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人心(2 / 2)

小說:秦皇島地圖 作者:九州月下

“老夫自當上書秦王歸國。”王翦微微一笑,將目光落到嚴子身上。

諸將一時恍然大悟,紛紛贊將軍英明。

別人勸王上可能不那麼容易聽,但這位嘛……那不同,完全不同。

嚴江聞言,拿碳筆戳了戳肩膀上的貓頭贏:“吶,你聽見沒有?”

貓頭贏轉頭一百八十度,當沒聽見。

寡人何等天威,怎麼能被嚇跑。

再說了,王剪離陳城有快兩百里,它一來一回飛回去,是想累死他嗎?

陳城是楚國舊都,城高糧草,又有數萬士卒拱衛他安危,更與鴻溝相連,沒有斷糧之危,區區項燕,何足道哉,他要親眼見楚國覆滅,一報行刺之怒。

嚴江平靜對諸將道:“在下盡力便是。”

然後帶上鳥出帳門,對著愛鳥親親抱抱,愛鳥這才滿意地表示:“滅楚大事,當以大局為重,寡人這就先回新鄭等你。”

嚴江自然答應的好啊好啊。

於是陛下滿意地展翅飛走,然後換上秦王大號寫好手喻,加蓋王印,再自己綁到自己的爪子上,喝口水就換號飛回來。

於是不到半天,嚴江就拿到了秦王巡遊,移駕新鄭的昭令,讓諸將大喜。

秦王在背後看著他們好幾個月,他們日子過得就像每天被班主任盯作業的小學生,也過得很緊張啊,如今好了,大山終於被嚴子搬開,看他的目光都帶上了感激。

君臣一心之下,王翦大軍先派數萬士卒在潁水建立碼頭,做出要東渡前去追擊的跡象,與此同時,他大軍主力揮師南下,不到三日,便順淮河直下壽春。

而當項燕正式確定秦軍動向時,已經來不及了。

壽春是楚考烈王在陳、巨陽、之後三遷之都,其中艱難抉擇不輸孟母,沒辦法,在丟掉雲楚漢江之地後,楚國佔據的土地就華北平原南方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嘛,適合耕種,但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無險可守之地。

所以當年本來想在下蔡定都時,春申君建議在下蔡的河對岸新修一城,這樣兩城相互保護,互成犄角,中間以數萬水軍封鎖江面,因為七國都在淮河北邊,這樣就算他國大軍前來,在淮河南面的壽春都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可王翦是何等老謀深算之人,他在淮河上游,遠離楚都還在百里的偏僻地方,令士卒搭起浮橋,全軍去向北岸,再從北岸,直攻壽春。

楚都壽春建城才二十年,哪遇到過這樣的神兵天降,更重要的是,壽春人少,但城牆又寬又大,足有三十里長——因為東周時國都洛陽面積有百頃(十平方公里左右),所以規定諸侯國不能超過三上頃(三平方公里左右)。

但東周崩潰,禮樂敗壞,大家爭著建大城,於是做為楚國新都,楚王便建立了一個面積巨大的新城。

萬萬沒想到的是,因城大人少,便顯得空虛,兩萬守備甚至不能手拉手繞城牆一圈。

更重要的是,楚軍大敗,秦軍圍楚,散播項燕大敗之事,軍心更是脆的不堪一擊,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令尹(丞相)李園就在準備借水軍逃跑突圍的慌亂中,在被春申君門客所殺。

他的頭顱被扔到宮城的棘門之中,就如當年他把春申君的頭扔到宮門之外一樣。

君臣大亂之下,軍心更亂,王翦大軍突破東六,攻入壽春,將楚王悍抓了個正著。

春秋八百年,楚國國柞自此而終。

嚴江再度踏入這座淮南大城時,這裡已是一片荒蕪破敗之相。

秦軍正在有條不紊地將楚國各種珍寶名器收繳彙編成冊,送上秦國大船,並且將戶籍編攏,也送上大船,還有糧草各類,他帶著陛下看了楚國珍藏,發現比起魏地的差得太遠,甚至不如韓國。

甚至連九色漆器都沒幾樣,讓嚴江大失所望,陛下覺得很正常,因為當年白起已經收刮過一次了,這次才幾十年,很難積蓄出什麼寶貝。

嚴江於是抓住機會教訓他,說道理都是相通的,收刮不能太過,要養久一點才有更多東西,統治國家也是一樣,要多給庶民休生養息的時間,他們才會有更多產出,支援你的偉業。

陛下對阿江抓住一切機會讓他仁德的情況已經淡定了,立刻表示阿江說的對,我都聽你的!

雖然知道他就會聽一會,但嚴江還是被他閃亮的卡姿蘭大眼睛點頭時萌到了,抱住親了好幾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