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攘於外,安於內(2 / 3)

朱佑樘出來為行宮選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下李榮和牟斌等人也都聽明白了。

皇帝要的地址,一定是要靠近張周府宅的,這樣皇帝就可以在出宮探望賢妃母子的同時,順道還能去張周府上做客。

這是為了賢妃嗎?

怕不是為以後經常出入宮門找他的秉寬,有更合理的理由吧?

……

……

兵部。

兵部尚書馬文升,被一紙調令調去吏部當尚書去了,直接把兵部尚書的位子給空出來。

皇帝大概是覺得,現在兵部有沒有一個坐於高堂的尚書也不重要,反而是讓朝廷上下儘早知道,張周就是下一任兵部尚書的不二人選,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如今兵部的事務,則由兩位侍郎打理。

這一年左右時間,大明兵部侍郎的更迭,也很頻繁,相繼有王宗彝、楊謐、熊翀、張周、李介、許進幹過,除了張周之外,好像每一任時間都不長。

如今兵部左侍郎是熊翀,而右侍郎則是地方巡撫出身,服闋剛回朝的熊繡。

二熊組合,在歷史上也是弘治十三年到弘治十七年兵部左右侍郎的鐵打組合,本身實力還是可以的,但二人也沒有京師六部尚書的命,只有熊翀當過不到一年南京戶部尚書,熊繡則連個尚書都沒混上,只追贈了個刑部尚書。

此時兵部屬於尚書開天窗的時期。

沒有尚書,大事也沒有,但雜事非常多。

卻還有一件事發生在東南,二人不得不坐下來商討……在尚未正式於朝堂公佈新尚書就是張周時,二人有什麼事也無須對旁人負責,他們倆基本就可以代表兵部。

熊翀年歲大一些,也是左侍郎,可面對魏國公徐俌的上奏,他也整蒙圈了。

熊翀感慨道:“浙江海寧衛,本就只是靖海的衛所,何以會以海船,裝載了諸多的火炮和將士,前往南洋?那些爪哇藩國,若是知曉我大明派出海船和士兵,必定會以為我大明有侵吞他們島嶼和土地之意,可那些海外之地有何可圖謀的?這事會很麻煩!”

徐俌不過是例行上奏。

所提到,江南造船廠剛建立,連廠房還沒建起來呢,就先改造了一條大明的舊船,載著二百將士和一百多名有航海經驗的役夫就出海了,因為連第二條船都沒有,讓老徐也很頭疼。

因為這條船是按照張周給的路線出海的,看樣子不像是防禦性的,倒好像是出去打仗的。

就是二百將士看起來是少了點,徐俌也怕這條船出海之後遭遇什麼意外。

熊繡問道:“騰霄兄,我對兵部之事不太懂,初來乍到……你看,之前那張周做事,便如此不拘一格嗎?”

熊繡別看年歲小一些,但他是成化二年進士,比熊翀還早三年得進士位,但進士也是講成色的,三甲進士能混出頭的也不多,他能在地方混了那麼多年,守制剛結束就能回朝當侍郎……不是因為他能力有多強,恰恰是別人覺得他“人畜無害”。

傳統派系認為,找個沒能力的給張周當助手,讓張周對兵部事務疲於招架……誰讓你就算當過兵部左侍郎也沒幹過部堂事?

你還想讓我們找個非常有經驗的幫你打下手不成?

對皇帝來說,熊繡這樣的不屬於傳統派系,正好被張周收過去作為己用。

然後熊繡就這麼稀裡糊塗,服母喪之前還是個地方官,回來就直接當侍郎了……可偏偏手頭上的事情,越看越不對勁。

熊翀嘆道:“如果他做事全都循規蹈矩,你覺得一個新科進士,尚且未考滿三年,能做到現在的位子?”

“唉!言之有理。”熊繡也不得不服。

張周雖是朝中“佞臣”的典範,但人家佞得有水平,大概有種人家就是跟皇帝關係親密,但卻是靠能力,征服了皇帝的心,被皇帝會慧眼識英才給提拔起來了。

“可這如何定?”熊繡又問道,“船上一次配備威武炮二十四門、威武遠炮六門、威武重炮一門,這要是出海回不來,如此大的損失,到時可不好跟朝廷上下交代。”

張周所發明的炮,一律被稱之為“威武炮”,沒有贅詞的就是輕炮,遠炮就是子母炮,重炮基本就是加強版的紅夷大炮。

一艘船破破爛爛不咋地,卻一次帶二百將士和三十多門炮出去,在傳統執掌軍政之人看來,這簡直是瘋狂。

也是因為大明從開國之後再沒打過像樣的水戰,而且就算是開國時的水戰也不是海船交戰,傳統文官也理解不了未來海戰的趨勢就是用炮對轟,所以當發現張周把這麼多本來用以北方防備韃靼人的新炮用在了一次毫不起眼的出海行動,兵部覺得張周是在亂來。

熊翀道:“這份是送到兵部的,其實早有本子送到銀臺去了,我等只需在有陛下或是閣臣相問時,做個應答便可。我料想陛下多半不會拿到朝上去說,畢竟是那人所為,必是有陛下默許的。只是要應付好閣臣一邊。”

熊翀還是有“經驗”的。

張周以船隻載著火炮出海,不用擔心皇帝會責問,只需要關心傳統文官那邊會怎麼給我們出難題便可。

當侍郎的看起來應對的是朝中大小事情,但其實多數的事情還是由下面的人去完成,他們更多還是要去應付人,而不是應付事。

“那……”熊繡問道,“怎麼說?”

熊翀道:“若被問及,不能說兵部提前不知情,畢竟如此算是開罪了那人,甚至可能讓陛下不滿。那人在做此事時,尚且還是南京兵部尚書,他要調幾門炮上船,也無須跟在京我等打招呼。”

“所以?”熊繡明顯不太會玩。

熊翀嘆道:“你想啊,此事發生時,這兵部誰主持的?那時你來了嗎?你被問了,就說要回去再查閱一下各處送來的公函單子,看是否有涉及此內容的。若實在被問急了,再提一句,就說靖海之事一向是先由南兵部先過問的,可直接由南兵部上奏於陛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