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勁兒大(2 / 2)

小說:頑賊txt下載全本 作者:奪鹿侯

你讓這個玩意兒回了陝西,那就出大事了。

這才是心腹之患。

所以崇禎對洪承疇的建議全盤接收,放手去辦,只要不讓劉承宗拿下甘肅全境,不讓南北連成一片,餓他一冬天,明年年景好了,天底下沒有劉承宗的容身之處,整軍修武就滅了他。

只要陝西農業稍有恢復,內亂平息,區區甘肅,以一隅抗一國,這不翻手之間就能覆滅的事兒?

洪承疇得了皇上鼓勵,又聽聞楊嘉謨在高臺舉火自焚的訊息,當即就嚴肅認真地準備起涼州的防務。

這場戰役勝負的關鍵,就是涼州,準確的說,不是涼州這座城,而是城外的農田。

洪承疇之所以敢下這樣的判斷,是因為他陝西督糧參議出身,對軍事運糧非常熟悉,儘管劉承宗一路勢如破竹,但是在洪承疇眼裡,劉獅子每東進一步,都離兵敗更近一步。

他算著劉承宗的兵力、輜重、招募降軍、佔領土地、治下人口和田地產糧呢,人這個東西說到底還是胃您導航。

哪怕劉承宗在戰場上勝一萬次,哪怕劉承宗在農時動的戰爭對酒泉、張掖兩塊綠洲的農業沒有影響,哪怕他在甘肅內部運糧沒有路耗。

只要拿不到涼州今年的秋糧,他的兵糧就是不夠,不管怎麼算,都不夠。

洪承疇有啥辦法能讓劉承宗得不到涼州秋糧?沒有辦法。

所以他根本沒有在山丹、永昌建立第二道防線來阻攔劉承宗,而是直接對武威綠洲上的百姓下令,提前十餘日搶收麥子,同時在方圓百里的武威綠洲堅壁清野,就是要把山丹、永昌兩衛及周邊堡壘的老弱病殘送給劉承宗。

涼州嘛,主要農作物就是這茬麥子,俗話說小暑大麥黃,大暑大麥揚,在北方別的地方,小暑基本上麥子都收完了,但涼州的搶收時間就是六月前後。

提前收十天,比正常收減產不少。

洪承疇的堅壁清野非常著急,因為他對山丹、永昌二衛根本沒有信心,算的就是一座衛城,拖延劉承宗兩天時間;沿途四十餘座堡壘,拖延四天時間;最後五天行軍,抵達涼州城下。

他就趕在這個時間,進行堅壁清野、轉移百姓、佈置守城,把涼州城搞得固若金湯。

洪承疇的守城,計劃得是萬無一失。

他先在武威綠洲上命令每家百姓都做了家牌,上面都寫著本家某姓某人,年齡多少歲,面色紅黃黑白,疤麻殘缺,家裡男、女,孫各幾口人,涼州衛的騎兵奔赴各地,查驗無誤,收上家牌給予官票,約定等到事近,由四門進城。

住在東關外,就只能從東門進;住在西關外,就只能從西門進,同時要把家拆了,能燒火用的運入城、不能燒火的就地拆毀,並將糧食、柴草、牲口、家火、箱櫃、石料,盡數搬入城中。

除此之外,城內居住的除了各家家人以及深信僕役,三年內來的流氓、僕役、要人照顧的老幼已全部逐出城外,願意走的就一塊走,跟城外沒有過冬糧食的百姓一道,向松山、寧夏中衛等地遷徙。

而且城內官倉的糧食,也定了規矩,不開倉,救死不救飢;富貴人家,有人需要借糧,除留自家食用以外,多餘糧食必須全部借出;貧窮人家,官府保證借到糧,但明年秋天必須還,借十還十三,不還的官府雙倍追償。

城內防守的器械、守軍也萬事俱備,每個城垛都在內側寫定人名,分一名戰兵、兩名民壯防守,其中民壯每五十人選出兩名巡警,專查守城違亂紀律的。

城下的伙食也準備好,守城的必須飽暖,婦人家小能活著就行,分二十人一灶,早上吃麵食、下午吃乾飯、三更吃麵食。

還有餘下雜事,洪承疇也都做好了準備,編撰成冊分守軍,事無鉅細,要的就是一個涼州城攻不下。

到時候方圓百里無糧,北邊是沙漠、南邊也是缺水乾旱的荒山禿嶺,要麼從百里外運送糧草、攻城器械,要麼就只能退回甘州,總不能頓兵堅城之下過冬吧?

往南走也不可能,古浪峽那地方狹窄,劉承宗趕走,洪承疇就敢截他後路斷他糧道;過了涼州往東走也是一樣的道理。

再加上山丹、永昌那一萬多張嘴,洪承疇特別期待劉承宗過來,看見涼州一片白地是什麼表情。

你不是總標榜自己愛兵如子關心百姓,搞的我們這些朝廷正統官員像反面丑角一樣嗎?

好,沒有糧,我看你今年冬天怎麼演。

不論是顧兵不顧民,還是顧民不顧兵,亦或二者都顧不上,不論如何,劉承宗百戰百勝的人心基石就被摧毀了,明年春天餓個面黃肌瘦,今年有點收成的寧夏、榆林邊軍再調過來,到時候劉承宗要麼死在甘肅,要麼乖乖出塞當大王。

洪承疇算得事無鉅細,非常精妙,萬萬沒想到……劉承宗在士氣正旺的時候,硬生生壓著軍隊在甘州蹲了整整十五天。

洪老爺心說:他怎麼敢的呀?

他仔仔細細算著糧草,劉承宗今年冬天的糧是不夠吃的,而且河湟在那扔著,他就真一點不慌嗎?他應該火急火燎率軍打涼州才對。

洪承疇把啥都算的清清楚楚,就是漏了劉承宗不進軍這件事。

這十五天,原本就是他計算裡劉承宗的軍隊抵達涼州衛的時間。

現在倒好,十五天到了,劉承宗還在甘州蹲著下蛋呢,僅僅是派了個車營收編了山丹衛。

城外百姓都把田地提前收割完了,房子院子都扒了,口糧傢什牲口都運進城內,秸稈也一把火燒了,大家一鼓作氣只等著守城了——你不來。

你不來,我他媽怎麼跟百姓交代?

洪承疇不怕劉承宗,真的,對這個縱橫西北驍勇善戰的軍頭兒,別人怕,他是一點都不怕,因為就算他輸了、被俘了,劉承宗會怎麼對他?

咱都不用點頭投降,他就得禮賢下士,還得找人勸咱,對不對?

好吃好喝招待著,我洪亨九可沒有做過壞事,我是大才,三邊總督,壞事都是白廣恩和曹文詔倆壞種乾的。

那曹文詔殺降,他在山西就那樣,那會還沒到我手底下做事;白廣恩就更別說了,他被曹文詔帶壞了,何況那是你們流……你們義軍內部矛盾,跟我可沒啥關係。

說到底,劉承宗沒臉貼臉揍過他,而且洪承疇也斷定劉承宗不會揍他……劉承宗這個人他很瞭解啊,儒將、仁義,從不濫殺無辜。

那有啥好怕的?不怕。

但他害怕憤怒的百姓,因為延安府的憤怒百姓是真揍過他,一聽要徵稅,土炮架在衙門外,楊彥昌都攔不住,補子官袍被扯成墩布,媽的官帽兒都給扇飛了,斯文掃地!

現在涼州城因為提前收麥十天蒙受損失的農民,在正經該收麥子的時節看見劉承宗沒來,各個是又惱又怒,多年前延安府城裡那個熟悉的氣氛又來了。

其實跟民風淳樸的延安府相比,涼州沒有那個家家戶戶土槍土炮、熱情好客的氛圍,但洪總督顧不了那麼多,老祖宗怎麼說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官帽落地,可以。

但官帽是萬萬不能再被泥腿子一巴掌扇飛了,莊稼人手勁兒太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