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書院(2 / 3)

小說:頑賊txt 作者:奪鹿侯

確實有數不清的東西。

過完正月十五,西寧左近的天氣夜裡還是上凍,但白天越來越暖和了。

獅子軍也忙碌起來,趁著白天,把去年秋天挖地窩子出的黏土推到河邊,造了幾處磚窯,等天暖和了就開燒。

另一邊,劉承宗帶林蔚把河谷周圍跑了一遍,著手丈量宜耕種的拋荒土地。

俱爾灣的地理位置類似丁字路口,由西向東是湟水流域,由北向南是藥水河,非常有利於修渠灌溉,但平坦耕地不多。

因為不瞭解這邊的農業狀況,劉承宗專門派人把日月山的貢布多吉喊來。

一番打聽,以他如今的人力狀況,情況還比較樂觀。

這邊的田土分川水地、淺山地、腦山地三種,川水地自然最好,海拔低、氣溫高、灌溉足,產量自然也大。

腦山地則剛好反過來。

經過丈量,這周圍適宜修渠灌溉的田地可分為三個三角區域,西北兩處、南邊一處,都是川間平地,需修大渠三條、支渠十二條,可灌溉周圍田地兩萬七千餘畝。

而在山上,則有淺山地六萬餘畝、腦山地八萬餘畝,這些地方種糧,畝產還不如陝北。

經過林蔚計算,招募流民山民前來耕種土地,留夠百姓生活所需,第一年交上來的糧大概夠軍隊解決二十五分之一的糧草。

後續就要看貿易集鎮的展,若能把田地全部開墾利用,大概能解決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最多,他們能在這收不到兩萬石糧。

此時此刻,劉承宗恍然大悟。

為啥拉尊的添巴是十分之一,因為很多山田,給百姓留下生活必須的口糧之後,能收上來的也就比十分之一多一點。

而且還已經是重稅了。

不過劉獅子對俱爾灣的前途展非常樂觀,本身就不可能指望一個俱爾灣養活近兩萬軍隊。

西寧也幫不上什麼忙,儘管那邊有足夠大的市場,每年市場上有一萬石糧食可供出售,農力仍有剩餘。

今年河湟谷地的百姓多種糧,市場上最後出現的糧食差不多能供給大哥那三千人。

他的兵一年需要七百斤糧食,這裡能養活兩千個人。

但光匠人就一千多,只留下匠人在這,早晚要被搶劫,所以俱爾灣至少要再駐紮一千軍隊。

所以他規劃了一城三堡十二墩臺的防禦體系,造了版築器具,準備夯土建堡。

儘管在規劃中存在城池,但城池的需要並不迫切,主要是藥水河向南的堡壘。

劉承宗準備了很久的違章建築,終於派上了用場。

他打算讓林蔚先在南邊十五里扼住藥水河的山溝築堡,那是個風水寶地,河谷道僅有二百步寬。

只要在那修起一座堡子,所有從小河套過來的人,經過河谷都在抬槍火炮的射程範圍之內。

幾門獅子炮、二十杆抬槍,駐紮個二三百人,就能守住俱爾灣的南大門。

而至於俱爾灣,主要規劃為後勤基地,有市場、工廠和營地三個區域,營地設於城內,工廠和市場設在城外。

這是個浩大的工程,沒兩年辦不完。

如今營地不是問題,中軍營的地窩子就差不多,即使將來有需要,也能擴建。

城牆的需求也不迫切,如今只做個大概規劃既可。

在劉承宗的規劃中,俱爾灣在將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會是整個青海的中心,再往西道路設施跟不上,又距離漢地較遠,東征不利。

他的府只能是這裡。

所以將來真修築城牆,可能還會佔據農田,進一步擴大,可以交給林蔚慢慢修,他只負責在城內修建一座府學,作為自己的最高學府。

“這座學校要佔五十畝地,設小、中、大三院,經、算、法、文、農、工、商、醫、軍九科,我想讓先生做山長。”

楊鼎瑞聽見劉承宗這個要求,嘆了口氣。

做書院山長是個挺舒服的事,但現在書院連個磚頭都沒有,劉獅子只剩提要求了,這哪裡是做山長,完全是做工頭。

沒聽說哪個山長先自個蓋學校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