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該反對的,不該反對的(2 / 3)

他又好似是明白了,去排擠程敏政的事,要從他謝遷做起。

至於劉健和李東陽,那是要先繃著板著,體現出一股傲然之氣,內閣的面子是要靠這兩個人撐著的,而他謝遷才是幹邋遢活的那個。

……

……

翌日的早朝。

先由劉健以年老請辭,意思是以他的年歲,已經難以承擔朝中的重擔。

朱佑樘做了一番寬慰:「……朝野這麼多事情,朕還離不開像劉閣老這般的能臣,但朕也不能看著你們辛苦而置之不理。朕的意思,是增加一人,先前也提過,但總未落到實處,今日也不延後,就拿到朝堂上來說說,你們認為誰人更為合適?」

在場大臣登時覺得好像入套了。

皇帝跟劉健之間,明顯是在唱雙簧。

皇帝是真的不知道選誰嗎?

還是說……故意給我們整這出,讓我們認為人選其實是眾人推舉出來的,並不是暗箱操作?

「臣舉薦程學士。」

就在眾人還因為心中彆扭,沒什麼話說的時候,突然一人從大臣堆裡發聲。

等眾人覺得哪裡不對時,這才想起來,這他孃的居然是張秉寬的聲音……

張周今天居然也在臣班之中?

為何這麼低調?

就好像他不存在一樣,以前他每次來,可沒這麼低調過。

朱佑樘道:「程學士德高望重,的確是不二人選,還有旁人嗎?」

張懋道:「回陛下,老臣認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張周,能為陛下和朝廷分憂,乃不世出的能臣,若是能跟以其入閣,輔弼朝政,必當成為一時之佳話。老臣推舉他。」

這時候,武勳居然也跑出來湊熱鬧。

文臣那邊難免會想,這事跟你姓張的有何關係?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那點心思,你讓張周入閣,從此就是文臣一脈的,就不會搶你第一武勳世家的名頭,這樣你還繼續提督京營,繼續當大明京師戍衛的最高長官!

朱佑樘搖頭道:「秉寬資歷尚淺,或許還不適合於此時入閣。」

這話也是帶著些許暗示的。

大臣也都是明眼人,當然能聽出來,皇帝對於張周入閣這件事,其實是早就計劃好的,只是還沒到付諸實施的時間。

那以後……張周入閣近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劉閣老,你怎麼看?」朱佑樘意思是,讓劉健出來推選入閣人選。

劉健道:「老臣認為,翰林學士王鏊,也適合此差事。」

不推舉程敏政,就算你皇帝說過這件事,我當時也同意了,但為了面子上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那我也該提出旁的人選。

而且……

我的確覺得王鏊更合適,我只是就事論事,陛下你也不能干擾我的想法。

朱佑樘聽了

這話,心裡也不著惱,這種假公平的事情,他早就習慣了。

朱佑樘道:「王學士在教授太子學問上,也是勤勉克己,朕也認可於他,還有旁的人選嗎?」

隨後在場大臣,各自出來推選。

以往在推舉旁的大臣時,多數人都是見風使舵的,但在內閣人選的問題上,一個個生怕落於人後。

在於他們都很清楚,內閣大臣相當於大明的宰相,是為文官翹楚,每一個派系都有相對牛逼的人物,而翰林院體系中的大臣,跟朝中大臣的來往也非常密切。

如果自己推選的人真的成為了內閣大臣,甚至將來當上首輔,那自己將來的官場前途,還不是一片光明?

以至於一圈推選下來,幾個翰林院的學士,近乎都有份在內。

很多人也是因為跟這些人有私交,才會出來推選,但表面上是不會承認的,說得好像都是在群力群策,但其實就是以私人想法為先。

「那就先公推一下吧。」

朱佑樘道,「同時也要問問推選幾人的意見,秉寬,你先說。」

張周怎麼說都是侍讀學士。

且在推選者的名單之中,本來呼聲也還可以,但皇帝有言在先,張周還不適合於此時入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