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袁三悶(2 / 3)

被攔住半天,旗軍早急不可耐,卻又無端被人羞辱一頓,直接被罵傻了,甚至連還嘴都顧不上,眼睛瞪得比顴骨還大,伸手卻罵不出來,急道:“我是慶陽衛旗軍,不是賊!”

“縣太爺還說了,狗可以放半隻,旗軍不能。”

沒等旗軍再還嘴,袁三悶已伸出隻手舉過頭頂。

這隻手捏著做出一張一合的動作,袁三悶滿面厭煩擺擺手,呵呵嗓子又是一口濃痰,伸展胳膊朝西方一指:“快快夾住鳥嘴!飛回鳥窩入你娘去罷,城不給入!”

袁三悶罵了個爽,轉身對左右擺手道:“卵大個指揮使,管的兵還沒個屌管的毛多……仨數不滾蛋,就地打死喂饑民。”

旗軍被羞辱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五次三番想抽刀砍人,硬是不敢,也不敢再留著,只得撥馬離開弔橋。

走之前還大喊一聲:“你個狗瘸子,那信必須給蔣知縣!”

在慶陽,沒人怕慶陽衛。

就連大戶,也不怕造反前的慶陽衛。

慶陽府有個環縣守禦千戶所,慶陽衛在慶陽駐紮了一個千戶,餘下主力都駐紮於寧州。

前些時候,這一個千戶跑了點人,剩下的人還和韓朝宰打了三仗,贏了一仗,沒剩幾個人。

駐紮在寧州的主力,跑沒了。

寧州那地方田多,有上百萬畝田,但因元末李思齊在寧州負隅頑抗,被太祖皇帝朱元璋加賦一倍。

別的地方收一分二,這地方收兩分五,萬曆年還稀裡糊塗的被多徵了幾厘,誰也不知道因為啥,反正每年額徵將近七萬石糧。

自洪武四年至今,從未有哪一年能把夏稅秋糧收齊的。

別的地方遇個旱澇災害,流民都往寧州跑,因為地多;

寧州百姓從明初就都往別處跑,一直跑到現在,因為稅高。

旱災本來就挺要命了,萬曆爺跟崇禎爺又賽著加派,一下全炸了。

慶陽衛指揮使手上能管的人確實還沒袁三悶多。

還沒走出多遠,就見河岸那邊轟地一聲,戰馬一聲慘叫,也不知是崴了腳還是實在餓得沒力氣,重重摔倒在地上滑出去好遠。

橋上所有人都楞住了,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袁三悶,他攥緊拳頭蹦著跳著高聲叫道:“蟲子們,馬死了,吃馬啊!”

也不知是哪個饑民起頭,所有人都朝旗軍摔倒的方向轟踏奔跑,一時間把圍在戰馬身旁的旗軍嚇得抽出刀來,作勢要砍,卻無法嚇退饑民。

眼看要被圍住,旗軍只能狼狽逃走,眼看身後饑民像一群野狗,用手掏用牙咬,把還未死去的戰馬生吞活剝。

看得袁三悶在吊橋另一頭叉著腰大笑。

他並不是不怕慶陽衛指揮使,其實哪怕來個總旗他也怕,所以饑民能把這旗軍殺了就更好了。

他只是有恃無恐,確信這座城不會放任何官軍進城。

但話說回來放了也沒事,如果餓瘋了的官軍進城,他可能會先死,但一定有那些老爺給他陪葬。

袁三悶……覺得自己很奇怪。

活著沒啥不好,吃飽喝足,但每天看的都是這些東西。

不是想幫別人或可憐同情,他不想別人,只是每天看見的東西讓他現,自己也不會好起來了。

袁三悶一輩子都希望別人喊他一聲馮老爺,可就算成了馮老爺又能怎麼樣呢?

袁三悶會被餓急眼的官軍或流賊殺了。

馮老爺一樣也會被餓急眼的官軍或流賊殺了。

他甚至想過,再弄最後一筆錢,一筆大錢,帶手下一幫陝西娃逃到別處去,可打聽遍了,天高地厚,就沒一個地方不打仗不鬧亂。

很煩,就像活在水滸傳裡,不是快意恩仇不是作惡作樂。

而是生在一個奇怪的時代,救下一人不積半點陰德,害死一人也不增半分業障。

大人物、小人物,大聰明、大傻逼,結局都一樣。

很憤怒,卻不知該找誰報仇,很沒意思。

他只是活膩歪了。

“三爺,你看那。”

袁三悶順手下民壯的胳膊看去,就看見吊橋上還有不少人,這些人不是饑民,可能是流民,反正都還沒餓到吃生肉的情況。

裡邊有四個人,一個沒牙老僕、一個佝僂老太,還有兩個女子,一個亭亭玉立白荷花,一個亭亭矗立黑美人。

但具體多美,袁三悶的目光只從下往上看到鞋,就不再往上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