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望風(2 / 2)

小說:頑賊聽書 作者:奪鹿侯

劉承宗看著馮瓤的信,整個人表情就像地鐵頭兒看手機……旗軍要為自己而戰很正常,這是他在高臺頒佈賞格時就想到的後果。

因為甘肅不是陝西,陝西的兵是餓夠了,誰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跟著誰;甘肅的兵則生活要好一些,要求也更高一些,誰能讓他們過上好生活,他們才會跟著誰。

真正讓他表情複雜的是這兄弟四個的名字。

逢吉開肇,從謙從訓。

啥爹會給娃兒取這樣的名字啊,整個從殘唐五代蹦出來的一家子,逢吉,逢凶化吉,武夫專用,非常剛強;開肇,肇是擊打、謀劃、疆域的意思,這個名字基本上就是李建國。

從訓是四兄弟裡最婉約的名字了,從謙則是最狂放的。

劉承宗對四兄弟不太感興趣,讓他感興趣的是這四兄弟的父親,啥樣的爹,需要讓兒子不要太狂、要謙虛;不要不聽話、要守規矩;逢凶化吉就算了,還要開疆闢土。

一打聽四兄弟的老爹叫李克嗣,劉承宗就明白了,這個問題的根子沒在他們父輩,是他們的爺爺喜歡這種滿是武夫氣息的名字。

很兇勐,劉承宗覺得挺好,正好三個營也整編完了,他便一封書信送到嘉峪關,命黃勝宵留下一個千總部鎮守肅州嘉峪關,然後帶兵到甘州來。

甘州這地方,劉承宗任命曹耀為甘肅都督,把黃勝宵的炮營、肅州衛的宋賢、甘州衛的黑承印劃在他標下,鎮守甘肅地方,供應軍需輜重、規劃甘肅分田,料理軍隊賞賜。

隨後大軍啟程繼續向東,同時向馮瓤出書信,告訴他既然山丹衛的旗軍想要跟著打仗,軍心可用那就選拔精壯,編出一個千總部,剩下的人留在山丹準備秋收。

劉承宗身邊正好空著一個甘州營的編制,如今肅州營透過高臺之戰證明了是一支可戰之師,蜂尾針這個監軍也不用在那待著,便由營副將升參將,調到甘州營當參將。

同時肅州營也有人事變動,胡志深被調至甘肅都司做僉事,丁國棟升參將、米剌印升副將,營下轄兩名千總都是從外邊調來的。

一個叫齊雙全,關中兵出身,艾穆做延安參將時的老延安營百總,文安驛兵敗後被朝廷免了官,投奔姐夫馬茂官,給朝廷運銀子,哪知道運的是空箱子,就投了劉獅子,一直跟著打仗沒立下啥功勳,早前還是個把總,他這個算升職。

另一個千總則是平調,名叫馮大奎,屬於屢立戰功的騎兵將領,最早是陝北農民軍,楊耀練兵馬營的百總,河湟大戰衝翻了官軍董學禮,後來給張天琳做千總。

劉承宗兵行山丹,根本就沒進城休整,只是在城外紮營,召集山丹衛全體軍官旗軍進行訓話,算見了一面。

山丹衛旗軍列陣,是分列兩陣,被馮瓤選出的八百精兵為一陣、沒選上的三千四百旗軍為一陣。

劉承宗在城外見了朱侯己,也見到了山丹衛的李氏四兄弟,生得談不上一表人才,但確實個個孔武有力。

看上去倒不是胡志深那種廢物小點心,至少衛所世襲軍官的武藝沒拉下,隨口問幾句軍法條例也能接的上來。

倒是馮瓤在山丹衛沙汰老弱選出來這八百精兵,並未達到劉獅子的標準。

山丹衛不像肅州或甘州,肅州是邊境,儘管未曾經歷戰事,日常訓練很充足;甘州則是甘肅都司所在,軍官平時也很上心。

這裡則屬於甘肅腹裡,旗軍平日要務就倆,一個屯田、一個放馬,軍事相當鬆懈。

但此時軍心可用,說實話這也是劉承宗第一次知道把攻陷城池戰利全部賞出去,對聽到這種訊息的旗軍能有大多激勵。

其實他攻陷高臺的收益並不大,因為高臺本就沒多少百姓,但哪怕就那點東西,就已經能讓整個山丹衛沸騰了,旗軍的眼珠子裡看見的不是財貨,而是希望——是出多少力就拿多少錢的希望。

李氏四兄弟這次算站隊成功,四個人,拿下了八百精兵裡一個千總、三個百總的官職,被併入蜂尾針的甘州營,成為新的打手。

劉承宗帶兵久了,向來不跟軍人說文縐縐那套,讓兩營列陣,他訓話簡單易懂:“選上的進了元帥軍就跟著我好好幹,當兵吃糧是天經地義,只要你們守軍法、聽軍令、出死力,我劉承宗丘八出身,往後就是你們的靠山,戰利賞賜應有盡有。”

兩營四千多人,他就算把嗓子喊破了也沒法讓所有人都聽見,好在朱侯己是個非常懂事的人,列隊格外講究,三十八個百戶帶兵列的都是二龍出水的長隊,確保每個百戶隊都有人能聽見。

“兵以義動,大義在我,朝廷解決不了天下沉痾痼疾,宗室藩王地方豪強貪官汙吏,天下億兆生民苦其久矣,我們這幫當兵的就依靠武力把他們統統掀翻,所以你們不僅是為我劉承宗而戰,也是為你們自己而戰,更是為天下而戰。”

“沒被挑上的也不要氣餒,今後戰時多的是,你們在衛所好好屯田、吃飯、操練、生娃,沒人能貪你們的軍田了,練了好武藝,下次再隨我出征。”

山丹衛的旗軍轟然應下,劉承宗便點了千總李逢吉率部併入甘州營,隨他一同兵向東,朝永昌衛進軍。

不過隨著大軍啟程,讓甘州營李逢吉部失望的事就來了。

先是邊牆內的新開壩、楊家壩堡、暖泉堡,守堡把總與守備前來投降;隨後邊牆外的騸馬湖墩同樣派人前來投誠,花寨堡倒是沒派人來,但那裡頭的守軍早在十日之前就跑光了。

塘騎報告,現在佔據花寨堡的是四十二隻羊……它們的羊倌在看見塘騎的第一時間就跑了。

再向東走,沿著邊牆的新河堡、豐城鋪、石峽口驛等地,同樣不是投降就是逃跑,還有幾座堡壘則是直接插上了三劫會的白蓮北斗旗,等他們臨近牧羊川,更是來了個大的。

永昌衛經歷了一場內訌,倖存下來的指揮同知戈進攜永昌佈防圖直交到了劉承宗駕前,甚至還給他帶來了一個非常重磅的訊息。

洪承疇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