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使臣的命不是命(2 / 3)

這時候林瀚突然“挺身而出”,大抵有一種,以後他林瀚要挑大樑的感覺,聯絡到最近徐瓊即將致休之事,那由林瀚來接替禮部尚書,就有跡可循了。

朱佑樘也不著惱,語氣平和道:“如之前,朕同意在遼東發兵朵顏三衛時的理由一樣,如果大明做什麼都要受到德行的約束,那大明在主動用兵之事上處處被掣肘。在朕看來,人心是否歸德,不在於禮樂教化,而在於拳頭夠硬……別怪朕說話太直接,歷來大明邊事便是如此,尋釁者皆都為番邦異族,反而每次大明主動出兵,反而能得到聲望歸化,兵戎之威可震草原與荒野。”

在場大臣聽出來。

皇帝這是在拿大明開國初年,兩代皇帝接連對草原和邊地主動用兵當例子。

大明主動出兵的時候,就算有時候沒什麼大的收穫,但那些番邦小部族卻是對大明畢恭畢敬。

到了宣德之後,大明開始以仁義禮教去收編各部族,那些部族名義上歸順,然後就開始各自發展,有機會就行掠邊,而在土木堡之後大明所建立的軍事威望,近乎也就蕩然無存。

很多部族把大明當紙老虎,不掠邊僅僅是因為時機沒到,一旦他們的實力提升上來,都是先拿大明的邊地當靶子。

建州女真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現在趁著在成化年間把你們打殘了,你們還沒徹底休養過來,再錘你們一頓,這就是最好的教化。

李東陽走出來道:“陛下,不知在遼東用兵,要到何等程度?以後對於遼東將如何治理?”

打得過癮,打完了怎麼長治久安,才是大問題。

朱佑樘道:“改土歸流。”

新鮮的名詞。

連蕭敬都能聽明白的事,在場大臣也不是傻子,他們瞬間明白了皇帝和張周在賣什麼藥。

李東陽進一步提醒道:“陛下,建州、海西等女真部族,一向野蠻而驍勇,多數部族甚至是以打獵和掠奪為生,不事生產,以如此之部族,以流官治理只怕會引起地方動盪不安,有悖於大明對於遼東、遼北之地的長治久安之策。”

朱佑樘點頭道:“李卿家,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

在場大臣一聽,都覺得納悶。

啥情況?

看起來皇帝跟李東陽還有來有回討論起來了。

感情跟皇帝唱雙簧的不止林瀚,還有你李賓之是吧?

“不過。”朱佑樘話鋒一轉道,“不能因為改變困難,而就任由其發展,再險惡的山水之地,也該有王化禮教的存在,而不能任由野蠻滋生。在此戰之後,無論結果如何,朕都會派人去治理邊民,並準備在建州和海西等處,再設定一都司,由新任的督撫前去治理。”

李東陽問道:“不知是為何人?”

到這裡,其實有心人已經看出來了。

李東陽這不是在順著皇帝的話說事,而是在給皇帝“下套”,李東陽這麼咄咄逼人,就差跟皇帝提醒……咱就把張秉寬留在那,讓他去治理那些女真人吧,最好三兩年之內就別回來了,這樣他對朝廷的影響就會降到最低。

不是說那些女真人最怕他嗎?

他不去,誰又有那資格呢?

朱佑樘道:“新建伯,王守仁!”

“啊?”

在場大臣一片譁然。

很多人甚至在往翰林院官員,尤其是王華身上打量,作為王守仁的老爹,王華突然就成為眾矢之的。

這次李東陽都不知該如何去反對了,或者說……在反對這件事上,他的資歷都不夠。

所以他往劉健那邊看一眼,由劉健走出來問道:“陛下,何以會是新建伯?”

朱佑樘微笑道:“新建伯在建州用兵兩月,成績卓然,那些深山中的女真山寨,都能被他一一拔除,女真邊民內遷,收編的效果也很好。而且他給朝廷上奏,提出了保甲連坐監督之法,以及鄉約教化之法,將獵戶轉化為牧民,或事於耕作,開辦學塾令女真子弟入學接受教化,允許其科舉入仕,改變女真人好勇鬥狠之風。”

啥?

在場大臣聽得一臉懵逼。

王守仁是愚蠢還是天真呢?居然想著用禮教去感化女真人?

不過也有人聽出來,其中所謂的鄉約教化,可能只是個陪襯,更重要的是保甲連坐。

讓你們女真人幹什麼,你們就得幹,如果有人還想去好勇鬥狠的話,那就一堆人一起解決,這是從根子上利用人的劣根性,互相牽制和檢舉,以達到殺人誅心的目的。

“朕看過新建伯的上奏之後,認為其認識得當,實乃良策也。”朱佑樘眼神中對王守仁不失欣賞,“以他之年歲,便可以有如此之見地,朕若是不將此處安穩之事交給他,放他人身上,朕又如何能放心呢?”

劉健都不知該怎麼回答,他只是黑著臉道:“陛下請三思。”

朱佑樘嘆道:“朕思忖日久,何止三思?如果新建伯的提議可以得到執行,那未來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讓禮樂教化之事深入遼東邊地,實乃儒家之幸,國朝之幸也。”

在場的大臣又有點聽不下去了。

王守仁天真也就算了,怎麼皇帝也跟著天真呢?

而且……

這事真的是王守仁乾的?確定不是張秉寬在背後出謀劃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了。”朱佑樘道,“出兵清剿之事已在進行之中,一切都還順暢,就先等有一些戰果之後,再行商議吧。朝會後,上聽處成員到乾清宮來,朕還有事與爾等商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