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爭天下 第174節(2 / 2)

這並不算什麼悲哀的事情,秋葉甚至樂得見的這一日的到來。因為到那個時候明珠已經意識到自己對於這個國家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見解。總比將來有一日自己撒手人寰了,明珠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上手要強的多。

這就是養子如狼勝過養子如羊。

針對於這個事情,秋葉回去之後做了一份調整。明珠除了讀書之外,也要跟隨秋葉處理一些事情。而且也要和東宮的那些官員們接觸。

在東宮的那個小朝廷裡面,明珠先學著如何駕馭下屬。駕馭下屬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明珠如果不學的爐火純青,秋葉是絕對不會把手中的權力交給她的。

就在秋葉想盡辦法培養自己的繼承人,同時把精力放到今年的春耕上,很快大江北岸的奏報送了過來。

今年開春冰雪融化之後,江南有很多人向江北偷渡。幾乎都是夜裡趁著天黑下水,然後橫渡大江,悄悄的在江北上岸。

這群人上岸之後找到附近的人家要給人家做長工,就目前官府瞭解到的情況,像這樣的事情不少見,有些人遊過冰冷的大江,很容易引得江北的百姓憐憫,從而得到幫助。在江北站住腳了,隨後會回到南方把父母妻兒接過來。

當然接過來的方式也是趁著夜色黑,全家游到北邊兒。幾乎是空著手來的,了不起的拖著一個木盆,裡面放著孩子。

這些人幾乎都是流民,沒有土地財產爺沒有戶籍。又不能看著他們餓死,若是不管肯定要出事兒。

所以江邊的官府便開了倉小範圍救災,控制著每次賑災的糧食數量。然而南邊的人是越來越多,吃的當地的縣倉都有點兒承受不住了。

秋葉拿到這樣的奏報想了一會兒,便把官員叫到面前,商量著應對辦法。

這樣下去肯定不是長久之策,而且誰能保證這些從江南偷跑來的人裡面沒有江南的細作?

就在大家商量著這件事的時候,江邊發生了一件大事。

發生在整條大江兩岸的偷渡根本瞞不了兩邊的官府。

對於江北的官府來說,只要是人來了,只要是不鬧事兒,好好的耕種,一切都好說。

當然江南的人來了不可能立即分地,而是要觀察一陣子。但是人口的增長對於江北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官府的官員樂意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多了起來。百姓多了人口就多了,交稅的人也就多了,這一切都是政績啊。

但是江南的官員就不樂意了,江南靠近大江的幾個地方都是人心浮動。

有前面偷渡成功的例子在,後面很多百姓都已經有了向北逃去的想法。特別是如今江南的苛捐雜稅那麼多。已經將百姓壓的喘不過氣來了,可偏偏江北在休養生息。為了使戰後的人口迅速的繁衍起來,皇糧國稅交的特別少。百姓都會有一些盈餘,這麼一比較起來,江北的日子過得好,江南的日子過得特別悽慘。

在大江兩岸的百姓都是水性比較好的。遊過大江去,兩邊一比較,在哪裡生活自然是一目瞭然。只要是腦子沒有什麼問題的,都能選擇對。

對於江北的官員來說,人口增長是自己的一番政績。對於江南的官員來說,人口的流失是他們的罪責。

於是在一個晚上,一群人在等著偷渡的時候,突然官府來人要抓這些人,在反抗當中死了很多。屍體隨著江水向下遊飄去。哭聲在江南綿延不絕。

江南人的宗族觀念特別強,訊息傳到江北之後有一些同宗的人氣不過,非要替族人報仇,於是便趁著夜色又游回了江南。

江南的官府本來就要在夜裡抓那些偷渡者,又看到一夥人從江北游過來,二話不說,開始射擊。

後半夜打撈上來一些,發現這些人都是身懷利器。於是便認定這是江北的水軍。就趕快向上稟告,上面的官員們也沒有仔細核查,只知道帶了銳器,就接著向上並報,所以當訊息放到富貴桌子上的時候,就變成了江北派人夜襲。

富貴再三詢問,下面都回答說這是江北派人偷偷上岸。

富貴想著或許是江北趁著江南虛弱想要肆意攻打。於是就下令大江南岸全部戒嚴。並且令水軍部署在江南岸邊。

隔著一條大江,對面的訊息瞬迅速的被江北偵查到了。江北這裡也在被動之下迅速做出防禦姿態。畢竟江南是隔三差五的都要攻打一回江北,其他的不說,江北進入戰備狀態是絕對沒錯的。

於是江北這裡也迅速的調集大軍擺開作戰的架勢。

江南江北之間的緊張氣氛一觸即發,雙方都急切地向上面稟告,富貴所在的江南京城距離岸邊不遠。

收到訊息的速度要比秋葉這邊更快一些。

不少軍中將領就建議富貴趕快行動,正所謂後出手遭殃。又有不少人在富貴面前叫囂著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富貴雖然覺得江南的國庫比較空虛,但是覺得如果真的打起來,將來也是有勝算的。

在秋葉剛收到報告的時候,江南那裡已經開始進攻。

早有準備的江北水軍立即還擊,雙方在大江上鬥得不可開交。這其中是江北的人最興奮。前面幾次水戰都是他們站在岸上,根本沒有下水。惹來不少嘲笑,這個時候水軍已經訓練出來了,並且戰船也得到了一二百艘。

自認為可以下水一戰了,所以與江南水軍在大江上連著大戰了三天。

在下游的人都能作證,江水已經被染紅了,不少水軍屍體隨著波濤沉沉浮浮。以前還有江邊的人去江邊洗衣服,如今都不敢再往江邊去了。

現在擺在秋葉面前的問題是要不要把這一次的大戰給擴大了,雖然這一次水戰來的如此倉促,根本不在秋葉的計劃裡,但是就像很多大臣說的一樣,水軍如今已經有實力了,可以擴大戰果嘗試著在江南登陸。

這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秋葉心裡明白,儘管不想在這個時候與對方發生決戰性的戰爭,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所以全國所有的倉庫動員了起來,開始往江邊調撥糧草,並且在江南沿線駐紮的水軍全部得到了命令,時刻準備著登陸南岸。還有就是在北邊駐紮著那些陸軍也接到了通知,趕快到江邊集結,等著江邊的大船運送陸軍到南岸。

戰爭從來不是一件小事,秋葉要從北方調撥戰馬,要從西方調集陸軍,又要操心和江南的大戰,並且春天又是播種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耽誤了春耕,接下來的幾年都會讓民眾處在飢餓當中。畢竟倉庫裡面的糧食已經調撥出去用於戰爭了,想要賑災也真的是難為人。

明珠這個時候徹底知道一場戰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明珠剛開始和東宮的官員接觸,東宮很多官員也開始嚮明珠灌輸為君之道。些些東宮老臣當然要讓明珠做個將來的聖明天子,聖明天子自然是不能亂興兵戈的。

這些人嚮明珠說,“......攻心為上......”又說,如今國家剛剛開始平穩下來,更是不能輕起戰端,紛紛請求明珠去勸說秋葉。

明珠就發現自己和這一群老頭們沒法溝通,因為明珠的童年時期是跟隨著林榮一起生活的。明珠在生活裡面受到林榮的影響特別重。林榮本身就是一個武將,雖然林榮較為剋制,但是林榮作為一個武將,在女兒跟前是不避諱戰爭的。

東宮的那些老頭都和明珠說,一旦征戰之後百姓如何如何的可憐,加在他們身上的賦稅又是如何如何的嚴重。

但是明珠從小聽林榮講那些戰爭,聽的都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聽到爹爹指揮大軍摧枯拉朽橫掃北方,小時候的明珠曾經也幻想過自己指揮千軍萬馬。

所以表面上明珠聽從了這些老頭的建議要回去勸勸媽媽,但是實際上明珠在心裡面已經把這些老頭們給嫌棄了一遍,打定主意以後遠著他們。

當明珠從東宮來到了秋葉辦公的場合之後,就見到這裡哪怕是晚上也是燈火璀璨,不少官員跑進跑出,大家雖然急匆匆的卻不見眉頭緊鎖,光是從這些官員的表現來看,這一段時間的戰況並沒有讓大家發愁。

林榮坐到了秋葉身邊。兩人看到明珠進來之後,秋葉招了招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