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初版於湖南提刑任內(2 / 2)

“快去,讓那雕坊主也來。”

二人去了。

芪兒也聽見了,來到父親身旁,問:“父親,你還要修改?”

“不。”

“那是為何?”

“要是雕坊突然遭了火災,或有其他不測,怎麼辦?”宋慈看著女兒,又自笑了笑說,“芪兒,你會覺得父親老了,也未免太多慮了嗎?”

“不過……這書怎麼刻呢?難道……把他們都請到府裡來刻印嗎?”

“我就是這樣想的。父親已經老了,這部書必須萬無一失。”

雕坊主來了,他聽從了宋慈的意見。

雕匠們來了,來了幾十人,宋慈要他們儘快盡好地把書刻印出來。提刑司內,前所未有地闢出了一個臨時雕坊。

這一日,是淳祐丁未嘉平節前十日,宋慈在府內的書樓上又精心地寫成了一篇序。為這篇序,他花了不少時間。

他視這“序”為一本書的“眼”,不可不慎。

於是,寫好了,覺得言猶未盡,又添幾句。添著添著,變了原來的樣兒,就又重寫。而寫著寫著,發覺太長了,囉囉唆唆,又去掉……沒想到竟寫了數十稿,十幾種模樣兒。但今日這篇“序”,他似乎滿意了,數一數字,總共三百四十三字,字不算多,意也像表得恰到好處了,於是放下了筆。

“啊!”他長長地嘆出一口氣,真好似一個長途跋涉的旅行者,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心中覺著一種說不出的暢快。

他又移步窗前,怡然騁目於橘子洲頭波光粼粼的湘江水。這時,他又體味到了入仕之年在臨安錢塘江邊登六和塔時的那種心情!

不知什麼時候,夫人與芪兒走到書房來了。宋慈聽到她們的聲音,轉過身來,看著她們問:“你們想好了書名,是嗎?”

芪兒的臉上現出了動人的微笑,她舉眸望了望母親,母親也微笑著,示意她儘管說,她於是說:“我和母親想,父親這書,是幫助天下司法官勘查檢驗審斷刑獄的,依我們……婦人之見,可否就叫《審案要覽》呢?”

“《審案要覽》?”宋慈權衡了一陣,說,“也行吧!”

“不好嗎?”芪兒問。

“可以吧!就叫《審案要覽》!”

宋慈提筆掭飽了墨,就要寫到封面上去,可是……筆將要觸到封面上時,那筆尖又停住了……

“怎麼啦,這名不行?”敏感的芪兒立刻問。

宋慈落下了筆,寫道是:“《洗冤要覽》。”

宋夫人看著這四個字,皺起了眉頭。

“你覺得不行?”宋慈問。

“不行!”夫人肯定地說。

“怎麼不行?”

“你知道,何謂冤案?被官府判錯的案才叫冤案,未經官府審斷的民間冤屈,則不叫冤案。你身為朝廷命官,寫一本書,什麼書名不能取,公然把‘洗冤’寫上書名,什麼意思?是不是公然要跟朝廷拍案,說本朝冤案很多,所以才作此書!”

“朝廷不也是希望天下官員慎思明辨,避免冤案嗎?”宋慈說。

“你呀你!從前劉克莊大人還只是寫一首《落梅》詩,就被言官指為毀謗,遭彈劾而被罷官,你這書名無異於公開說本朝冤案太多,能不被言官彈劾嗎?”

“天下冤案確實很多,我覺得稱‘洗冤’最好!”

“我豈能不知!可是,你這書,分明是講檢驗學問,幫助天下官員審刑斷案的,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地正聲稱之《審案要覽》呢?你看,孫子寫兵法就叫《兵法》。是什麼就稱什麼,是幫助審案的就叫《審案要覽》,頂多人家說你自視高明,不至於惹來犯上的麻煩,你為什麼偏偏要加上‘洗冤’之意呢!”

“你既然強烈反對,我想想吧!”宋慈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