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事小情全靠他(2 / 3)

皇帝這時候也把話挑明瞭。

之前都已經定好了國策,說好是要讓張周備戰幾年,然後再出兵草原。

可現在備戰還不到三個月,就要打一場有可能是決戰的戰事……這不是明明手上有一副好牌,而且牌會越來越好,非要著急出,憑空給對手機會嗎?

“朕也不能讓各處對大明有寄望的藩屬國,認為大明會見死不救,不過其實也無妨,本來朵顏三衛也沒有歸順於大明,不是嗎?”

朱佑樘為不出兵找到了最合適的理由。

蕭敬道:“是。”

“好了,下去吧,朕其實也很想念秉寬了,總想著跟他多談談天機,再談談如何養生……”朱佑樘對於張周要回京城這件事,似乎是充滿期待。

蕭敬再道:“陛下,那位孔家……南溪人已到京,被押在北鎮撫司,先前衍聖公已經上表說,請朝廷嚴查不要傷了三氏之心,明顯有給朝廷施壓之意。還提請先將人還押於私宅,只讓派兵去看守……奴婢不敢做決斷。”

朱佑樘本要離開乾清宮,聞言皺眉道:“孔家人還挺奇怪,這時候不落井下石,還進退一致?”

在皇帝看來。

如果他是孔弘泰,皇帝明顯對此很生氣,甚至篤定放火就是孔弘緒乾的,就算他不跟兄長割席絕交,至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還執迷不悟到要為他大哥說情,甚至搬出三氏,也就是孔、孟、顏,並不包括曾,因為曾子的傳承不像另外三家那麼清楚,到明朝中期有關其傳承等事仍舊是迷案。

而孔家作為三聖之魁首,孔弘泰拿三家共進退來給皇帝施壓,有點不識趣的意思。

蕭敬道:“陛下您看,是否聽其?”

朱佑樘搖頭道:“越是如此,朕越不會輕易放過,也不是說要用刑拷問,至少要對天下人有個交代。都等秉寬回京之後,一併處置吧!”

……

……

張周奉詔要回京城了。

他人在大同,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出去閒逛,在王守仁等人看來,張周的舉止很反常,也不是說就在搞什麼研究發明或是搞什麼冶鐵鑄炮開礦的,就純粹是到市井瞎走。

對張周來說,要出門走走一點都不難,這可難了要保護張周安危的人。

大同鎮認識張周的人還不少,也是因為張周進城的時候很多人去迎接過。

這也使得張周走到哪都容易成為受關注的人。

當王守仁知道張周要被調回京師時,甚至還鬆口氣……這貨終於要走了!

張周得到調令當晚,就把皇帝的詔書給王守仁看,其實不用張周說,王守仁也得知了有關達延汗出兵朵顏三衛的事,只是張周沒安排宣大周邊做出反應,王守仁也認為出兵打達延汗的風險太大,這件事也就沒過問。

現在得知朵顏跟大明求助,這還是讓他覺得很稀罕。

“這些部族,明明他們奉的是草原可汗為主,卻在這時候想到求助於大明君王?”

王守仁覺得稀奇,是因為這些部族一向都是把大明當成敵人,甚至幾個月前朵顏三衛還侵犯大明領土,還不止一次,這兩次大明名義上都取得勝利,但第一場已經被證實是虛報戰功。

無論如何,這交戰多少年,也不能說接納你就接納你的。

不能有困難叫陛下,沒困難叫狗賊吧?

張周笑道:“其實我倒覺得挺好,這不正說明,那個達延汗現在已不得人心?火篩歸順,連朵顏三衛也想歸順了。”

王守仁搖頭道:“張制臺是否太樂觀了?”

“樂觀點好啊伯安,在西北當差,如果不樂觀,光是那堆糟心事,就近乎讓人崩潰。”張周又拿出一堆的公文道,“我走之後,朝廷暫時沒有委命宣大總制,以後大同地方的事務,我都交給你。這是我之前沒有決斷的大同事務,轉交給你。”

“這……”

王守仁很意外。

張周不像是那種喜歡把麻煩留給後人的人,照理說張周應該果決辦事,怎可能會給別人挖坑呢?

張周見王守仁拿起這些公文眉頭緊皺的樣子,不由笑了笑道:“怎麼?好奇這些事,我為何不急著處置?你看過就知道了,每一件都不是你做個決定就能解決的,涉及到錢糧開銷用度,甚至是之前威寧海一戰的功勳賞賜,大明將士的利益,還有百姓的福祉……哪一項是動動嘴皮能解決的?”

王守仁道:“朝廷就不拿出對策?”

“朝廷沒錢啊。”張周道,“這不眼看到了徵收秋糧的時候?今年各地的災情又很嚴重,我甚至都想找人出個海了。”

“出海?”

王守仁覺得張周說話不按套路。

“嗯。”張周點頭,“以我所知,在海外有幾種作物,種下去之後產量很高,也出奇抗天災,如果能帶回來的話,讓大明各處耕種,大明百姓的口糧問題就能得到極大的改善。”

王守仁聽完後感覺跟聽天書一樣。

就算你張秉寬幫我完成了人生理想,讓我仕途高歌猛進,就算你在發明創造上的確很有一套,也的確我佩服你在治軍上的能耐。

但你跟我扯犢子是什麼意思?

我跟你談你為什麼遺留這麼多事務,你找藉口說沒錢,現在居然還說要從海外找一種作物回來耕作?大明千百年來耕作的作物,豈是你一句話就能給改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