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公道可言(2 / 2)

現在皇帝成了涉案几人之外,最關心真相是什麼的人。

“奴婢還查到,此案或跟程敏政府上的家奴有關,程敏政府宅的門子,收受前去拜訪士子的賄賂,以所給價錢的高低,決定是否能給代為通傳引薦。”蕭敬道。

朱佑樘皺眉道:“那他程敏政被秉寬指摘,一點都不冤枉!明知自己名聲在外,連家門都看管不好,何以能立身為朝堂?”

現在皇帝反而有點怨惱程敏政。

皇帝不願意承認責任在他自己身上,反倒是覺得程敏政有點不避嫌疑。

蕭敬道:“奴婢先前也聽張先生提及過,也跟程學士提醒過,後來程學士似也做了避諱,未再見士子。但先前……畢竟事已發生。”

“唉!秉寬本來想拉程敏政一把,結果把自己也陷進去,不過好在他們都未正式見面,想提秉寬的事,怕也沒那麼容易吧。去,將劉閣老和謝閣老二人找來,還有禮部徐尚書,朕今晚要見他們。”

“陛下,這都夜了。”

“入夜又何妨?明日一早,朝堂上就要有個公論,現在不見何時見?”

“是!”

……

……

劉健、謝遷和徐瓊三人,被連夜傳召往乾清宮。

徐瓊對此似乎還不知情,畢竟他沒有見過華昶的上奏,而內閣卻是見過那道奏疏關白的,但這種參劾的奏疏,本身無須內閣做出票擬,所以他們也只是見過關白,而沒有由他們去提處置意見。

查案,那是三法司的事,再或者是東廠錦衣衛要乾的活兒,內閣是否票擬,結果上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在查無實證的情況下,也只能先把人往詔獄或者法司獄內送,查明瞭再說。

“兩位,究竟是為何事?”

入宮的路上,徐瓊便忍不住問道。

謝遷道:“多半乃因為戶科給事中華昶參劾程克勤鬻題之事,還牽扯到了張周、唐寅和徐經三名考生,而這三名考生皆都是江南人士,張周和唐寅更是本科江南鄉試的解元和亞元。”

徐瓊皺眉道:“這還有張周的事?”

連徐瓊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華昶是莽夫嗎?雖然民間不一定知道張周的事,但作為戶科給事中的華昶,難道連張周深得皇帝信任,給朝廷立功的事都不知道?

雖然御史言官在大明的地位特殊,很多人官職不高,卻每日出現在朝堂上,但也僅限於六科都給事中和左右給事中,普通給事中是沒有資格參加朝議的。

而張周也只是最近,才偶爾會被在朝堂上提及。

如果考中進士,放六科給事中,一般秩滿九年,也就是完成九年考滿,才能升為六科都給事中,而六科都給事中也不過才正七品。

別看只是正七品,但作為京官,放到地方官任上至少也是按察司副使起步,成為一省讞獄事務的二把手。

而六科的人,作為御史言官,很多時候就是頭鐵,但凡遇到什麼直諫、抗命、封駁的事,這些六科言官往往都衝在前面,為此丟了性命的也不少。

謝遷也嘆道:“牽扯誰不好,非要把張周也牽扯進來,陛下對此人的信任如此之甚,就算他真牽扯到鬻題,陛下真會在意和過問嗎?事卻因此而有理不清道不明的風險。”

“呵呵。”

徐瓊聞言只能苦笑。

謝遷的意思,張周涉案,可能會讓案子最後查不清。

也就是在文官心目中,傾向於接受鬻題的事實是存在的,怕張周涉案會影響到此案的查明。

尤其是內閣這幾人……

程敏政被查,他們嘴上說要為程敏政還個公道,但內心卻憋著壞,巴不得程敏政就此一蹶不振,從此不會再出現個脫離掌控的閣臣存在。

徐瓊問一旁的劉健道:“劉閣老,您認為,張周真的有必要去參與鬻題?”

劉健仍舊是趨步而行,聞言卻側目看了眼徐瓊。

謝遷笑著問道:“你這是何意?”

徐瓊恰恰不是正統文官派系的,而先前被他頂下去的禮部尚書倪嶽,才是別人眼中正統的文臣,所以徐瓊在一些事情的立場上,反而會跟正統意見相悖。

徐瓊道:“先不論張周江南解元的身份,單就以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還有陛下暗中為他出仕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屢屢推算天機的能力,如此能力更多是因為名聲在外而為小人所妒,卻不應該是為了鬻題,而令自己聲名緊毀而鋃鐺入獄吧?”

徐瓊算是明眼人了。

或者說,他只是講了一個最平常的道理。

那麼牛逼的人去鬻題,圖什麼?吃飽了撐的?

劉健沒評論,冷冷道:“查無定案,再論吧。”

(本章完)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