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替代(2 / 2)

小說:頑賊電影 作者:奪鹿侯

劉獅子不慌不忙地記錄下眾人所說的要點,這才笑著對眾將安慰道:“無妨,諸位兄長都有自己的才能,一時半會沒有良策,實乃地勢所限,若自西寧取甘肅那麼容易,火落赤兄弟也不必久困青海了。”

說罷,他才正色道:“既然軍議一時不成,那便未慮勝先慮敗,先議我們自己的內政,明年河湟多半是個旱年,大夥不必心焦,我看這場大旱來得很好,畢竟我們豐收了。”

他轉頭看向兄弟,問道:“承運,河湟如果出現旱災,我們又沒能取得甘肅,能撐多久?”

這個話題讓巴圖爾琿臺吉瑟瑟抖,雙手合十祈禱劉承運給出個好答案。

畢竟他已經清楚,這幫人就是被旱災攆到青海來的,如今青海再有旱災,這幫兇神惡煞恐怕會被攆到天山去。

現在他願意對劉獅子稱臣,就是因為回去他還是天山之主,而且比過去更強,要是劉獅子要過去當天山之主,那他可就不樂意了。

所幸,承運起身胸有成竹:“大帥想撐多久,河湟就能撐多久。”

“二哥放心,他三邊總督縱然扼守陝甘,河湟也困不死諸位。”劉承運道:“河湟地勢特殊,我認為明年即使不下雨,也不會出現大旱。”

他解釋道:“秋天下過最後一場雨,雨水都在山上,凝成高山雪頂,等到開春哪怕不下雨,桃花汛來了,照樣能灌溉田地,因此明年或許談不上豐收,平年吧。”

聽見這話,劉承宗咧嘴笑了起來,承運不像別人,不論任何問題,劉承運都總能用深入民間百姓的親身體驗來給他回答。

他問道:“也就是說,我們能撐整整一年。”

“至少一年。”承運道:“民間糧食還很充足,只要不鋪張浪費,大帥下個禁酒令,修起水車、種抗旱的糧食,到明年這個時候,兵糧上可能會緊張一點,但民間不會有事,更不會出亂子。”

“那就按兩年算,時間足夠了。”

對待旱災的看法,劉承宗向來報以最悲觀的心態,河湟沒有旱災的趨勢,他還能抱有一絲僥倖之心,但如今有了趨勢,他很難去幻想旱災很快就能停止。

就算三年不下雨,在這個時代都不算誇張。

劉承宗對承運道:“我們為了糧食,河湟算是百業俱廢,不能讓旱災再毀了河湟的收成。”

他口中的百業俱廢並非謙辭,河湟原本有能力供養大量脫農人口,投入手工業、服務業。

在土地產出沒有大變化的前提下,龐大的軍事人口擠佔了這些名額,更何況河湟的賦稅很低。

這並不是低在名義稅收上,他們買走了百姓一半的糧食收入;而且還有著接近中原十倍的間接鹽稅,尤其後者,擱在哪都是惡政。

但河湟好就好在對普通百姓,只有這一樣惡政。

這裡沒佃戶、沒人頭稅、沒田稅、沒攤派,百姓不單負擔得起,而且還吃得飽穿得暖,日子過得像神仙一樣。

而百業俱廢,就是對將、官階層的惡政,手工業好在還有官辦的百工局,河湟為保障百姓生活,全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帥府總在分地,這邊分著舊地、那邊墾著新地,地方上從軍隊裡出來的那幫鄉長、保長見著沒地的人眼睛都冒光,眨眼就是分地、給牲口、編戶這麼一套流程下來。

那都不叫把人拴在土地上,簡直是給焊死在土地上了。

軍人是最爭強好勝的群體,即使他們到地方,對待命令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差別無非在於戰功變成政績,開墾多少土地、修了幾條水渠、安置多少百姓、打上多少糧食,跟過去戰場取了多少級是一樣的。

這種情況下,百姓兒女有自家人均七八畝地,誰願意去服侍別人當孫子。

這導致付費玩家失去了普通玩家這一必不可少的遊戲體驗。

對劉承宗而言,這種局面很難長久,維持這種政策,他需要付出很多隱性代價,人是有需求的,壓制一部分人的需求,才能滿足另一部分人的慾望。

將領們認為壓制那些霸佔財富的刁民,能讓所有人過得更好,也能從中滿足他們的慾望,才能避免內部崩潰。

這不是劉承宗的謊言,如果他們能統一天下,百姓都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高官之主良臣猛將自然也能擁有很多享受。

代價是他們不能停滯,停下來,事情就會朝著劉承宗不希望的方向展。

沒人賣兒鬻女,哪兒來那麼多僕役婢女呢?

“兵糧不能緊張,水車要造,但萬一沒水了呢?”劉承宗搖搖頭,對承運道:“我們在河湟修幾個水塘。”

水塘是水庫的古稱,也叫坡塘,比較有名的水庫是安豐塘,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有引水、蓄水、灌溉的能力,能灌溉十萬畝田地。

劉承宗對承運道:“我從韓王府拿的書裡有本泰西水法,你回去看看,還有那幾個投奔過來的蘭州舉人秀才,都撥到你那,仔細選址,集五鎮之力,用兩年秋冬,修幾個水塘。”

“有了這幾座水塘,再配合其他水利、選種手段應可對抗旱災。”

承運起身抱拳領命,就見劉承宗也起身,拍拍他笑道:“那幫人可能有些問題,但都是讀書人,興修水利的事,應該不會使絆子,積累經驗,將來我們把黃河海河都給它治了,人定勝天。”

說罷,劉承宗才扶著桌案對眾人道:“時間不早,既然軍議還每個結果,諸位兄長先去吃飯休息,群策群力,多琢磨幾次,一定有對付洪承疇的方法。”

眾人看他並不急切,心中也都稍稍輕鬆,紛紛起身告退,卻聽他道:“自用兄、師大匠留一下,我還有事詢問。”

待眾人離去,只留下師成我和王自用面面相覷,才聽劉承宗問道:“王兄,如果籌集騾馬兵甲,三劫會能在祁連山那邊籌措多少?”

王自用沉吟片刻,道:“戰馬一千匹、兵甲一千府,再有駱駝三千頭,除此之外應該還能弄到十門湧珠、小滅虜炮,但炮彈火藥……恐怕只夠打一仗。”

劉承宗再問:“若寧夏軍被調動,大軍得入甘肅,三劫會能否為我敞開嘉峪關、肅州、甘州、涼州的城門?”

王自用一聽這話,就知道劉承宗心裡已經對軍議的結果有了思慮,連忙抱拳道:“若能讓那些寧夏軍離開,甘肅的城門,大帥就看咱三劫會的手段吧!”

“我明白了。”

劉承宗接連頷,轉頭看向師成我,他說:“師大匠,我需要兵工廠為我造一種單支十五斤以內,能把開花彈送到一里之外,作為野炮的替代火箭。”

------題外話------

早上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