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格局變了(2 / 3)

王守仁問道“但先前朝廷各方都在說,火篩本部人馬超過五萬。”

“那是誇張的說法。”張周道,“西北各處被火篩襲擾,尤其是宣大等地,經常被其寇邊劫掠,若不把他的實力誇張一些,只說他一共才三萬兵,其中有一萬還是老弱病殘,大明邊軍還有面子嗎?”

“再說了,威寧海他本部的親眷你也都抓回來了,除了少數逃走的,還有隨軍的婦人之外,你覺得光靠這一萬多名俘虜,背後能有他們家裡多少人丁?說他能帶來兩萬五千兵馬,都算是我抬舉他了!”

“不過他軍中也有不少附著於他的部族人馬,可能也會有個幾千,就好像你之前用火馬陣跟他們打的,衝鋒在前的也多有中小部族被脅迫上陣的。”

“就算是蒙郭勒津部本身,也分大旗、小旗,草原就是個利益格局,無利不起早,此等時候多數的部族為了各自的利益,已很難聽從火篩的調遣。”

王守仁這才知道,原來邊軍所知道的也都是以訛傳訛。

難怪張週會如此自信火篩不敢來犯。

光是王守仁不到三千兵馬,就把威寧海等處鬧得雞犬不寧,張周本人親自上陣,還帶來七千兵馬……這數字火篩也很難調查清楚,就算火篩查清楚了,以其兩萬左右的本部人馬,敢直接跟張周正面交鋒?

怕不是忘了在偏關和威寧海怎麼輸的吧?

就算是在土山,你近萬數兵馬,還不是被我王某人帶兩千多人給你削去兩三成?

張周道“伯安,之前威寧海一戰,也是為難你了,若是換了其他將帥,可未必有你這般的魄力。看來你在軍事上的造詣不淺。”

王守仁現在想想,張周也是夠拼的,明知道火篩留守人馬很可能有近萬數,還敢派出三千騎兵奇襲威寧海,其實就是打時間差,令火篩駐守在貓兒莊的前旗兵馬反應不及。

王守仁嘆道“或許,火篩這是不想與我大明開戰了?”

“嗯。”張周點頭,似是很同意王守仁的看法,“你正說對了!火篩從前線撤回來,就說明他已無心代表蒙古右翼去跟達延汗爭鋒,少了他火篩的兵馬,亦不剌他們勝算大減。難道火篩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那他是……有歸順大明之意?”王守仁驚訝問道。

“誰知道呢?”張周在笑。

王守仁從張周的笑容中,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惡意”,這股惡意是針對火篩的,甚至是在嘲笑火篩。

王守仁也是到現在突然才把格局想明白。

本來他還覺得,火篩是覺得老巢被偷襲了,心中氣憤,連前線跟達延汗的戰事都不顧,帶著本部人馬奔襲數百里回來,非要跟大明決一死戰。

現在他才似乎明白過來,火篩為什麼會帶兵疾奔而來,卻好像不急著跟大明決戰,是因為火篩既忌憚張周,又怕張周殺他部族被俘虜的人質,更怕達延汗把亦不剌等部給滅了,回頭把他火篩也給收拾。

所以火篩尾隨過來,更多是想跟大明講和……

張周見王守仁神色複雜多變,提醒道“不過以後咱也不能總逮著火篩這一隻羊薅羊毛,半年還沒到,蒙郭勒津部都快被薅禿嚕皮了。蒙古右翼示弱,對我大明來說也未必是好事,因為這將意味著韃靼小王子會在草原上徹底崛起,草原一統的時代或要馬上來臨。”

“嗯。”

王守仁對此也有些擔心。

雖然看起來,大明是趁火打劫,當了漁翁。

但如此做,卻間接幫了草原勢力最大的達延汗,讓其有機會完成對草原的一統。

王守仁問道“如此之時,或應該幫蒙古右翼一把,下次是否從寧夏等處出兵,抄察哈爾部的後方?”

張周笑看著王守仁。

王守仁還不明白為何張週會如此看自己,難道是因為自己的提議有點過於激進了?

張周望向王守仁,更多是他覺得,王守仁雖然看起來年紀輕輕沒什麼實戰經驗,但戰略意圖領會很快,其實很多人也能領會,但能像王守仁這樣願意執行,甚至敢於執行的人卻少之又少。

“伯安,你的提議,就算是放到秦老制臺那邊,他也未必會有勇氣執行,難得你敢想敢做,那以後平定草原的事,定需要你鼎力相助。”

張周說讓王守仁鼎力相助,更多是告訴他,以後把草原部族徹底滅了,那肯定是我張某人親自上,你打好輔助就行。

但王守仁也聽出來,張周眼前似也並不著急去平定草原。

“我們已經改變了草原的格局,也沒必要改變那麼徹底了。”

張周抬頭望著前方,嘆息著說道,“讓草原上先動盪幾年,也讓我大明再積攢幾年。就好像今時今日,我們要打一場仗,所能用到的火炮和火藥仍舊不足,如果再給大明三五年,到時一次戰事推個幾千門炮出來,每個士兵手上都能帶上燧石銃,你說這仗還用打嗎?”

王守仁聽到這裡,也就明白了。

張周不畏戰,只是要打有準備的戰事。

目前不平定草原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機會不到,而是準備不足。

明明過幾年,己方能拿出更多有優勢的武器,平定起來更容易,為何要趁著現在糧草和輜重都不足的時候去勉強呢?

打個火篩都很費勁,更別說是達延汗等部族一起上了……一旦大明拿出要踏平草原的架勢,草原各部族也一定會摒棄前嫌,一致對外的,或許還就此幫蒙古右翼免除了覆滅之災呢。

打一槍就跑,這是張周現在所定的戰略。

他王守仁把打一槍的任務完成,張周現在就是在幫他一起執行“跑”這一步的戰略,看起來是在撤退,但其實就是讓出場地,讓達延汗跟蒙古右翼之間狗咬狗。

“我下一步的計劃,是準備從延綏出兵,由那位三邊總制親自領兵,收復河套,但或也要先等一兩個月,但我估量,韃靼各部或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撤出河套等地。這還要歸功於伯安你。”

張周用欣賞眼光望著王守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