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2 / 2)

小說:順明園專案 作者:特別白

清查司是在李孟許可下成立的機構,他的職權是清查山東各處產業收支賬務,避免有貪汙挪用等舞弊行為。

實際上這個部門的職權要遠遠大於他名義上的那些,山東鹽幫和靈山商行從前有意無意安插在內部的眼線和密探,鹽幫和商行對內的這一部分都有專人來負責,而對內的這一部分則是統合在清查司的屬下。

再有,平日間內帳房就有查閱各處檔案,抽調人員詢問的權力,在清查司正式成立之後,這個權力被正式化了。清查司的人員,有權在某地要求某人對調查某事或者某人做出配合,而被制定的這名人員有義務完全的配合工作。

清查司成立之後,孫傳庭和柳清揚、周揚短暫的交談後,周揚就開始從濟南府各州縣衙門抽調有經驗的衙役和老吏加入清查司,其餘膠州營能完全控制的州府也是如此,大批經驗豐富的刑名老手紛紛加入,讓這個機構愈發的有效率和龐大。

不過,如果有人能看見孫傳庭的筆記,就會發現這位膠州營文官第一大才對成立清查司一事頗為的矛盾。

說是隨著山東地盤的擴大,文武各個部門的擴充,對人才人員的吸納都是勢在必行的,可軍隊這種集團還好,透過訓練和種種方式,始終能保持官兵們對李孟的忠心,但是民政官吏的培養則沒有這個效果,聰穎識字的人,基本上都是讀書人,這類人對於大明的忠心最重,也最不能判明他們的態度。

田莊和商行的招募,肯定會泥沙俱下,為了保證對膠州營的歸屬感和最基本的水準,必須有人甄別監視。

甄別自然有成熟的田莊和商行系統,而監視這件卻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有效率的密探機構來做。

身為明朝高官出身計程車大夫,孫傳庭對錦衣衛和東廠這些密探機構極為的反感,可身在膠州,卻發現為了實現目的,自己親手做出來了一個類似的密探機構,搞不好這個機構的能力和效率要比東廠和錦衣衛還要高。

這件事,的確是讓人心中矛盾,更是有些哭笑不得。

五月間的山東,按照萊黨和兗黨的文人描述,那是氣象一新,事事都是走上正規,也開始所謂的海納百川,一直被排斥在外面的那些文人士子開始被接納進這個體系之中,這部分人更是諛詞如潮,全無平日裡清高自詡,要和膠州營劃分界線的意思。

與之相對的,是聖人傳承的孔府和皇族血裔的魯王府,孔府的田產還有魯王府的王莊絕大部分被剝奪,只給他們留下能支撐府內運轉的田產生意,其餘的一概被用丈量清理田產界限的名義剝奪。

這些肥沃的土地加上從前土地上那些熟練農民,全部被按照屯田田莊的規程重新整飭之後,歸入了膠州營的產業之中。

平素裡孔府有個大事小情,士林文人總會有大批的人跟著大驚小怪,感慨抨擊,但這些舉動,卻沒有什麼人站出來跳腳。

現在大家可都是齊國公系統的人,不能為了外人傷了和氣啊,如果有心人去關注下,前後十年間,山東各處文章,就會發現很多同一個人寫的同一件事,看法和評價完全是相反的,的確是可笑。

所謂文人無行,大概說的就是此種現象了。

對下面軍隊的改變,李孟和一干智囊已經是儘量的採用變動較小的方式,各地的骨幹部隊基本不動,在擴充的同時實行改變,提升官職,實際上原有的指揮權沒有變化,包括兩營合一團,實際上團守備和副守備就是原來的兩名營千總,按照功勞大小和年資分為正副。

可將近二十萬部隊的合併改編,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保守的估計也要到七月底才能初步完成。這還只是現有部隊的改編,並不包括新近招收的新兵。

而且這次的擴軍五萬,幾乎是把各個屯田田莊和武裝鹽丁之中適合從軍的人員一掃而空,護莊隊有維護田莊安定的職責,武裝鹽丁有負責地方上安定的職責,抽調到軍中,地方上的安定這也是個大問題。

幾經斟酌之後,還是有各軍負責招兵的軍官帶著助手直接下到地方,在招兵所在地訓練新兵,並且同時從屯田田莊的莊丁之中招募新的護莊隊,還有在地方上那些親膠州營家族之中招募武裝鹽丁,這樣就算是有什麼亂子,也可以就地的應變。

這個過程又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不過如今的膠州營的招兵卻不是從前可比的,從前是要用足餉足糧保證,而且還要威逼利誘。

現如今的屯田田莊的屯田戶們都知道,眼下外面的,特別是山東的年景漸漸的變好了,外面的那些平民百姓過得都是頗為快活,可自己是半農奴的身份,卻不能享受到這樣的福利,目前想要脫離這樣的身份,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自家有子弟去當兵,只要去當兵,在去年頒佈的“屯田軍屬改籍令”規定下,士兵家屬立刻可以去除屯田戶的身份,並且在幾年之後又和外面軍屬同樣的優惠待遇。

而要想要當士兵,就必須先加入屯田田莊的護莊隊,這層層級級的利益牽動,自然是讓屯田戶們無比踴躍的參軍,無比踴躍的參加護莊隊,這甚至都有了一個副作用,那就是青壯不願意生產而願意操持武力,又是讓屯田田莊的管理者焦頭爛額,好歹是穩定了下去,保證了生產。

至於武裝鹽丁,那可是中上人家以及更上層的山東大族,表示自己和膠州營系統親密的重要象徵。

誰家的孩子和子弟在武裝鹽丁之中服役,那就說明這家人是和膠州營站在一條陣線上的,如果誰家在武裝鹽丁中服役的人多,或者是擔任一定的職務,那就更了不得了,那說明這家人和膠州營的關係非同凡響。

兗州府豪門眾多,其中有幾家是將近兩百年的傳承,都是魯王當年獲封山東就成家立業的大族,豪富無比,但地位卻比不上其餘幾家新起的豪族,原因就是他們是最後才加入李孟的體系之中。

這幾家這麼大的家族,每家也只有一兩個在登萊之地擔任鹽丁,相比於其餘幾家都有擔任隊長、中隊長的,自然說話的聲音也要小很多,山東平民良家子,都是對膠州營那些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是總兵、參將,鎮守一方的大將極為的羨慕,對參軍報名都是非常的踴躍,可膠州營有了武裝鹽丁和田莊的護莊隊兩個預備役系統之後,已經很少在平民百姓之中招收新兵了。

此次武裝鹽丁招募,貧富人家,貴賤族裔,都是紛紛踴躍報名,一時間也是熱火朝天,要知道,大明把百姓分為幾等,有些人即便是參軍也不會得到正常的待遇,而在膠州營這邊,則是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招兵工作除卻工作量繁重之外,其餘都是進展順利,山東上下對這個結果頗為的滿意,目前一些是按部就班的開展,所需要的無非是個時間。

在這個時代,除卻近乎亡命的流民大軍之外,幾乎不會有什麼軍隊會在春夏初秋進行大規模的戰鬥,如果在這個時間段作戰,肯定會有動員農民,毀壞農田,這樣的戰陣打完了之後,第二年就沒有吃的東西,凡是有些理智的部隊,就不會這麼做。

所以這段時間,關外的滿清和塞外的蒙古,甚至是大明的部隊都非常的安靜,這時候的局勢對山東來說,安全的很。

對於李孟文武兩方面的改革,山東上下都是頗為的滿意,不過,這卻是大量的謀劃和文牘工作,還有事後的跟進等等。

軍隊之中還好,各路大將差不多都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沒有什麼好爭的東西,可田莊、商行、地方上的官衙,這三個地方吸收大批聰穎識字的人員,這舉動就算是瞎子就能看出來這是為什麼準備。

在膠州營的發展之中,已經有很多人後悔下注太晚,要是當初就能大膽跟進去,現在富貴榮華不在話下,將來的富貴榮華則是不可限量,好不容易放開找招收各色人才,那還不盡快的跟上。

軍事方面只有武裝鹽丁因為招兵,會有一些隊長、中隊長之類的職位空出來,為這些職位,有很多的大族豪門過來為自家的子弟關說。

其餘的,則全是屯田田莊、商行、州縣衙門中的那些職位,彼此拜託,山東凡是有關係有門路的,都是到處求告,動用關係網,以求能夠進入。

讓山東結合成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對這個李孟並沒有反感,反倒還是樂見其成,可不斷的有豪門大族的代表,甚至是膠州營自己內部的文武官員過來求情,這就讓他有些厭煩了,分明是些芝麻穀子的小事,還是培訓文官的預備役,一幫人居然這般的熱衷。

木雲瑤這段時間的反應很劇烈,算計時間,產期也就是這十幾天了,目前整個齊國公府都是在忙著這個,李孟真是懶得理會下面的這些人情往來,他只想多抽出功夫來陪陪木雲瑤。

五月二十五,齊國公府開始閉門不見外客,總算把從山東各地趕過來的賓客們攔在了外面。

這些來的賓客都是山東的富貴之人,當然也知道齊國公二夫人就要生了,既然來到濟南城,見不到齊國公,那等著齊國公的孩子降生,送上一筆厚禮恭賀一下,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結果五月下旬開始,濟南城內的市面突然就繁榮了起來,讓濟南城那些慘淡經營的各路店鋪發了筆小財。

四月、五月,大明朝廷忙著舔舐傷口,千方百計的準備恢復些元氣,能把如今凋敝之極的局面扳回來些。關外的滿清則是去老林子抓取野人,補充自己的人口兵丁。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則依舊是那個東蒙古如豬羊,西蒙古內鬥求生的老樣子。

六月初三,襄陽威德大將軍府,也就是曹操羅汝才的府邸,平日裡絲竹喧天,飲宴不斷,今日間卻是安靜異常。

這將軍府的裡裡外外,都是闖王李自成老營的勁卒,各個全副武裝,緊張戒備。

在正堂,桌椅被稀里嘩啦的撞倒,捂著左肩的羅汝才從倒伏的桌椅中站起,捂著左肩的手已經滲出了血,他身上還穿著長袍,望著堂前瞋目嘶聲大喝道:

“闖瞎子,為什麼要殺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