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該回報了(2 / 2)

王滿銀忙著服裝批也忙到了秋收,規模就石圪節附近幾個公社,沒有再擴大。

到了秋收,老規矩,農村人不管在做什麼,都要回家收糧。

種田自己做主,王滿銀自然不會種太多的種類,大半都是玉米和高粱,其他的大豆,穀子,糜子,蕎麥,都種的不多,夠家裡吃的就行。

在農村混也都是混的人情世故,不少的人家做青儲的時候,都希望王滿銀過去掌掌眼。

所以王滿銀家裡秋收不缺少幫忙的人,王滿銀家裡十多畝地,收割,晾曬,儲存一共也沒用幾天。

包產到戶,產量自然要比集體時期,畝產高很多。

土地就是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加上風調雨順的,化肥,農藥的普及,各種原因一起造成了今年是一個豐年。

當然村裡免不了有幾個懶漢,家裡的地草長的比莊家都要高了,這都是少數現象,可以忽略。

王滿銀也見到了,王滿倉帶著村裡的壯勞力回來秋收。

“滿倉哥,有日子沒拉拉話了,閒了來家裡喝酒啊。”

包產到戶以後,村委的事情不多,王滿倉把村裡的事情都託付給了張志強,跟著工程隊一直待在城裡,回到村裡也是來去匆匆,差不多就要成專業包工頭了。

王滿銀讓王滿倉帶著人城裡做工的建議,村裡壯年男人少了那麼多,真是為了罐子村計劃生育的工作做了不少的貢獻。

“哪有這個時間啊,工程催的急,忙完了秋收,還要趕回去接著忙工程,怎麼都要在上凍之前把工程給結束了。”

“再忙,還能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今天沒準備,等明天吧,明天晚上來家裡。”

雖然因為石圪節各個村都搞了包產到戶,包產到組,王滿銀不用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指導做青儲去了。

個人做青儲,當然是個人想辦法,怎麼算也都做了幾年了,青儲各種流程,村民也都清楚。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個幾次,總能掌握好經驗,王滿銀不可能一直不撒手。

但是王滿銀今年也閒不下來,自家的地裡忙活幾天。

然後王滿銀就來到了雙水村幫孫家做青儲。

少安本來基本掌握了怎麼做青儲飼料,不需要王滿銀再過來。

但是孫少安因為接了拉磚的活,秋收也不回來,孫家秋收可以說只有孫玉厚一個勞力。

生產小組,孫少安不出工,但是出了錢,小組其他人家多幹點,勉強的應付了過去。

但是孫家也養了十來只羊,過一個冬天,青儲飼料也需要不少。

王滿銀只能趕著自家牛車過來,從地裡拉秸稈到最後封窖,一條龍服務的幫著孫家做青儲。

真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當年王滿銀出去瀟灑,當逛鬼,自家的農活扔給了蘭花,最後是孫玉厚和孫少安幫助收拾的自留地。

現在也到了王滿銀回報的時候,孫少安忙著掙錢,孫家二少爺那是文化人,幹農活和幾年前的王滿銀一個水平,都是廢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