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後媽鹹魚帶娃日常 第333節(1 / 2)

勤快點的兒還能去羅澤民的印表機廠或者許問的工廠打個工。

為了方便官兵打工,許問跟羅澤民商量過後都設立了鐘點工。

幹滿一個小時就給工資。

嫂子們現在一個月賺的錢不比官兵少。

嫂子們的手工活生意越來越好,從許問懷孕後期一直是豆豆媽跟二叔合夥經營這事,兩個人都賺不少。

其他嫂子也差不多,帶孩子沒空進廠的就做手工,沒有手藝的就去給許問和羅澤民打工。

羅澤民的印表機廠都是外企管理制度,許問這邊是計件工資,但是其他待遇,比如全勤獎、節假日福利全部參照國營廠的工人。

所以只要嫂子們不懶,一個月工資都不比一般的官兵少,還不耽誤給孩子做飯。

島上安全,車輛少,就算幼兒園的孩子也不需要接送,大家都有時間。

所以彩虹島的官兵自然不願意再離開。

他們不離開,陸上的官兵就上不來。

換防本意就是為了讓大家輪休,需要休息的人都不願意換了那當然沒必要再勉強。

其實算時間的話,路遠征現在還在休假期間,只是因為許問要回來忙,他便跟著結束了休假,想著剩餘的等許問有空了再一起休。

長江號在路遠征休假期間再次出行了。

那麼大一艘船不會因為少一個路遠征就一直在岸邊停留。

年後島上的工作,除了日常訓練就是開始逐漸建立相關行政部門以及部分保民生的單位。

這一部分要歸路遠征他們管,但還是得跟地方相關部門對接,比如收電費的電業局,村往上一級的行政單位。

比起許問路遠征相對還不那麼忙,多數時間照顧一雙兒女的是他。

因為許秋石跟朱美珍也很忙。

以前的自留地其他嫂子捎帶腳就給整理了,現在可是耕地。

尤其是現在島上人少耕地多,每一戶人家能分好幾畝地。

他們回家這一個月,有在種的需要搭理,也有還沒種的需要平整土地準備播種。

這部分活都是朱美珍在忙。

許秋石忙別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買了頭耕牛回來,除了耕自己家的地還幫他的村民一起耕。

新日村的村民也是一年比也一年多。

去年年初只有二十五個,現在已經有六十多戶,新添了三十餘戶新退伍的戰士。

相比之下,新月村的勞動更原始,一切都是人工勞作,並且嚴格遵守他們的民族習慣。

目前來看,在效率上遠遠不如新日村。

兩個村的區別還在於,新日村的村民不勞作時,也會去許問跟羅澤民的工廠裡打工賺零花錢。

新月村的村民,不勞作時,都去海里捕魚回來賣。

一開始他們是不知道去哪裡賣的,多數曬成魚乾,儲備成冬天的糧食。

是許問教他們可以把海里打上來的魚換成錢。

可是坐著許問的客船到周邊城市叫賣新鮮的海鮮,也可以製成各種海產品去賣。

比如蝦醬、魚乾等。

因為許問,新月村的村民們,收入大幅度增加,大家都很感謝許問。

許問也很感謝他們,他們經常坐船,許問的運輸生意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大家都是互利互惠。

許問買船的本錢基本收了回來,今年應該就能盈利了。

船平時也交給豆豆媽幫著打理,許問會給她分紅。

等最初的一陣子忙過去,一切都上了正軌,許問漸漸空了下來。

她做生意的點子都來源於“預知”能力,她有未來幾年後的經濟大局觀,自然知道做哪行不會賠。

但,也只負責出點子。

讓許問從頭到尾,從無到有把一個生意去做大做強有點為難她。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經商。

最起碼讓許問跟去推廣尿不溼那樣,整天當空中飛人去拓展生意,她做不到。

就算不為了享受生活,她也不太喜歡。

所以目前為止,除了尿不溼廠,許問做得每一樁生意不是跟人合夥就是入股,反正一定不負責主要的經營。

尿不溼廠是她一手建起來的,但是最大的股東是路遠征他們單位,這是為了部隊財務自立提前做下的準備。

許問之前的計劃是,她負責四年四年後全部移交給路遠征他們,自己只當分紅的股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