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移矛盾(2 / 2)

數字聽起來不多。

但劉承宗一手建立軍隊,在軍地關係與脫產人口比例的問題上是天下少有的行家,儘管元帥府早就有所研究並定下規矩、只是從未做到,他心裡是清楚的,和平狀態下官軍數量不得過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即使在戰爭狀態也不能過百分之五。

歷朝歷代,除了把自己拖垮的大秦之外,常備軍的數量幾乎都是總人口的百分之一。

二十萬百姓就有二分之一是女人,剩下十萬男子當中,老人、小孩、殘疾,符合常備軍標準的人口也就只有三到五萬,這些人同時也是支撐家庭的壯勞力、頂樑柱,多一個當兵就少一個顧家。

在這一基礎上,康寧府維持八千六百人的常備軍,即使衛所軍只半糧,也依然是極重的兵役負擔。

更何況,此時康寧府的兵力不是八千六百,昌都還駐紮了李老豺部三千客軍、馮雙禮部三千新軍。

單是兵糧開支,劉國能一年就要弄到七萬石糧,他從哪兒弄七萬石糧去?

他和楊鼎瑞兩任知府瘋狂開墾荒地,到如今康寧府也只有六十七萬畝熟糧地,三成糧稅,一畝地能收二十五斤,算下來是年年虧空,康寧的兵糧歷來都是依靠官辦貿易賺來的。

不是商稅,就是地方官府收了實物稅,直接轉賣給別人,鹽場的鹽、牲畜的酥油及各種從俱爾灣拉過來的貨物,轉賣到長河西跟土司木雅換糧食和茶,再把茶拉到昌都販進烏斯藏換牲口,再拉到長河西去販賣。

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倒來倒去,一年到頭才能把賬平了。

理論上如果沒有蝗災,明年收了秋糧,將會是康寧府第一次自給自足,而且楊鼎瑞做知府時主持的水利、開墾的荒地都在厚積薄的過程中,明年有十二萬畝生地變成熟地,後年有十六萬畝生地變熟地,他們已經能看見正常生計的曙光了。

即使有蝗災,對劉國能來說日子也還能過。

但劉承宗說要免稅。

這麼大的兵糧缺口,他劉國能就是躥到天上去,也變不出來。

他說:“大帥,可以明年先徵糧,徵上來糧再救濟受災百姓……”

康寧府太窮了,環境窮、百姓窮、官府也窮,就算有再大的才能,任誰站在知府這個位置上都不能脫離現實,現實就是他作為康寧官府的領導者,需要為了展而妥協。

窮山溝裡到處是鑽山洞等著復辟的舊貴族,兵糧不能斷,斷了就會給敵人可乘之機;官府要有糧,官府沒糧水利、修路造橋都是鏡花水月,商路斷絕境遇只能越來越壞。

劉承宗明白他的意思,先把糧收上來,再糧救濟,意思是盡義務。

但劉獅子不是康寧知府,他擁有別人沒有的權力,自然就有別人沒有的解決辦法:“免糧,開戰。”

劉國能和劉九思人都傻了,康寧府這個地方,周圍的鄰居一個塞著一個窮,你跟誰開戰啊?何況本身就是因為沒糧產生的問題,開戰動兵,那不需要的糧食更多了?

劉承宗跟他們不一樣,說出開戰二字,壓在心頭的鬱氣都沒了,只覺得渾身通暢。

“我們目前的問題,是明年康寧府不說顆粒無收,也要減產三成甚至更多,如果再執意收糧,百姓只剩一畝地三十斤甚至更少的收成,絕對吃不飽飯。”

“但不收糧,康寧八千餘駐軍的兵糧就無法解決,所以我的想法是開源節流,把軍隊派出去就食與敵,砍掉康寧府明年支出最大的部分,這樣即使蝗災升騰,也能儘量不傷百姓。”

劉獅子說出這話自己都不信,乾脆搖搖頭跳過去,不說這個。

以康寧府的環境,無法將蝗災防患於未然,不傷百姓是不可能的,無非是損失程度大小的事。

但蝗災的殺傷力充其量也就是一到兩個劉承宗而已,百姓的血條只能承受三個劉承宗的攻擊力,所以只要他肯免糧,百姓就還能留下半條命。

不過免糧只是權宜之策,如果蝗災問題在明年依然無法解決,後年還有蝗災,康寧府的日子依然難過。

時局已經難到這個地步,對劉獅子來說,也無非是走一步看一步。

儘管劉國能脫離戰場一線已經很久了,他作為元帥府的大規模殺傷性兵器倒也不怕事,沉吟片刻就問道:“那大帥是打算向誰宣戰?”

劉承宗高深莫測地搖頭道:“不,不是我們向別人宣戰,是讓別人向別人宣戰,我們只負責幫他們打仗。”

他其實是打虧本仗打怕了,平時打上幾場虧本仗還不怕,就算是康寧這塊土地,經過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能招兵練兵、能訓練官員,也算收回不少成本。

但康寧府周圍的小土皇帝們就不行了,一個個都是小刺蝟,打下來吃不到肉,還得自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今北方拿下甘肅、設立甘肅漠南兩個都督府的元帥府已經沒有餘力再投入人力了。

“先是境內留存的舊有土司,他們有多少存糧、財富,康寧府衙門都有所估計,召集他們,以元帥府的名義向他們借錢借糧,共渡難關,借十還十三,欠下的錢糧以十年為期分批償還,留夠他們宗族日用,剩下的全給我拿出來。”

“願意借的,宗族子弟擬一份名單送到蘭州,不論家族大小、藉資數額,一視同仁,將來康寧府以外的地方需要流官或土司,會優先派遣,其中優才良臣就留在我的羽林騎做事。”

“一毛不拔的,明年夏天改土歸流貶為庶民,拿他們的家產給我還賬,這是其一。”

“其二,長河西的木雅與沉邊、冷邊的土司有世仇,他該報仇了,我的軍隊幫他打過大渡河,想打的話麗江木天王和金川土司他都可以宣戰,戰時八千軍隊的兵糧由他出一部分,所攻掠之地貴族資財為我戰利,周圍打下的土地交給他做長河西的土司領地。”

“第三,是烏斯藏的貴族莊園,火落赤家的三兄弟讓我的軍隊入藏幫他們打堡子,順便把那些莊園都平了,戰利歸我,土地歸他。”

說罷,劉承宗看向劉國能與劉九思:“蝗災勢大,我等只能盡人事,但這些對手都不算難對付,以你二人才力合康寧府重兵,打出個兵精糧足,應該不在話下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