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鬻題案專業顧問(2 / 2)

程敏政都已經出去了,難道東廠還懷疑這裡有程敏政鬻題的同謀?

蕭敬笑道:“咱家只是奉皇命,前來監督開彌封。對了李閣老,硃卷的復勘結束,沒發現什麼問題吧?”

李東陽一擺手,後面為同考官的翰林修撰劉春,捧著個木託走過來,裡面有四沓卷子,橫向排列開。

“這是?”蕭敬目光看過去。

李東陽道:“在硃卷的復勘中,發現有四份值得懷疑的卷子,其中有三份已擇錄為會試中榜的貢生,而有一份則沒有中選,不過因符合蕭公公值得商榷的前提,特地一併挑出來。”

“哦。”

蕭敬點點頭,心裡在暗想。

還是被張先生給說對了,李賓之這個人做事還是很有主見的。

這不事就來了?

蕭敬問道:“那李閣老,判斷這幾份卷子是否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是以如何的標準呢?”

李東陽恭謹道:“以程敏政所提議之考題,多以五經題為主,再復勘於各份卷宗之中五經文章,涉及到大義和概論,看是否有斧鑿的痕跡。由三名以上同考官認為有值得商榷的理由,便呈報,在下是從十幾份考卷中,擇選出這四份,特地取來與蕭公公參詳。”

這就涉及到很專業的問題了。

蕭敬畢竟沒有主考過會試,不知道內簾出題是什麼規矩,甚至他連會試三場每一場都考的什麼內容,都不全清楚。

此也是他覺得焦頭爛額的原因。

門外漢來管人家專業口事情,這案子怎麼主持?

蕭敬笑道:“咱家不是很懂,涉及到懷疑鬻題,就是提前得知考題,那應該是文章寫得好,或是不該以他這身份所能寫出的文章,才值得懷疑。是吧?”

“不是。”李東陽認真解釋道,“若有鬻題,則題目多不為一時所作,必定有長時間刪改和斟酌的痕跡,是為斧鑿之功。一些典故的任用,也會過於工整,另外就是其中會帶有一些多人對經義理解不同,多有揉雜成分在內。”

蕭敬好似是明白到什麼,笑道:“意思是說,如果提前得知考題的,定不會以一人之力來寫這篇文章,會找不同的人來參詳,但不同的人寫出的文章必定有揉雜,再加上推敲和斟酌痕跡明顯,就會被認定為有懷疑?”

“是的。”李東陽點頭。

蕭敬道:“那若是涉案的考生,並不在這幾份之中,是否可以洗清他們嫌疑呢?”

李東陽皺眉打量蕭敬,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

蕭敬又笑道:“是否涉案的人在其中,就近乎可以認定其有問題?”

李東陽很不喜歡回答這種直接肯定或否定的問題,文官講中庸,講一切事情都可以商榷,也講人和事不能一概而論……說白了文官喜歡當攪屎棍,這是文人骨子裡帶著的東西。

他不像蕭敬這樣的東廠提督,喜歡把對和錯、有罪沒罪,拿到明面下定論。

“若在其中,那懷疑就比較大了。”李東陽道。

“如此,開彌封吧。”

蕭敬也不再廢話,直接讓人去取墨卷來。

而且是要在錦衣衛的監督之下開封,再進行考卷姓名的比對。

……

……

一下子要開四五千份考卷,還要進行詳細比對,這是個不小的工程量。

但內簾官不單純是有考試官,還有負責幫忙打下手的順天府派來的屬官,但即便有人相助,至少也要兩個時辰,才能做完所有的卷子比對。

這次可不是隻選出中選的那三四百人就行,連同所有考生的卷子,都要以硃卷和墨卷對比上,有的還會被選為“副榜”,這些副榜的人會進國子監為舉貢,有的會給教職,諸如之前朱佑樘給張周安排的國子監學正等官職,也並不剝奪這些人往後參加會試的資格。

但若是以舉貢放官,直接為任地方的話,那這些人以後就基本上跟會試無緣。

“李閣老,蕭公公先前究竟是何意?聽起來,陛下既無心於為難本場考生,何以還要出如此大的陣仗?”

劉春跟李東陽一起去見過蕭敬和牟斌。

在開彌封等待的時間,二人先到了閱卷房內,劉春不由問詢李東陽的意見。

李東陽顯得意興闌珊道:“早些結束,是時候該回去休整一番。折騰不起了!”

別人想針對程敏政,他李東陽對此並不感興趣。

他只是想息事寧人,早點回去繼續當他的閣老,恢復正常生活。

(本章完)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