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馬營(2 / 2)

小說:頑賊txt 作者:奪鹿侯

“八百步!”

已經能夠分辨出敵人的騎兵了,而且能看見招展的軍旗。

十二門重炮在城東丈高的土山上一字排開,炮兵隨著距離緩緩調整射擊角度,黃勝宵在城上也在調整射擊角度,他手邊是一門碾伯千戶所繳獲的佛朗機炮。

這門炮沒什麼特別之處,但使用的是兩輪炮車,根據車身銘刻,配套的應該是一具天啟五年的捐造紅夷炮,但炮不知到哪兒去了,只有裝備五百斤佛朗機的炮車。

但這輛炮車對元帥府來說非常有用,因為其設計非常嚴格,有地平盤和車身照輪,刻定射程裡數,這是元帥府炮車能夠吸取的經驗。

敵軍已近至八百步的訊息傳來,楊耀點點頭,仍率領部下坐在原地。

身後的蒙古兵已經站不住了,城上說八百步,對他們來說其實已經近至六七百步,那些擅自上馬的蒙古兵甚至能依稀分辨明軍的頭和驅趕,就連布面甲胸口的團龍紋都能看見模糊一團。

明軍仍在前進,突然角聲響起,劉承宗在城上看得清楚,官軍的騎兵仍然照舊,但其後的步兵行進步調猛地加快。

他知道,這是馬隊進攻前的準備,步兵加快腳步以防馬隊進攻後步騎脫節。

就在這時,楊耀站起身來,翻身上馬,勒住坐騎轉身,面向部下。

他身後的護兵捲起旌幡,隨即元帥府三千六百馬隊在城上人看來好似起伏波浪,從前到後、從中向外成片地站起身來。

劉承宗最後看了一眼,遠處仍在行軍迫近的官軍,轉頭對黃勝宵道:“可以了。”

黃勝宵揚起手臂,城下土山陣地身後,炮兵百總揮旗高呼:“炮兵準備!”

傳令兵肩扛一杆紅旗招展而開,自炮兵陣地之後十步橫向馳過,十二個炮組的什長一一舉旗站在馬兵馳過的位置。

待重炮百總再度揮動令旗,十二面小旗一一揮下,隨即重炮咆哮,火光沖天硝煙遍地,七斤鐵彈穿過震盪如靈魂出竅的土山,曳著嗖嗖的風聲越過河東近萬馬兵的頭頂,以高射角轟向河谷敵軍陣中。

楊耀什麼都沒說,在馬背上坐得直挺。

當炮彈越空而過,他拽韁繩轉身,透過缽胄頓項,脖頸汗毛紛紛立起,雙腳輕磕坐騎,按轡緩緩向前行去。

魏遷兒、韓世友、楊承祖翻身上馬,三個千總部三千六百馬兵再度如波浪般起伏,缽胄紅纓與陣前丈八騎矛如同一朵巨大的野薔薇,緩緩向前壓去。

劉承宗看著炮彈落入敵陣,並未奪去給粆圖臺吉帶來無限新鮮感的望遠鏡,炮彈沒有命中最前的敵人在他預料之內,實際上這也是他的目的。

他們在城上觀察距離,本就比炮兵陣地遠一點,炮兵按照八百步的射角打放,炮彈都會越過官軍最前的馬兵,轟擊在步兵陣線裡。

在火炮的威脅下,官軍軍陣的慌亂即使隔著八百步,都能被劉承宗感知到。

步兵的腳步為之一窒,軍官匆忙重新整隊,馬兵的步調則完全被打亂,有的加驅馳,有的止步不前。

劉承宗扶著厚厚的土牆城垛,口中喃喃:“壓住,壓住……”

楊耀的馬營後方,騎兵的步調也在不由自主地越走越快,但軍官壓住了。

從軍陣最前方的楊耀開始,他拔出雁翎刀自身側向右橫出,其後稍稍落後的三名千總,也依次拔刀,揮刀示意部下軍官壓住坐騎腳步。

隨即軍陣中一個個把總、百總、什長依次亮出刀來,使騎兵軍陣仍舊保持四步間隔。

軍陣最前的騎兵出一聲聲嘆息,他們抖著肩膀,將丈八騎矛的肩繩抖落,將矛杆持在手中,矛尾繩勾在腳尖,高挺著一杆杆長矛緩緩前進。

他們是元帥府在練兵營學習最長時間的軍隊,每個士兵都能從將軍的行為中得知作戰目的。

官兵的馬兵再前,步兵尚未形成大的營陣,他們的任務隨戰況浮動,如能趕在官軍步兵結為營陣前驅除騎兵,就能奠定初戰勝局;如若不然,就按照大帥的要求,只是殺一殺敵軍的銳氣。

因此這將是邊軍與邊軍、馬兵對馬兵的戰鬥。

楊耀按轡緩行,側臉看見軍陣的步調已被壓制百步穩定下來,這才揮手將雁翎刀靠於右肩,前方地動山搖,數千騎兵形成數個銳陣向他奔來,他卻滿面冰冷露出輕蔑的笑。

旋即額頭青筋暴起,神色暴變:“延綏兵何在?”

馬營數百將士高呼:“延綏軍在此!”

楊耀又問:“固原兵何在?”

馬營再度有數百將士齊齊高呼,就連楊耀也跟著高呼:“固原軍在此!”

楊耀再問:“寧夏兵何在?”

馬營裡又有數百將士在緩緩行進中齊聲高呼:“寧夏軍在此!”

僅僅喊了十五個字,楊耀的嗓子已經啞了,他最後扯著嗓子問道:“邊軍何在?”

“邊軍在此!邊軍在此!邊軍在此!”

聲音在山谷中迴盪,甚至壓住三百步外數千騎兵奔踏的馬蹄聲。

楊耀雙腳輕磕馬腹,戰馬開始快步行走,整個人隨著坐騎顛簸起伏,靠在肩頭雪亮的雁翎刀映著日光,隨手臂緩緩前指。

身後後的軍陣也開始在行進中變陣。

三個千總軍陣中,左把總率先加越過各自的千總,其後六百馬兵依次越眾而出居於陣前。

三個左把總部各自兵分五部,其中三個左百總部繼續加,在陣前形成第一波次三個衝撞陣型。

一排排挺著長矛、披掛馬甲的馬兵呈不太標準的直線以四步間隔越過了魏遷兒、韓世友、楊承祖三名千總。

在他們越過楊耀的同時,這些技藝高的馬兵微微收斂下頜,缽胄眉庇陰影下的雙目死死盯著越來越近的敵軍騎兵。

一杆杆丈八騎矛在馬兵掌中緩緩落下,或單臂挾矛齊進,或撒開韁繩雙手持矛挺進,在馬蹄轟踏中起衝鋒。

楊耀保持著揚刀向前的姿勢,他知道,騎兵很少會互相對沖。

但這一次,只有真正的邊軍能一往無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