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謝亦安番外(1 / 10)

渭城的謝氏,是個西北一帶的名門望族,這個名門望族雖然消沉了一段時日,但又趕上了好時局,可惜光復不到幾年,又歇菜了。

謝亦安就是在各種叫不上名的親戚們他一勺你一勺的餿飯下喂大的。

說他大伯對他不好吧,也不盡然,畢竟要指望他的爵位吃飯,得保證他活著,說對他好吧,也算不上,因為在他懂事時就成日成日的給他安排爬床的婢女,希望他能留下子嗣繼承爵位,如此就可以將他除掉了。

好在有父母的舊部暗中一直幫助他,臥薪嚐膽不過如此,他也算長大成人了。

多年之後,他也算找到了復興家族的機會,皇帝危難,終於想起了遠在西北的謝氏一族。

不過最想出風頭的還是謝平忠,他藉著保衛皇權的口號,實際聯合秦王一起,準備攻佔皇城。

可惜,謝平忠是個廢物,有勇無謀,還不甘屈居於人下。

淮山一役,他們被坑的很慘。

那個晚上月亮高懸,天空一片清明,謝亦安抬頭看著山頂上的影子,他設想過千萬遍那個女監軍的樣子,那個能策反秦王最厲害的打手為她賣命,那個弟弟長得如此俊俏的女監軍。

議和之日,他戴上人皮面具,終於見到了。

她果然是個見微知著的人,有點手段。那夜他們的偷襲不出所料的敗了。

不過這敗的是謝平忠的兵,和他有什麼關係。

他想要謝平忠和西北那些冷眼旁觀計程車族死,很想很想。

他看著她進入他布好的陷阱中,想著薛大人不過如此。

大賀來朝,他入了京中,才聽聞了薛大人的美名,果然,這般女子,並不缺裙下之臣。

京中風頭正盛的鬱大人也找上了薛思嬋,他不得不去提醒她,此後,她薛思嬋只能是他的了。

到西北後,她恪盡職守、雷厲風行,把真正的把西北的子民當做‘人’一樣去對待,她的聲望一時無兩。

然而謝平忠不幹了,他不止一次的建議謝亦安或者瞞著謝亦安除掉她,謝亦安一邊表示自己畏懼皇權,一邊暗地裡與薛思嬋一起策劃怎麼拔掉謝平忠的爪牙。

她像一個強大的盾牌,抵擋了一切明槍暗箭,也不曾與他抱怨一句,他以為,她是真的想要西北好起來的。

謝平忠打算把謝宓嫁與他的時候,他觀測著薛思嬋的表情,隱隱期待著,可她毫不懼色,滿口都是官話。

謝宓利用薛思嬋時,他也在期待著,是否有一分是出自她的私心,不想要謝宓嫁與他呢?

可惜沒有,他被謝平忠與秦王一群人圍困住,金蟬脫殼,是他慣用的手段,與自己人匯合後,他聽聞,嚴楓被薛思嬋帶回了襄王宮,一切的一切,他都懂了。

她不在乎,她在乎的只有西北的政權,至於這政權在誰手上,那人選只能是陛下。

他如一株浮萍,只有依附這一條路可走,還好,薛思嬋還需要他。

但她不要西北的子民。

沒辦法,自己的命更重要。

他想這一瞬間,他才看懂了薛思嬋,她來西北,不是為了履行邀約,而是為了建功立業。

可殺伐果斷的她令他更加想要依附。

燭火下,襄王的授印粘上了印泥,他第一次從本心出,是為了這封假的封后詔書。

若是他再有能力些,是不是這就會成真呢?

可詔書最後也是被馬蹄踏碎,被敵人的血染得鮮紅。

她沒有一絲觸動,甚至不曾來看他。

大伯死了,他討厭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按理說,他應該毫無所求了。

他深刻的感覺到,她只能許他一條命。

與6定西行至岐山時,他找到了躲在岐山深處的渭城子民。

他們說,原本以為好日子要來了,結果還不如從前呢。

他們說,襄王殿下,您一定要活著回去,活著去京中幫我們伸冤。

謝亦安感覺心中彷彿有什麼東西被觸動了,他不能與她為伍,這樣他對不起兩城的子民,他帶著兵馬逃了,又是金蟬脫殼的伎倆,這回因著薛思嬋的緣故,他學會了用蠟塑。

秦王的人找來,希望他歸降,他不從也沒有辦法,區區幾個兵馬,不得不從。

岐山糧倉的位置他告訴了秦王的人,但是可惜,秦王的人還沒來得及回去覆命,就被打的一敗塗地。

可薛思嬋他們大勝後,卻去了岐山糧倉,她行軍急,他知道的,想來秦王就算趕來也不會那麼快,不過京中的大軍進軍雍川縣時,薛思嬋卻沒走。

他頓感不妙,萬一秦王的人來抓她...

顧不得多想,他連夜帶人來將她擄走了,原來是病的可以才沒有跟大軍走的。

她並不惱他,估計又是什麼權宜之計,為了明哲保身不惜色誘他。

可她在他耳邊說:“安兒,我會給你一個家的,只要你聽話。”

他信了,多少個日夜,他就是想要全心全意對他的家人。

一夜放縱過後,他看著她靜靜地端詳著書簡的樣子,想來回到京中後應該是草長鶯飛,不知道薛府會是何光景。

大門被人踹開,那人他見過,在皇宮中統帥禁軍,好不威風,他似乎也對薛思嬋情根深種。

她說,我在京中等你。然後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她仍舊不在意他的生死,這算哪門子‘家人’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