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雷滾滾(2 / 4)

正說著,外面又在打雷。

但也只是乾打雷不下雨。

大殿內光線有些暗淡,朱佑樘示意了一下,隨後戴義吩咐讓人掌燈。

眼下大殿內最得意的人,要數張懋了。

連朱佑樘都不由打量他一眼,道:“英國公,聽說你是帶傘來的,你作何感想?”

朱佑樘覺得,由自己出來給張周說話,不太合適,那就找個懂得審時度勢的,就讓張老頭出來“無恥”一下。

張懋舉起笏板道:“回陛下,老臣不過是有備無患,並無太多感想。老臣年老了,總是喜歡做一些謹小慎微之事,還望陛下不要怪罪。”

在場大臣聞言都在想,你果然“謹小慎微”,但不是帶雨具上朝,而是為了迎合皇帝而做小動作。

朱佑樘道:“先不談禱雨的事,本來秉寬也沒說是在京師禱雨,如果他如今人在京師,倒還好。但誰知道宣府是否有雨水呢?”

眾大臣一聽,心說太他孃的有道理了。

我們在這裡悲傷什麼呢?又何須自怨自艾?

京城下不下雨,跟張周有半文錢的關係嗎?

再說了,張周那小子說的是今天去禱雨,就算此時此刻宣府也在下雨,但應該張周的祈雨儀式還沒開始吧?這能算是張周求下來的?

“就說宣府副總兵官馬儀的案子,應該如何處置?”朱佑樘道,“刑部!”

刑部尚書白昂走出來道:“回陛下,案宗已過堂,並無明顯疏漏。若是宣府地方無法審理,當將人移交於法司,再行定讞。”

就差說,我們站在馬中錫一邊,同意把馬儀移交法辦。

朱佑樘道:“可如今宣府正在用人之際,臨時更調副總兵,較為不妥,朕的意思,此事交給秉寬自行來決斷,看是否可將人先留軍中,等戰事結束之後再行議處。”

也不說戴罪立功,皇帝顯然不想給馬儀的事定性。

說戴罪立功就等於說馬儀是有罪的。

白昂不知該如何回答。

西北若是軍將有罪,軍情緊急,是有“免逮問令戴罪殺賊”的說法。

但只是針對一般禦敵不利的過錯,像馬儀這樣直接被巡撫級別問罪,且在貪贓枉法事情上有明確實證的,好像並不適用於戴罪立功的先例。

白昂本來是可以反對的,但現在皇帝明顯是因為張週迴護馬儀,才有意包庇,出來反對就等於是跟皇帝公開叫板了……那些御史言官或不在意,但他白昂……本身就跟徐瓊一樣不是傳統文官陣營,這時候他就不太想當這個刺頭。

李東陽一看這架勢,你一個刑部尚書居然在此等問題如此沒原則的?

他走出來道:“陛下,以宣府巡撫馬中錫上奏,馬儀此人於總兵官任上橫徵暴斂,且有私畜兵士的惡行,不當以姑息。此人與新任宣府、大同等地總制張周,並過交集,不應以軍情為由行包庇之事。”

他這是提醒皇帝。

陛下,咱一件歸一件。

你要向著張周,我們不反對,畢竟這小子剛去宣府,還沒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我們對他也沒啥大意見,或者叫挑不出毛病。

問題是,這個馬儀以前跟張周也沒什麼關係啊,只是因為馬儀在被追捕時,去拜見過張周,還跟張週一起回到宣府,就說此人是張周黨羽嗎?

連我們都覺得這說法很牽強。

雖然馬中錫的說法是張周惡意包庇罪犯,但只要張周把人交出來,張周跟馬中錫的嫌隙就能解除,大不了你回頭把馬中錫撤換了,我們也沒意見。

但就是這個有罪不問,有點說不過去。

朱佑樘道:“諸位卿家,地方將官有過失,由治事之官上奏言劾,本嗚嗚不妥,但就地逮問之前,是否也該先請示過朝堂?若只是給朝廷上一道言罪的奏疏,或是將案宗上繳,便能定誰有罪無罪,是否以後各處都可以仿效,讓地方將官噤若寒蟬呢?”

皇帝也不客氣了。

先前跟你們商量,把馬儀交給張周處置,你們說三道四的。

那朕現在就直接來攻擊馬中錫公器私用,拿大明的法度去針對馬儀,有公報私仇的嫌疑。

李東陽本來還是想當和事佬的,因為在他先前的說辭中,既沒有幫馬儀,也沒有幫馬中錫。

但現在他算是恍然大悟。

感情是張周做的事,無論對錯,或者是無論是否有道理,皇帝都會力挺。

這簡直是不講理啊。

“轟隆隆……譁……”

殿外隨著天雷滾滾,大雨傾盆而下。

這次大殿內眾人都顧不上去想什麼馬中錫和馬儀了,都在想,既然我都知道今天可能下雨,為啥不帶雨具呢?

如果一會朝議解散之後雨還沒停的話,是不是我們都要當落湯雞?

……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