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蓄謀已久(2 / 3)

你謝遷什麼身份,憑什麼認為皇帝是在故意針對你?

你說這話,就是大不敬。

謝遷則好似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笑呵呵道:“那以後是否我們在一些事情上,也可以如今日這般,故意把話反著說?”

李東陽道:“一次兩次尚可,你沒見到,散朝之後那麼多人都對我們的態度有所不解?不過我等所提出的,並未超出朝堂秩序的本末,也並非是無的放矢,有時……或真是可以考慮一下。”

在合理的範圍之內,用皇帝對文臣的牴觸,說一些反話,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劉健則似乎對李東陽和謝遷的樂觀感覺到氣惱,他道:“如今失去陛下的絕對信任,在你們看來,這倒成了可以利用之處?”

這下李東陽和謝遷也都沒話說了。

做文臣的,還是頂級文臣,這麼不受皇帝的待見,我們說什麼都要被皇帝往反著來,居然還想著利用這件事做文章?

先說臉皮厚不厚的問題,就說以後在文臣中的話語權,也必然是大打折扣。

這隊伍還怎麼帶?

劉健道:“你們沒發現,最近陛下沒再提有關新入閣人選的事情?”

謝遷一時沒明白過來劉健為何要提這個。

李東陽則心思敏銳,他點頭道:“如此也是,看來應該是由我們主動去提出新入閣的人選,既能跟陛下表明,我等並無剛愎自用之意,如此也能緩和跟陛下的關係。一舉兩得。”

一邊表明我們並不戀權,一邊跟皇帝講和,維持融洽的關係。

看起來增加一個內閣大臣,且還不是我們的嫡系,會導致權力旁落,但若是新入閣的人本來排次就是最後,那他對朝堂的影響力也很有限,卻會讓皇帝覺得,我們已經把自己的鐵盤勢力範圍劃分出去一些,讓皇帝對我們放下最大的警惕心理。

謝遷有些惱恨道:“都怪張秉寬這兩年的崛起,也逼著我們不得不做一些違背本心之事。”

李東陽道:“於喬,你這想法有些危險,內閣人選本就是由陛下所決定,弘治十一年之後,我等三人雖然盡職盡責,但很多時候閣部也會因為人手不足而懈怠了公務,上聽處的成立便是對此的補充,若陛下再提入值上聽處的人選,我等何不將新入閣之人也推上去?”

“那不是……”

謝遷正要抱怨,卻還是有所收斂,回頭看著劉健。

謝遷沒說完的話,大概就是“養虎為患”這種。

讓他入閣進來,內閣排次第四,本身沒什麼影響力,我們卻非要讓這位閣臣進上聽處,那他在朝堂上說話的份量可就高了,那等於說是我們培養出個大隱患。

李東陽搖頭道:“如今是要讓陛下定下上聽處的規矩,就如同內閣所設立時所定的規則一樣,閣臣同時兼領上聽處差事,如此也會讓我們隨時知曉那邊的情況,同時以後入閣者入上聽處值守,算是對人的磨礪,以後但凡為次輔者,也可有入值上聽處的資歷,那到底是上聽處為上,還是內閣為先呢?”

李東陽說這話的時候,劉健只是聽著沒反對。

顯然這件事,二人一早有過商討,只是謝遷不知道而已。

謝遷隨即也就聽明白了,現在就是要趁著皇帝會找信任之人,比如說王鏊,在其入閣的情況下,順帶推薦此人入值上聽處,來定一個“規矩”,那就是以內閣大臣排名最低的一人,也同時兼領上聽處的差事。

如此最大程度保證內閣跟上聽處之間不割裂,以保證內閣大臣在朝的聲望和地位。

謝遷道:“言外之意,就算是對眼下的局勢有所損傷,那也是在所不惜?”

李東陽嘆道:“意氣之爭實在沒有必要,一切還是要以維持朝堂的穩定為先。這秩序所定,最關鍵不在於我等態度如何,還是要看陛下的態度,不退如何會有進呢?”

“唉!”

謝遷平時樂天派,看起來嘻嘻哈哈的,到這時候卻好像感受到了極大的使命感。

那是對傳統文臣主持朝務的一種堅持,或者叫儒官治國理念的堅持。

最後謝遷也只是點點頭表示同意。

本來這件事的謀劃就沒經過他,他只是內閣中最後知曉此事之人,現在為了大局勢的利益,也只能犧牲小我的利益……這件事對內閣之人影響最大的,大概也就是他謝遷。

他內閣中排次就是第三,現在進來個第四,直接兼任入值上聽處大臣身份,那他謝遷論地位可能還不如新入閣這位。

甚至以後在劉健和李東陽退下去之後,他也未必能當上首輔,很可能要跟著一起退,因為無論從資歷還是聲望,他謝遷可能都要給這位“後輩”提鞋,真就是自己找個人,騎在自己頭上拉屎。

……

……

內閣三人商定方略之後,也隨即上奏請示,提出由皇帝朝堂上商議新入閣的人選。

乾清宮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