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南攻北守(2 / 2)

小說:頑賊有聲小說 作者:奪鹿侯

誠然,時過境遷,中間隔著這些年,劉承宗心底對那些老長官、舊部老兵、宗族血親談不上信任,而且相信別人對他的看法也一樣。

但不論如何,哪怕以最壞的角度揣摩,這些人只要帶兵,就不可能抱著跟自己打硬仗的主意過來,就算要打,也肯定是設計讓自己放鬆警惕。

而在最好的情況,則是五路兵馬,四路反賊,裡頭混進去張全昌這一個奸細。

軍隊還沒出慶陽府,先鋒官賀人龍帳下賀勇先給自己報信,楊彥昌和任權兒就不說了,作為殿軍的曹變蛟率領的也是平涼募兵。

如果劉獅子沒記錯的話,那好像是他當年安置傷兵的地方。

說實話,聽到張振所說的明軍陣容,劉承宗本能地有點恍惚……就算讓他親自來給明軍排兵佈陣,安排出的陣容大概也就是這個德行了。

不過還沒等他想好該如何面對北方南下的明軍,中軍轅門的護兵就跑進帳來,呈上南邊大營參將張天琳的報告。

劉承宗接過書信,掃眼一看,南邊也遇敵了。

張天琳的使命是在渭河北岸徵調船隻,但因為元帥府的東征,導致河上船家都跑到了渭河南岸去,就連興平縣的大戶、平民也乘船逃到渭河南岸的鄠縣去了。

因此張天琳就只能稍顯激進地派遣馬隊渡河,跑到河南去徵船。

好在張天琳雖然膽子大,行為倒是挺謹慎,先渡河的是塘兵,隨後才是正兵,過去塘兵鋪開了在方圓幾十裡地遊走遮蔽,很快就現了萬餘明軍正在向渭河南岸集結的動向。

在張天琳的報告中,提到其部有老兵認出,明軍集結在渭南的部隊裡有毛葫蘆兵和遼東騎兵。

這兩支都是服色上非常有特點的軍隊,很好認,遼東軍的布面鐵甲更重,也叫青甲,多為藍色;而毛葫蘆兵是豫南一帶的山兵,裝箭是用野獸毛皮在內裡擠壓羽箭的擠壓式箭囊,很小,大部分箭桿都露在外面。

現自然是相互的。

張天琳現明軍的同時,明軍也現了他,況且大營的塘兵只有一個大隊,無法在渭河南岸遮蔽主力周全,因此信上說,如果沒有意外,劉承宗看到信的時候,他已經撤回北岸了。

跟他一起回到北岸的還有臨時徵集到的二十六條渡船、漁船,在渭南出現大股明軍的情況下,這個渡船數目基本上就宣告劉承宗的渡河計劃失敗了。

靠著二十多條船,他們只能在明軍防守河岸的情況下,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往河對岸運兵,這顯然是送人頭的荒唐主意。

此時張天琳送來書信,就是在計劃無法完成的情況下,垂頭喪氣地向中軍請示下一步計劃。

不過在掌握全域性情報的劉承宗看來,局面就有點意思了。

目前他知道的是北邊有賀人龍等五名將領所率兩萬軍隊,南邊現在現的有一萬多,劉承宗估計是鄖陽府盧象升的人馬,也可以按兩萬算,再加上西北那塊南下的寧夏邊軍也是兩萬,還有西南侯良柱的四川軍,把他的軍隊合圍在關中平原上,基本上是個包餃子的局勢。

此時南北同時出現異動,在劉承宗看來這肯定是明軍有共同指揮的南北齊進,想要對他完成一次夾擊。

所以他產生這一判斷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快馬加鞭將分析送到西邊的李自成、張一川手上,讓他們先退入鳳翔府,守六盤山沿線的隴州、寶雞、散關,省得在外面被明廷大軍吃掉。

安排好西邊,劉獅子這才以審慎的心態,琢磨起目前南北夾擊的局勢。

他的心態還算平和,但張振已經有點坐不住了,北邊兩萬、南邊兩萬,西邊的農民軍鐵定是不能頂寧夏、四川官軍太久,東邊還不知道有沒有,他們已經被包圍了。

張振經過深思熟慮,小心翼翼地對劉承宗進言道:“大帥,不行我們……把財貨糧馬捲了,回隴西?”

劉承宗不自覺地挑挑眉毛,看向張振問道:“說說你的想法,認為此時撤退合適?”

偌大的元帥府,二十多個參將是當之無愧的核心層,劉獅子很在意他們的想法,同時蜂尾針在戰場局勢上的判斷很有一套,所以他很願意沉下心來聽聽他的看法。

何況就算不想聽,張振想說,他也不會生氣。

劉獅子不會忘記,當年在河卡草原上跟國師汗鏖戰,是趙可變和蜂尾針率兵衝入敵陣扭轉戰局。

張振心說,不是我想撤退,我實在是怕你被局面架住,想撤退卻怕丟面子,所以才說出來。

他稍加組織語言,便開口道:“卑職是這麼想的,若野地浪戰,我帥府軍兵的兵員士氣、甲械補給自要比官軍強上一線,更有大帥居中運籌帷幄,那便要再強出三成,六千可當官軍一萬。”

這牛逼吹得劉承宗不好意思了。

好在很快張振便話鋒一轉:“然此次出兵尚有七千蒙古旅達兵、三千新降叛兵及臨洮旅三千旗軍,達兵長於遊擊不耐陣戰,臨洮旅人際複雜難打大戰,新降叛兵又未必耐得苦戰……因此卑職以為,我軍不能被圍在關中消弭士氣。”

劉承宗微微頷:“我軍很強,但可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強,是這意思吧?你說的很有道理。”

“所以當務之急,是不讓明軍完成合圍,他要南北齊進,我們就讓他們南北脫節。”

劉獅子說著,輕鬆的神情也漸漸繃緊:“不論情報真假,甘肅三小營都先駐紮在耀州,若真是五營聯軍南下,就給他們派使者交流,這事就交給你。”

“耀州破城,所獲金銀財貨幾何?”

“回大帥,戰利尚在清查,米參將正依律核定富戶。”張振過來跑得急,便答道:“很快就會有結果。”

劉承宗頷道:“分做三份,一份勞軍、一份歸中軍,另外那份你在軍中留用。”

“賀人龍、楊彥昌、任權兒這三名將領都與我有舊,能拉關係就拉關係,能賄賂的就賄賂,實在不行你就跟他們議和、偽降,藉著情報一來一往的時間,把他們拖在北邊。”

張振抱拳應下,劉承宗又揮手招來羽林騎:“報張天琳,命其引誘鄖陽軍渡河來戰,與其渡河先鋒稍加交兵即詐敗北退,讓其大軍渡河。”

其實這種誘敵,正常情況下很難有人上鉤。

但北邊趴著兩萬官軍就不一樣了,所以這也是劉承宗敢於南攻北守的依仗,官軍以為南北各有兩萬官軍,其實只有南邊有兩萬官軍,楊彥昌和任權兒這幫人站在明軍這邊,比直接被招降了都更有用。

讓他們吃著明軍的糧、拿著朝廷的餉,讓友軍認為有兩萬幫手在側,結果卻在戰場上不幹人事兒,才是最優之選。

“你不要擔心,就安心在耀州駐著。”劉承宗回頭看向張振道:“待我殲滅這支鄖陽軍,或者他們實在不上鉤,我就到北邊去,雖然我軍總兵力不如官軍,但此時的機動精銳卻比官軍多得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