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煞神還是門神?(2 / 3)

大臣感受到了皇帝口中的豪情。

大有一種不把韃靼人放在眼裡的感覺。

劉健看出皇帝對外夷的輕慢,在他卡那裡這可不是什麼好的預兆,他趕緊道:“陛下,如今大明出征有數萬將士,若於此時韃靼來犯,北方各鎮都有兵馬和防備上的不足,此時當由兵部挑頭,妥善安置各處的兵馬防備增援等事,刻不容緩。”

吏部尚書馬文升也走出來道:“老臣附議。”

由內閣首輔和吏部尚書出來說話,有給皇帝施壓的意思,但明顯是讓“兵部”出來負責。

這其實是間接給張周施壓。

讓你小子最近都不理會邊備之事,朝議你都敢不來,皇帝還如此縱容,我們平時也就忍了,如今西北正有戰事發生,朝堂上隨時會開啟軍事話題,你這個兵部尚書憑什麼在這時候不管不問?

“諸位卿家,其實秉寬老早就跟朕提過,要在寧夏、甘肅、延綏等處增加巡查人馬,將年久失修的烽火臺修繕一番,以備不時之需,這些事,早在保國公引兵出征之前,他就已經在做了。兵部對於北方的防務,並未懈怠。”朱佑樘當然要給張周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健道:“北方防備,並不只在三邊之地。”

話是這麼說,但劉健以及在場很多人其實已經聽出來,好像張周所認為,韃靼可能犯境的地方,就在三邊之地。

不然皇帝為什麼說要加強寧夏等處的巡查和防備呢?

“難道最近兩年,在大同、偏關、薊州和遼東等處,有防備上的鬆懈嗎?總制這些地方軍務的將官,可有上報過?”朱佑樘又把問題拋給李榮。

李榮神態自若道:“回陛下,總制宣大軍務的新建伯,最近跟朝廷提出要增加糧餉,但並未提及防備有鬆懈,至於薊州,還有遼東等處,都未提及過相關的弊端,想來是……問題不大。”

不能說沒有問題,話不能說死了。

可地方上沒訴苦,那就是沒問題,只有王守仁沒事要點錢糧什麼的,也說是為秋天之後做準備,也沒說是要拿來修關隘或是因為防備鬆懈不足。

“諸位卿家,不要因為一點無端的風聲,就自亂陣腳,在朕看來,如今韃靼即便敢來犯,也不會討到任何的便宜,諸位卿家應該對大明的將士有信心。”朱佑樘出言安慰。

在場大臣神色有點怪異,都在想,您這不是對將士有信心,而是對張秉寬有信心吧?

“九邊防務,朕心中自然有數,即便有事,朕也會跟兵部及上聽處等進行商議,對了英國公,最近京師的防備如何?”朱佑樘突然對準了一直都不作聲,但內心好像比誰都著急的張懋。

張懋一聽,這跟我還有關呢?

但張懋隨即想到,自己在入宮之前,於午門口去跟謝遷溝通的事,皇帝肯定是已經知道了。

他覺得自己是被人盯著,這下等於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張懋走出來支支吾吾道:“陛下,老臣年邁,對於京師防務之事,有所懈怠,不過想來在陛下和兵部的指點之下,京營能完成基本的訓練和防備,即便韃靼來襲,無論兵馬多寡,定然是有來無回。”

這會張老頭主動“示弱”了,這點也讓在場的文臣沒想到。

你張懋這會居然去抬張秉寬?

你這不是有胸懷,而是有陰謀吧?

關鍵時候想甩鍋?

朱佑樘也不惱,他道:“以你的年歲,還遠談不上年邁,多去軍營走走看看,對了,朕準備委派一名憲官前去督辦紫荊關、居庸關和倒馬關的軍務,你們有何推薦?”

“這……”劉健一時被問住。

朱佑樘道:“也不必問了,最近巡撫遼東的陸完陸卿家將要回京師,朕就將他委派過去,臨時充當此任,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這讓劉健想不明白。

他甚至還側目看了李東陽一眼,好似在說,你快幫我分析一下,陛下這是何意?

陸完回京,本來都以為是張周調回來協同他的,但現在皇帝調陸完去當內三關的巡撫,明顯有點“降級”的意思,畢竟巡撫遼東那是正牌的地方封疆大吏,而巡撫內三關只是個臨時的差事,而且手上的許可權小多了。

可在這種韃靼有可能會犯境的時候,皇帝對西北不太放心,派個人去把守住大明西北“最後的關防”,找信任的陸完去,這又體現出對陸完的信任。

這一降一信之間,皇帝到底要幹嘛,一時間讓劉健拿不準。

“既如此,此事便如此定了。”朱佑樘也不打算跟這些人商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