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口袋(2 / 2)

他麾下的軍隊確實不能打,但張一川也有基本的軍事判斷力,從這次小規模衝突裡,他能看出左良玉在城外修營是假,等什麼東西才是真的,否則完全可以增兵進場、擴大優勢。

只不過任憑他想破頭,也絕對想不到手上就五千出頭人馬的左良玉,作戰計劃居然是要包圍他一萬兵馬。

他只是覺得左良玉在等待援軍,而出城列營,就說明援軍即將抵達戰場。

有時候判斷錯誤也不影響結果正確,既然附近有官軍的援兵,張一川的選擇就只有一個:趕在援軍到來前先滅了左良玉。

幾乎就在左良玉麾下那幾十名騎兵剛剛得勝回營的同時,狹窄河谷裡便敲鑼打鼓,陳兵列營的河南總兵五營立即拔營,浩浩蕩蕩朝麥積山南麓修造營地的左軍攻去。

左良玉都沒想到張一川會這麼果斷,著實被嚇了一跳,不過他的軍隊訓練有素,隨戰鼓轟隆、軍旗搖擺,還沒等張一川殺到山下,原本散於各處山頭的軍隊就已經集結列陣。

眼看敵軍沒有突襲優勢,左良玉心裡稍加衡量雙方實力,直接讓掌旗官揮舞白旗,下令軍隊主動進攻。

左軍的白旗在農民軍這邊非常出名,人們甚至直接用白旗來指代左良玉的軍隊,這倒不是因為左良玉有多喜歡白旗,只是他的軍隊從畿輔打到陝西,一直是向西作戰。

在傳統的五方軍旗中,代表西方的顏色就是白。

這五方顏色的影響力非常大,黑海、紅海的名字,就源自五方正色。

所以左軍白旗一動,人們就知道這是要進攻了。

左良玉將槍炮居前、步兵在兩翼擺開,擺開個鋒矢陣便對敵緩緩壓上。

張一川的前營參將沖天柱原本想借助突襲優勢,以馬兵在前衝亂下山立營未穩的左軍,卻沒想到左良玉的軍隊集結度遠他的想象,前線馬隊排成一線奔殺過去正撞在鋒矢陣的箭頭上。

這個時候想叫停已經不可能了,沖天柱只能咬著牙看騎兵衝擊,同時命後方步兵迅將槍炮支援上去,準備硬碰硬地打一場。

擔當箭頭的是剛投奔左良玉的川兵,將領是逼死鄧玘的王允成,麾下有一個川軍步兵把總司、一個遼軍馬兵把總司。

面對數百步外以多個銳陣賓士而來的農民軍騎兵,馳馬兜轉於陣前的王允成面露不屑,甚至沒有拔出腰間佩刀,不慌不忙地打馬入陣,讓攜帶槍炮的川軍步兵在前線扎出個大橫隊。

在一片如林的矛陣中,佛朗機式將軍炮轟然放響,升騰而起的硝煙裡,散子鋪天蓋地噴向農民軍騎兵。

砰!砰!

幾聲炮響,面板黝黑、頭戴赤色鐵笠盔的炮兵一刻不停地在硝煙中取下子銃,不等煙霧散盡,早就等在一旁的炮兵便將嶄新的子銃重新裝填,在極短的時間裡出第二炮。

戰馬嘶鳴裡,一騎騎馬兵在賓士中滾落馬下,數個銳陣有一半都被幾炮打散,餘下幾個硬著頭皮向陣地衝突,卻終究在接近陣前五十步的距離被打散擊退,迫不得已遠遠張弓放出幾箭,便打馬回走。

儘管如此,後方的沖天柱卻鬆了口氣。

在張一川的河南總兵部,馬兵是最精銳計程車兵,甚至可以說每個營都是以馬兵為核心組建的,餘下闖刀兵和長杆槍手閒時不過是為馬兵牽馬墜蹬、喂遛坐騎的輔兵而已。

真衝到陣前,這批馬兵能不能衝進陣裡暫且不說,衝進去也是十不存一,他這個營就散了。

好在馬隊在經受少許損失後便退了回來,後方的槍炮支援也快,餘下宋江、一斗谷、三條龍那三個營也緊隨其後,大軍趕過來,就是硬吃也吃掉這三千人了。

但人家左良玉顯然並不這樣想,他的馬隊是退回去了,可左良玉的鋒矢陣卻在就地打放兩炮之後,又推著炮車動了起來,甚至連陣中隨行戰車上的拒馬柵都取出來,在行進中分到隊,每什兩具,走一步、抬一步,硬生生壓了過來。

張一川瞧見這個非常明顯的陣勢,差點笑出聲。

左良玉就是要利用士兵強悍的優勢,從中間突破把他的軍陣殺穿——這不可能。

不要說他有五個兩千人的小營,即使只有三個營,左良玉這三千軍隊也殺不穿,咱就說流賊軍再不能打仗,伸頭挨刀,六千個腦袋也累死他們了。

更別說妄想殺穿,不可能殺穿,他計程車兵精通闖刀,就算被殺穿了,再闖起來也能把左軍三千人裹在裡頭。

張一川隨即下令,讓五營軍兵擺出三重縱深的大陣,以應對左良玉的鋒矢陣衝撞,旋即率中軍山下,同樣投入大陣之中。

而明軍的軍陣之中,身著緋紅袒肩戰袍與魚鱗甲的左良玉遙望河南五營,見敵軍陣形在傳令兵撥馬奔跑間緩慢而散亂地變動,漸漸向中間靠攏,臉上不禁露出笑容,命人在中軍打出幾面軍旗,便穩操勝券地騎在馬上。

此時正面的王允成再次領兵接敵,不過沖天柱部的炮兵也抵達前線,兩軍先頭部隊在前線用火炮你來我往,在炮聲轟隆中打得熱火朝天。

左良玉對左右的中軍將領笑道:“我原以為,掃地王投奔了劉承宗,軍中總要多多少少被派來幾名將領,可如今看來元帥府的人力已竭,根本沒給他派人,這張一川是一點兒長進都沒有。”

“收拾了他,我們帶著軍功去找侯良柱,呵,這也算朝廷對元帥府一大勝。”

他的話音剛落,軍隊的陣形就有了變化,原本鋒銳的鋒矢陣因陣前火炮對轟受阻,兩翼的軍隊卻並未繼續向中間尋求突破,而是形成雁行陣,繼續向前,甚至還加快了行進度。

轉眼之間,張一川麾下五營向中間收縮,而左良玉部張揚而開的兩翼千人隊攜帶拒馬柵,一個什一個什地將拒馬柵紮在地上,以維持戰線寬度,同時軍隊向側翼鋪開。

甚至王允成部的四百遼軍騎兵還自己方軍陣後面兜了個圈子,從左翼千人隊的左側快向前起奔襲。

左良玉紮了一隻大口袋,用三千軍隊反過來把一萬農民軍圍在了口袋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