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擋煞(2 / 3)

“問不出結果的。”李東陽道,“欽天監敢拿災異言事,就該想到背後有何後果,如果事不兌現,陛下會先拿欽天監開刀。其實我在想,如果吳昊沒有絕對的把握,不該拿這種不做準的事出來趟渾水,或者是因其有不得已而為之的理由。”

劉健問道:“你猜想是何理由?”

李東陽正色道:“諸如皇命難違。”

劉健吸口氣道:“你是說,幾天後的雹災,本就是子虛烏有的,是陛下讓欽天監如此上奏,還找了一向喜歡渾水摸魚的張廷勉來奏事,以此來混淆視聽?其實陛下的真正用意,是給出幾天時間的拖延,對聯名之人行分化瓦解?”

李東陽道:“不是沒有此等可能。但我又隱約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謝遷問道:“還能多複雜?”

這次連李東陽也直接沉默不答了。

李東陽到底是有政治遠見和智謀的,他感覺到吳昊的舉動非常反常,倒是張懋那邊的舉動沒有超出他們的預料。

以他們瞭解的張老頭,的確是喜歡見縫插針的,這次張懋居然肯跟傳統文官一起來參劾張周時,就讓他們感覺到張懋有可能在背後搞鬼……結果鬼果然來了,雖仍舊是在參劾張周,卻變了花樣,拿災異言事,分明也有拖延和給張周洗脫的意圖。

“於喬。”劉健道,“回頭你去欽天監問個清楚,聯名參劾的事仍舊不能停歇。事已起,沒有迴避的道理。哪怕是再等個四五天,到戊子日之後再舊事重提,氣勢也不能弱於今日。”

李東陽道:“我看現在更應該防備陛下以內官去聯絡外臣。”

劉健望著李東陽道:“賓之,你該知道,這次的事情也有內官參與期間,其實現在朝中上下是齊心一致的,就怕張秉寬藉助陛下的信任,在我們的鐵板一塊中敲出缺口。一次災異的示警,並不是缺口,只是敲打缺口的時間……我們要填補各處的空缺,這就需要各方在意志上要堅定,尤其是我等不能出偏差!”

“嗯。”李東陽點頭。

在三人中,卻好像是他李東陽,看似是堅定的那個,但薄弱的環節似乎也在他這裡。

……

……

張周作為事件的謀劃者,在出宮路上,與徐瓊和沈祿對話時,並未談及有關雹災示警的事。

“無稽之談,不可信也,倒是幾天後,災異沒來,他們還是會拿過往幾年大明的天災人禍,將其強行要歸到萊國公你身上,萊國公可要有所防備才好。”沈祿笑著在提醒。

沈祿和徐瓊到現在還是比較淡定的。

皇帝對張周的信任,他們是瞧得出來的,當天百官參劾張周,本來他們二人顯得勢單力孤幫不上太多忙。

但就這樣還是被吳昊和張懋生生開啟個“局面”,愣是把參劾的事延後了四天。

當然他們並不覺得所謂的雹災能兌現。

吳昊能預言這種災劫,那跟母豬上樹沒什麼區別,信他個鬼!

張周嘆道:“吳監正此番言之鑿鑿,連英國公都聽了他的,我看事情也未必不會有啊。到時我無論再想什麼轍,結果,陛下都只能將我打發回去種田了。”

沈祿驚訝問道:“那萊國公就沒親自推算一下,那天會不會有雹災?”

“這怎麼推算?”徐瓊在旁白了沈祿一眼。

你個沈祿,越說還越來勁了。

災異言事,本來就是借題發揮,你不會真覺得每次未來的事情都能被提前預警吧?咱跟張秉寬站在一道,也不是因為他是個預言家,而更因為皇帝對他的信任,還有他在朝中勢單力孤,跟我們的處境相似,我們的黨羽未來需要他的支援才能立足。

張周道:“徐部堂,其實這點我還真有些許能力,而且我掐指算過,未來幾天京師的確有可能會發生劇烈的異常天氣,就算是雹災來了,也不覺得意外。”

“什麼?”徐瓊皺眉。

沈祿來勁,我看是你張秉寬更來勁。

沈祿哈哈笑道:“這大明朝堂有意思了,到了拼方術的地方?你方唱罷我登場?哈哈哈……”

“還笑!”徐瓊又白了沈祿一眼。

張周道:“其實也無妨,若是讓我賦閒回鄉,安穩過幾年太平日子,也不是不好。”

徐瓊冷冷道:“萊國公,我等對你支援,更因為是看重你將來能為大明建功立業,能匡扶社稷助陛下成就一番偉業,你可不能在關鍵時候撂挑子。”

張周點頭道:“我自然也想好好為朝廷效命,但就怕天不遂人願。”

“我等這幾天會替你在朝中游走。”徐瓊道,“秉寬,你覺得,如今朝中何人可能是薄弱的環節?是英國公?內閣,還是六部?你看得準一些,我幫你去說。”

徐瓊這會也算是很夠意思了。

既要聯盟,為了展現誠意,那就要做事,他做事的方式就是去當說客,瓦解參劾張周的“倒張同盟”。

張周道:“非讓我選的話,我覺得李閣老可能會心向著我。”

“賓之?別想了!他一向對你有偏見的。”徐瓊道。

張周笑道:“可我覺得,之前我替他兒子治過病,替他免除了跟孔家聯姻的事,他總不會把我當仇敵吧?再說我之前也沒直接開罪過他。”

徐瓊面色不悅,他覺得,張周不會以為一點“小恩小惠”就把李東陽給“收買”吧?

李東陽那人多講原則啊!

“那我回頭試試。”徐瓊嘴上應承,卻並不以為然。

張周可不認為是一點小恩小惠把李東陽給按住的,更多還是因為……這是“歷史經驗”。

最大的經驗來自於還未發生的事,也就是在歷史上幾年之後的“倒八虎運動”中,劉健和謝遷以頭鐵成了犧牲者,而李東陽則靠轉圜等餘地,居然跟劉瑾虛以委蛇了幾年,併成功熬到了劉瑾嗝屁,而真正弄死劉瑾的也不是他李東陽,在劉瑾得勢的幾年,李東陽作為首輔大臣也完全以劉瑾馬首是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