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學術奔赴南京城(2 / 4)

李東陽道:“既是蕭公公特地傳信,便說明不是蕭公公自行揣測,而是從陛下處得到口風,此口風來自於張秉寬。而且……”

劉健問道:“你有何擔心的?”

“唉!”李東陽道,“蕭公公的意思分明是說,陛下有知曉的事,未告知於他,司禮監如今跟陛下的相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都是因為張秉寬而起。”

謝遷笑呵呵道:“先前的事情,司禮監也參與其中,陛下豈能完全不知?張秉寬勢微,誰得益。那在張秉寬勢強時,誰就要遭殃……此消彼長的事,包括蕭公公在內那幾位司禮監中官,他們不會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吧?”

既想跟張周鬥,想把張周鬥倒了,享受張周讓出來的權力。

又不想在相鬥失敗後承擔後果……哪那麼多好事給你們?

李東陽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即便真有災異,張秉寬也會被人所忌,朝野上下無他可用之人。這並不一定是壞事。”

謝遷點頭評價:“孤掌難鳴。”

劉健道:“如果這是張秉寬早就算到的呢?”

李東陽這次很堅決搖搖頭道:“從之前張秉寬與禮部尚書徐瓊和沈祿等人走動來看,他不是不想結黨,也不是不想掌權,而在於其無法容身於朝堂之內。就看此事之後,陛下對於司禮監,還有內閣成員的變更結果。”

謝遷嘆道:“終於也要落到我們頭上來了。”

劉健瞄了二人一眼道:“瞅你們這樣子,好像篤定那災異會來?”

“不會嗎?”謝遷笑著反問道。

連劉健這下也沒底氣了。

如果全都在等一場災禍,那場災禍還是張周預言出來的,皇帝都那麼篤信,那就算這場災禍沒來,也好似所有人都覺得非來不可。

……

……

在內閣三人中,其實神色相對輕鬆的是李東陽。

正是朝堂大臣要做大幅度更替的時候,雖然之前皇帝沒吩咐讓內閣擬報入閣大臣人選,但因為有張周在,又正值傳統文臣跟張周鬥得不可開交,劉健特地讓李東陽回去研究一下,把可能入閣的人選,做一下溝通,然後做一下儲備。

這次謝遷沒有參與到二人的對話議事。

“王華、梁儲,本來若是介夫在的話,他是最好的人選,在這之外,王鏊、焦芳……哦,還有如今身在南京的程敏政……”

李東陽在翰林體系之下全都是“自己人”,誰都跟他認識,交情如何另當別論。

提起來這群人,如數家珍一般。

劉健道:“換我是陛下,若要以跟張秉寬接近,還要平衡文臣關係的,只能從二人中選。”

“哦。”李東陽稍微頓了頓,“王華,王鏊?”

“嗯。”

劉健點頭。

皇帝既要增加一名閣臣,必然是考慮到其跟張周有不錯的關係,為將來張週上位做一些鋪墊。

王華是張周得力干將王守仁的父親,而王鏊則是張周的座師,此二人跟張周之間關係都不淺,但也談不上交情有多深……本身二人也都是正統的翰林官出身,朝中聲望不錯。

李東陽道:“王濟之的可能性更大,他畢竟早早就認識張秉寬,但為何不會是張秉寬自己入閣呢?”

“太早了。”劉健回答很直接,“如此多事之秋,陛下直接讓他入閣,不更招人話柄?陛下雖器重於他,但其實也並未過分任用。”

李東陽苦笑道:“那麼多的爵位和官職,還不算過分?”

劉健氣息有些濃重。

這是一言不合就生氣。

李東陽道:“也是,到現在還沒有當尚書,此番朝臣更迭時,張秉寬人在外地,陛下總不會給他留個職位,等他回來接替吧?其實就地在南京給他安排官職,倒也不錯。”

劉健道:“你去見見王德輝,跟他談談此事,最近找機會去談,不要聲張。探聽一下他的口風,如果可行的話,趁著此番翰林院京察,幫他考個一等,再升一步。”

這是準備以王華作為儲相來培養。

這也說明,劉健徹底放棄王鏊了。

“嗯。”李東陽對此也表示認同。

因為在李東陽心中,也更認可王華,私交也更好,反而是王鏊……在其升為掌院翰林學士之後,關係已經到了一種不遠不近的地步。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