵求袁紹之意,見他仍在遊移,有些氣急,“本初!”

聽著言語急厲,袁紹才不得不敷衍說:“孟德,諸侯各路人馬皆已疲乏,還是依公節之言,從長計議吧。”

西涼鐵騎勇猛無比,他若主張進兵,身為盟主也該做先行軍,屆時必然損失慘重,即便來日殺滅董卓,他殘兵損將,只怕也無法繼續號令諸侯,朝堂之上也無人聽從,這比賬可不划算。

“董卓有遁逃之意,我軍士氣正盛,此時不擐甲推鋒,一舉殲滅董卓,更待何時?”雖然無人支援,但曹操對著諸侯一番振振之詞,氣勢絲毫不減,“再等下去,只怕錯失良機,日後再想殺賊,難矣!”

郭懿也看明白了,大張旗鼓的歃血盟誓,到頭來只有曹操一個人把討董當了真。

“孟德不必再說,你且回帳稍待。”不想讓自己陷入更難堪的境地,袁紹決定不再商議此事。

曹操心中怒火抑制不下,知道多說無益,依他的性子也不再爭執,於是最後輕蔑的瞥著座上諸侯,“豎子不足為謀!”

他只留下這句話就絕裾而去,剩了一帳人面面相覷,袁紹說了幾句話算是維護顏面,便草草散帳了。

議完事出來,郭懿帶著鄧興依例巡查各處,心裡也不由沉思,怎麼從在曹操與徐榮之戰中,找出一點由她發揮的餘地。

長在邊地的涼州兵強悍善戰是眾所周知,董卓進京帶了三千騎兵,保不齊現在徐榮手裡也有。騎兵勇猛異常,獅盔獸帶,戰場上縱馬排山倒海般殺來,以關東軍的戰鬥力,正面交鋒想要佔優勢,簡直是異想天開,只能從出奇制勝上下功夫。

她有些心不在焉,跟在她身後的鄧興,暫時接下了她的工作任務,仔細的檢查每一處地方可存在疏漏。

走到放糧草的倉庫跟前時,鄧興跟看守的小兵再三囑咐:“冬春之際草木乾燥,營寨容易失火,得萬分小心的盯著。”

鄧興的話打斷了郭懿的思緒,她點點頭,紮營的材料都是木頭,軍帳也易燃,萬一起火後果不堪設想,她忽然想起了什麼,忽然有了主意。

“不錯,眼下草木乾燥,正是火攻的好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