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慕名而來(2 / 3)

小說:頑賊聽書 作者:奪鹿侯

在牧地上,每個蒙古人都必須是這個鄂托克的牧戶,在戰時,所有牧戶出兵組成名為和碩的武裝集團,理論上每個鄂托克需要出兵千人上下。

幾個鄂托克組成萬戶。

但實際上,擺言臺吉就是名義上的萬戶領,但他沒有萬戶,手下只能編成三個千戶。

這上面的人名比較像族譜。

比如擺言臺吉自己的名字,是右翼多倫土默特部,達延汗四子我折黃臺吉之重孫、不只吉兒臺吉之孫、火落赤之子,孛兒只斤·擺言。

劉獅子恨鐵不成鋼啊,非常有震懾力的姓氏,怎麼就自甘墮落給人當免費打手去了呢?

擺言把頭搖得很堅定:“那能怎麼辦,他們能給人們都信的汗號,握住佛法,就能……”

擺言本來想說,手握佛法擁有汗號就能擴大領地,但說到這他說不下去了。

因為劉承宗嗤笑一聲,打斷了他:“不,你不能。”

擺言臺吉早就意識到青海的局勢出現了變化,這支屯營湟水源頭的漢軍,能給青海甚至西北帶來千變萬化。

但就目前而言,這支軍隊帶來的震懾力還不夠。

他的目光看向對面的尕馬和尚,也許他們看待這件事更有共同語言。

這片土地從來不缺少統治者,只是每個統治者都有自己想要統治的地方,對更遠大的地方鞭長莫及。

沒有人在乎頭頂出現個太上皇,甚至某種程度上,地方上的土皇帝們,都在為自己尋找靠譜的太上皇。

但這不單單與實力有關,還與決心和意志有關。

對擺言來說,數千裡外紫禁城裡的大明皇帝和瀋陽建都的後金天命汗都很有實力,有啥用呢?

“漢人說,聽其言觀其行。”

擺言看著劉承宗的眼睛,說道:“現在證明和尚封號管用很簡單,證明和尚封號不管用很難,所以還能。”

劉承宗沒再多說。

他學習到了新的東西。

在陝西,他認識到統治的力量來源於生的希望。

在青海,他認識到統治的力量也可能源於死的可能。

出兵,削平白利王頓月多吉,比白費口舌說上七天七夜都管用。

很快,劉承宗即將與擺言臺吉組成聯軍南征的訊息,隨各地前來俱爾灣貿易的牧民,被帶回四面八方的蒙古部落。

越來越多的蒙古貴族率部慕名而來。

人們慕的不是劉承宗的名,也不是擺言臺吉的名,而是進藏後和尚們可能給他們的名。

南下的漫長征途,對大部分只有幾十個牧兵的小貴族們來說充滿危險。

但如果聚集在一起組成聯軍,南下的道路便暢通無阻。

就連劉承宗都沒想到,在青海這片土地上,進藏能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越來越多的牧民部落集結在青海湖附近,使劉獅子變得格外忙碌,他每天都要會見幾個新來的蒙古小領,在陳欽岱的陪同下與其聊天,視察其兵力構成,送出幾件禮物。

說實話劉獅子從未想過,送出兩隻鐵鍋、幾個木箱、一柄雁翎刀或一張毛毯,就能得到整個部落的好感。

人們都說劉大帥是個非常闊氣的人,儘管是個漢人,但和摳門兒的皇帝不一樣,非常願意隨同他作戰。

以至於這樣的日子過去半個月,劉獅子都已經總結出一套贈送禮物的規律,只要按照這個規律來,十個人裡一個出錯的都沒有。

看領的姓氏。

但凡姓孛兒只斤,黃金家族的後人,送兩把嵌鋼斧頭準沒錯,如果再帶一柄沒有裝具和刀鞘但打磨好的雁翎刀,就基本上好的像親兄弟一樣。

但如果不姓孛兒只斤,是其他偏遠地方的小部落頭人,那就得大出血一番,送兩隻漆器木箱、一套價值三五兩銀子的銀飾,才會從他們臉上看見滿意的笑容。

規律很簡單,越是黃金家族,在鐵器、甲冑、兵器方面越是窮得離譜,但不太缺少祖傳的精美器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