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改變(2 / 2)

小說:秦皇漢武 作者:九州月下

嚴江指了指旁邊的老虎花花,表示天天在虎側,漫不經心地道:“多謝信弟教導,兄自會謹記。”

“你怎能如此不當回事!”李信看他還在細心喂鳥,憂愁道,“就一點也不怕危險麼?”

“你便少說兩句,我心中有數。”嚴江安慰道,“王上只是一時興起罷了,我也未必會常居,不過合則來、不合則散罷了。”

“王上必不會放你。”李信感覺頭都大了。

“那又如何?”嚴江勾頭陛下的頭,在對方看李信輕蔑又有殺氣的目光裡親了一下,得到一個回啾,殺氣也消散不少,“若非這裡最危險,我也不會留下來。”

他與陛下四目相對,皆笑了起來。

貓頭嬴更是驕傲地抖了下羽毛,他家阿江就喜歡幹大事,就喜歡這種生死邊緣試探的刺激感,用他的說法就是,這樣才能讓他感覺生命的意義,體會真正的活著。

……

次日,李信被秦王政招來勉勵一番,說當郎官之位對他大才小用,然後將他發配去王翦麾下打雜,遠離王庭不說,還被父親狄道侯去信大罵一通,問他是不是又幹什麼頭腦一熱的事情,惹了王上不喜。

李信回信辯白說絕對沒有,以及這是王上對他看重,是希望他如祖父父親一樣滅義渠下南楚、軍功封候,他將來一定可以做得比父輩更好云云,這才沒被家法伺候。

秦王則繼續巡遊東郡。

然而東郡是秦國的飛地,而且佔領時間並不長,所以各種反抗勢力基本沒有消停過,也因此,秦王為自己的安全考慮,是不可能和嚴江一般到處遊玩的。

他最多能隨著車隊視察治下郡縣,晚上就要回到東郡的郡城濮陽,在戒備森嚴的宮廷裡歇息。

嚴江則可以帶著陛下在濮陽城裡遊蕩。

濮陽是真正的古城,在十幾年前,這裡還是衛國的都城,衛國是當年周文王親封的諸候國,就是武王伐紂那個武王的親弟弟,建國長達九百年,比東周西周加起來還長。

濮陽是衛國後來立的新都城,依然有四百年曆史,這樣的古國都城裡還存有大量春秋時期的建築制式和歷史遺留,因為處於齊魏趙之間,這裡算是文化充融交流之地,也出現過大量優秀人才。

各國變法人才基本都是從這裡出去的,如魏國變法的李悝、秦國變法的商鞅、楚國變法的吳起、還有呂不韋、荊軻、聶政、子路……

“這些人衛國都不重用,真是可惜了。”嚴江非常遺憾,戰國為什麼是文化天堂,就是因為東邊西邊亮,衛國這小國不亮,咱們就去魏國,魏國這大國還不亮,就去楚秦趙齊,總有能看上我們的人。

陛下站在他肩膀上,看到著蕭條的夜晚街道,陷入沉思,伸翅膀戳他,讓他快休息。

嚴江明白他是想看這裡人生活細節的意思,揉了一把鳥頭,隨意去敲了個街邊一處住宅的門,門內警戒地問什麼人什麼事?

嚴江說因為秦王駕臨,城中的客舍人滿為患,他一旅人無處落腳,想問問你家能不能行個方便,可以給錢補償,被對方戒備地拒絕了。

陛下飛上牆看了一眼,發現只有院內只老婦和幾個小孩,沒有男人,又落回嚴江肩膀。

嚴江又帶著陛下敲了幾家的門,被幾番拒絕,終於找到一家有男丁、敢於收留旅客的窮困人家。

他給了一塊鹽做報酬,討來柴禾,在戶主的幫助下燒起熱水,詢問起為何街上人家都不願意收住客人。

戶主神色疲憊,嘆息道:“還不是秦國徵兵鬧得。”

原來,秦國佔領東郡後,因為東郡與趙魏皆靠得極近,濮陽大城人口豐富,這次桓齮攻趙,便大肆從東郡抽丁徵兵,甚至達到了三丁抽二的恐怖人數,濮陽本是商貿繁華之地,出過呂不韋這等巨貿,可在秦法之中,商貿更是徵丁的第一種,徵不完商人才會從農耕之戶中抽丁,一時間,濮陽民生凋敝,大量商戶逃亡,百姓生活一落千丈。

戶主看著五十許人,他懷念起當年衛國君主治下的日子,雖然那時衛元君不思進取,但治下從不擾民,哪怕衛國後來被魏國滅宋時順手滅了,魏國也沒有這麼可怕的搖役,年滿十七就要服“更卒之役”,一年一個月,要去修城牆、道路、河渠、餵養牛馬……然後就是“正卒之役”一整年都要在軍中訓練維護城池衛。這都不算完,過了還有“戍卒之役”得遠出邊境戍邊作戰……

戶主說到最後,幾乎淚水都要流出來了:“我今年已經四十七歲,沒有幾年活頭,兒孫都被徵走,也不知可有命歸來,這日子如何過得。”

嚴江看了一眼冷漠地陛下,也嘆息一聲:“是啊,苛政猛於虎啊。”

“苛政”在他肩膀抓了一把表示不滿。

一人一鳥在狹小的草床上歇息,陛下的爬著字母表,表示衛國雖無苛政,但是滅國了啊,難道在你眼裡,民比國更重要麼?

“陛下啊……”嚴江輕輕摸了它一把,看著窗外的月光,悠然道,“沙礫能起高樓、成宮闕,可你看,又有哪裡的高樓宮闕可得永恆,沙礫不堪重負時,再華麗威嚴的宮闕也會倒塌,只有沙礫本身,永遠不滅。”

陛下若有所思,看著阿江,未再言語,一夜無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