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批覆(2 / 2)

小說:玩賊筆趣閣 作者:奪鹿侯

老祖宗用了兩代人,把羶腥遍地四百年的山河重新收拾了一遍。

他們也依照最熟悉的生活方式,把失去軍官的松潘衛搬到了長河西、爐霍和瑪康,建立起三十六個以某百戶衛、某總旗衛為名的寨子。

這種節骨眼上,突然衝來一群人,要搶劫……對松潘衛旗軍來說,被白草番搶劫屬於這輩子都忘不掉的共同記憶,聽到這個詞兒,他們就有應激反應。

旗軍們慌張地胡亂問——還有沒有王法,這個地方跟松潘衛不一樣,沒有王法?

三十六衛旗軍喜上眉梢,抽出腰刀笑容逐漸變態。

等到元帥府的新任康寧知府上天猴劉九思、康寧同知劉國能到任時,驚訝地現元帥府給他們的康寧府輿圖並不完整,少了個裡塘。

在劉九思寫給劉承宗的報告中,詳細敘述了三十六衛旗軍爭奪裡塘的戰爭過程,三十六個寨子的領經過商議,深感兵力不足,他們能打仗的也就幾百人,根本無力對抗有五個千戶寨的裡塘。

為此,他們不惜動員軍戶把種的糧食統統賣掉,跟囊謙知縣尕馬換成銀子,派人跑進四川各衛僱人。

有的是像劉承宗招募松潘衛旗軍一樣的說辭,還有的是乾脆跟四川行都司的衛所長官買人,最後每家每戶都僱了倆仨川軍,隨後又跟木雅化緣,借了兵器甲胃。

如此一來,儘管兵力略有不及、戰鬥力也稍差點,但旗軍在軍事方面的素質卻要強過擅長打家劫舍的土兵。

他們先在長河西打了一場防守戰……西南土司地盤稀碎,歷來打的都是小戰役,土司之間都是鄰居,打仗往往都是因為自己屯糧別人屯槍,也不存在糧道不糧道的。

結果木天王的裡塘長官就中了埋伏,分道搶掠的土軍被包圍蠶食,想退,雅礱江的鐵索橋又被扼守,後路斷絕之下被川兵用火銃放死。

三十六衛順勢就攻入裡塘,長河西的木雅也動員軍隊傾巢而出,本來想跟在旗軍後面摘個桃子,畢竟對裡塘的土民而言,木雅跟他們才是同族,麗江的木天王是外人。

三十六衛的人對木雅來說也好對付,畢竟都租種著他的土地,說起來大家也是一家人,啥事不能商量著來呢。

但那幫被僱來的川軍對土地的慾望太強烈了,別說他木雅想擴大地盤,恐怕就算劉承宗這會親自到裡塘來,想把這片土地據為己有,這些四川軍戶都不同意。

好在木雅也想得開,看這個情況他乾脆就沒提自己的想法,只是幫三十六衛穩定裡塘人心,整理好戶籍、田土這些東西,就直接給元帥府送過去了。

他安慰自己:你就是開民宿的,誰來不是做買賣,還是少管閒事,不過這幫人還是得讓劉承宗管管,省得趕走木天王,又來個別的天王。

當劉承宗的視角再回到河湟,老爹給他弄了一支羽林軍。

其實就是他自己在新城建立的孩兒營,劉承宗對孩兒營的戰亂遺孤沒有專門組成軍隊的想法,給孩兒營的教育也是從開蒙到進新城書院,接受不限於軍事的各種教育。

畢竟在建立孩兒營的時候,元帥府短時間內打了河湟、衛拉特兩場大仗,在兵力、財富上達到了短時間內的巔峰,一來捨得花銷培養,二來當時也確實兵多的都養不起了。

他本意是想讓孩兒營作為基層官員的人才儲備。

不過對那些入營就已經十四五歲的大孩子來說,在武將佔據統治地位的元帥府中樞,出入看見的都是騎高頭大馬、按雁翎刀的武官,他們很難不對這個身份產生嚮往。

因此當他們開蒙結束,儘管劉承宗給新城書院開了法、文、農、工、商、醫、軍七科,可孩子們普遍選擇都是進書院學軍事。

這倒也不奇怪,畢竟新城書院的軍科,師資力量放眼天下都是屈一指,三名前大明總兵官親自授課,打敗他們的大元帥親編教材,親歷戰爭的老師動不動就帶著他們跑到河湟、河卡草原的戰場現場授課。

眼下新城孩兒營的第一批戰亂遺孤已經成人,一共一百三十四名,其中進入百工局、俱爾灣市場及各鎮鄉保的有六十三人,以女娃居多,餘下七十一人都學的是軍事。

他們的學習時間只有兩年,但也學到不少軍官該會的東西,放到鄉間做官是一身本事沒處揚,劉向禹便打算把他們編個羽林軍,每個人都授予虎賁兵勳,放到劉承宗身邊來。

這次寫信過來,就是問問劉承宗,虎賁的兵勳合適不合適,因為依照元帥府規章,沒有立下戰功,即使是最低的三等虎賁兵勳也需要服役四年。

劉獅子抬手就回通道:“立羽林郎,可;虎賁兵勳,不可,宜予一等材官,收至虎賁營聽用。”

他知道父親的意思,是給孩兒營長成的娃娃開個好頭,培養榮譽感,但一方面規章制度就是規章制度,另一方面是這些人顯然也沒有出色到需要他破例違反規章。

確實,孤兒就像白紙,元帥府是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地方,劉承宗是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他們大機率來說會很忠誠。

但劉獅子覺得他們又不是獅子營的遺孤,說白了,當年他建立孩兒營只是看見河湟大戰對地方破壞極大,娃娃在城外跟流民搶粥吃虧,不想把孩子餓死而已。

他一介武夫出來爭天奪地,因為他死於非命的人滿坑滿谷,仰仗他活到現在的人也遍地都是,他殺的人多了,救的人也多了,早就過了會認為自己欠誰的、或誰欠他的那個階段。

一個軍政府,士兵待遇是頭等大事,關係到士兵榮譽感的勳位自然是重中之重。

一張白紙,陝北跑出來的破產農民哪個不是一張白紙,哪怕正值壯年,跟著他從陝北跑到青海,哪個又不是忠心耿耿?

他們在戰場上幾經浴血,除了一些本領群、運氣人之輩做了將軍,大多數人到如今普遍都是擔任把總、百總、管隊的驍騎、虎賁,中間犯過錯誤的,可能還是材官呢。

別人跟著他拋頭灑血背井離鄉當叛軍,他憑什麼讓幾個娃娃踩在這些人頭上,就憑他們讀過兩年書?

從獅子營時期營裡就有專門教書的,元帥府虎賁這一級的老兵,哪個沒讀過兩年書?

劉承宗更願意給他們稍微低一點的兵勳,留在身邊慢慢觀察,其中真有材力的將來再提拔也不遲。

不過劉獅子萬萬沒想到,等寫完回信翻開下一份公文,直接讓他瞪圓了眼。

老爹要的只是士兵的兵勳,這份公文的正主兒更厲害,直接找他要王位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