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2 / 3)

劉健陰沉著臉,保持了沉默。

李東陽道:“從以往的規矩來看,從閣部退下去,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沒有論罪,只是讓致仕還鄉,大概也算是陛下做了一定的讓步。”

劉健道:“這叫什麼讓步?於喬有做錯的地方嗎?”

“他沒錯,但結果來看,並不符合我們的預期。如果今日是北方無功而返,那於喬的事陛下基本就不會追究了,但既然崔懋仁和朱知節取得捷報,總要有人出來擔一些責任,要不是於喬,就只能是……唉!”

李東陽替老友覺得可惜。

謝遷不過是執行內閣的一些決策而已,現在卻成了背鍋俠。

劉健道:“已經確定是致休了嗎?”

李東陽點點頭道:“大差不差了!崔懋仁和朱知節這一戰取勝,按他們自己的上報,後續沒有追擊,他們會馬上折道南返,西北各處……到現在也都相安無事。這也算是慶幸了,若是英國公那路人馬有何進益的話,只怕這事還不好收場。”

“嗯。”劉健點頭。

他二人都很清楚,謝遷找人參劾的是王守仁給張懋調兵。

如果王守仁取得捷報,或是張懋因此而帶兵大捷,那謝牽就屬於無的放矢……你攻訐人家,人家靠這個取得大捷,若真被你參劾下去,人家的功勳獲得不了,你就成大明罪人了。

以李東陽的意思,在王守仁調六千兵馬給張懋這件事上,沒有取得戰略上更大的勝利,那謝遷的事才能平淡收場。

如果不然,就怕謝遷想全身而退都做不到。

劉健微微皺眉道:“卻說這幾日沒有寧夏那邊的訊息,英國公眼下境況如何?”

北方打仗,明明皇帝委派的是張懋做出徵的主帥,結果到現在張懋卻好像個隱形人一樣,所有人先前都在期待王瓊和王守仁取得大捷,眼下又在為朱鳳和崔元取得捷報而振奮,唯獨他張懋,就好像置身事外一般。

當然也不怪張懋沒本事。

怪就怪,別的人都是張周提拔或是栽培出來的,別人對張周部屬的期待太高了,而對張懋本來就沒什麼期待值。

李東陽道:“先前只聽說他駐兵花馬池,似乎還想就先前偏關一戰的小勝做文章,目前東邊出了大捷,那他英國公就成笑話了!他這次回京之後,面子上不會太好看,先前我們想用他來跟張秉寬對立之事,仍舊可以進行。”

內閣本來就打算讓張懋記恨張周,來引起都督府的內訌。

現在這條仍舊可行。

劉健道:“京營下一步,陛下要交給誰還說不準。就怕等英國公回京之後,連他自己的獠牙都被磨沒了!指望他?哼!”

眼下的劉健也對於張周之外的人很不屑。

明明打算驅虎吞狼,用你們這群人去對付張周。

結果發現,你們都是一群蟲子,卻是我們文官翹楚內部出現了重大損失,而你們這群所謂的狼群,現在都在張周面前瑟瑟發抖。

指望張懋?

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李東陽點點頭道:“東北有功不怕,只要西北風平浪靜,一切也就都如此了。只是可惜了於喬。”

劉健將要離開值房,突然想到什麼,回過頭問了一句:“馬儀呢?王伯安給調的那幾千兵馬,現在何處?”

李東陽搖搖頭。

這件事,他也不清楚。

在大明這一戰的整體戰略版圖上,好像馬儀這個人消失了一般,就似乎沒有了這路人馬的存在。

……

……

朱鳳和崔元取得大捷的訊息,只是傳到京師,尚未傳到西北的各處,居庸關以西對此還毫不知情。

卻是在花馬池東北三百多里的地方,大明這一趟出征最遠的一路人馬……馬儀和張銳的六千精銳輕騎兵,已經殺到了草原的腹地,在接連幾日的晝伏夜出之後,他們面前也已經是韃靼人的營地。

“越出官山六百里,胡馬貂裘放天燈。好景啊。”

張銳騎馬立在高處。

遠處好像是萬家燈火,每個大明將士眼中都瀰漫著一種血腥之氣。

馬儀手按在佩劍上,回頭看張銳一眼道:“小公爺好文采,我就是個粗人,想當年王威寧出兵威寧海,晝伏夜出二十日,終於換得威寧海的捷報。這次有小公爺的親自帶領,看來我們也有機會……續寫他的傳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