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座氈(2 / 3)

小說:頑賊小說 作者:奪鹿侯

即使是學徒,也口糧管飽,還給些米糧拿去買賣換副食。

匠人師傅甚至能靠這份收入,多養三口人也能湊合活。

在陝北大旱的第五年,靠工作換取多養活三口人的口糧,除了劉承宗這裡,在陝北要賺到七兩到八兩白銀,才能換到這些糧食。

相當於正常年景,金火匠半年的收入。

但當他們來到西寧,不是這回事了,僅需一兩五錢銀子,就能買到他們的工食。

過去三鬥、六斗的糧,足夠他們跟地方百姓換取所有需要的生活物資,現在這糧不夠了。

這還能有幸福感呢?

劉承宗從陝北殺出來,十分清楚,在商業崩潰的極端條件下,物資價值隨稀缺程度變高,錢不能帶來多少幸福感。

而糧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幸福感。

可是在西寧,沒有錢,就沒有幸福感;而沒有績效,就沒有積極性。

劉承宗對師成我問道:“我們現在有多少匠人?”

“各類工匠八百餘,餘下一千二百餘為學徒。”師成我說罷,見劉承宗驚愕神色,解釋道:“很多都來自平涼,許多精藝者,我們用不上。”

“有沒有手握技藝,敝帚自珍的?”

“呵呵,大帥,飯都吃不飽了,還管什麼自珍不自珍的,有是有。”師成我搖頭道:“在山西、延安、平涼,都有,要麼把技藝拿出來傳授,要麼滾蛋。”

說罷,師成我道:“但授徒這事也不容易,營中老師傅都願意教授,但弟子未必學得好,營內允許老師傅對收徒有要求。”

“那是應該的。”

二人說著,已經走到河畔邊緣,師成我在這搭了草棚,桌上擺著三杆鳥銃,另一邊遠遠地擺了方木靶和鎧甲。

三杆銃一看就是兩種規格,一杆銃口是過去打三錢彈的輕鳥銃,口徑連一根指頭都塞不進去,另外兩杆的口徑則大了許多,劉承宗看著至少有七分那麼寬。

整體上,三杆銃的模樣大有不同,單說銃管,輕鳥銃不到三尺,另外兩杆,一杆四尺五寸、一杆五尺。

不過後兩杆的銃床都比較奇怪,捨棄了原本輕鳥銃的握柄,反而說是銃託吧,看著也抵不到肩膀上,很奇怪的東西。

師成我是鑄紅夷炮出身的匠人,對劉承宗介紹起來也像在介紹火炮:“這兩杆新制重銃,短的用一兩五錢彈丸,長的用二兩,口徑比都是七十倍。”

劉承宗指著銃託問道:“這是幹嘛用的?看著抵不到肩膀上。”

“抵肩膀?”

師成我愣了一下,驚喜道:“對啊大帥,可以抵到肩膀上!”

隨後他才解釋道:“新制銃管太長太重,兩杆銃輕的都要十七斤半,它前重後輕,原有握柄射擊不穩,就加重木塊做配重。”

說罷,師成我還沉浸在劉承宗隨口一說帶來的喜悅裡,自言自語:“抵到肩膀上,可以,可以抵到肩膀上。”

“回頭我給你畫個樣。”

劉承宗笑著說出一句,而後繼續指著銃問道:“接著說,它裝藥多少、威力多大、射程多遠?”

“正常裝藥一兩,八十步洞穿兩層扎甲,過一百五十步也能殺人,但瞄不準。”

劉承宗邊聽邊笑,他是射箭小能手,最清楚瞄準過五十步外的敵人是什麼感覺了……面對箭簇比目標大的情況,靠的就是一個感覺。

並不是玄學,而是長時間練習帶來的直覺,直覺能射中,那就是能射中。

他拿起一兩五錢重的鉛彈在手上掂了掂,雖然它不太大,就是個直徑兩厘米出頭的圓球,但比個雞蛋沉,就算讓他把這個球丟出去,也能把人腦瓜子砸個包。

師成我對他點頭道:“所以我覺得這東西不需要強裝藥,裝二兩火藥,也只能讓其晚墜十步而已。”

說著,師成我拿出一張疊起來的長條紙,上面畫了密密麻麻的等寬方格,像繪製地圖的計裡畫方,上面標註距離與一條下墜的彈道。

這令劉承宗大感驚奇,問道:“你怎麼測出彈道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