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得到一部分鄉民的尊重。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就是大周朝的讀書人。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大周朝的州試過了,取得也只是一次性的省試資格。

今年八月考中了舉人,只可以參加來年春天的省試。

舉子不參加或者參加了沒考中進士,想要參加下一次省試,還要繼續的先參加州試。

“長柏,聽莊先生講,你這兩年經義,文章都大有進益,你想要下場一試,也是時候,就算這科不中,也算是長了經驗。”

想要參加州試,盛長柏還是先找了盛紘。

有參加‘別頭試’的資格,盛長柏沒必要去和普通士子競爭,搶別人的名額。

盛紘現在還是官身,盛長柏當然家室清白。家裡不是商籍,胥吏,可以說盛長柏這個家庭背景,基本不需要政審。

盛長柏沒有過作奸犯科,不在服喪期,沒有殘疾,盛紘安排人給盛長柏做保,很順利的就取得了考試資格。

拿著寫明姓名,年齡,籍貫,樣貌的准考證。

在王若弗的相送之下,盛長柏就走進了考場。

說實話,盛家人對盛長柏參加的這個州試,並沒有多重視。

沒有人會覺得,已經讀了十年書,過目不忘的盛長柏,會考不過錄取機率,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別頭試’。

進入考場,開考時間到了之後,就看到考試的題目,掛於廳額。

考生把題目記下來之後,就可以回自己座位考試去了。

也算是人性化,如果有沒看明白題目的考生,甚至可以開口像考官詢問。

當然了題目,不是狂草而寫,沒那麼難辨認,盛長柏沒現自己所在的考場,有人沒看明白題目的情況。

科舉改革,取消了詩賦之後,也就剩下了三門,經義,試論,試策,也就是考三場。

說簡單一點,這考試,就是需要考生寫三篇小作文。

試經義是出題者從儒家經書中擷取一句話,讓考生闡述其蘊含的義理。

試論,則類似於命題作文,就是要求考生評論經史記載的某個典故或某一位歷史人物。

試策跟今天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時務提出具體問題,讓考生表見解,所以又稱“策問”,考生的回答則稱“對策”。

對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灑灑寫了上萬言的對策。

由於策與論都是議論文體,又將兩者並稱為“策論”。

...

‘別頭試’對盛長柏沒有任何的難度,沒有任何意外。

盛長柏取得了舉人的身份,有了參加明年省試的資格。

考中了之後,盛長柏的家庭地位,還是提高了一些。

盛長柏有了在家裡外賬房,支取錢財的資格。

幾十幾百兩的小錢,盛長柏都可以隨意的支取出來。

有系統簽到,有每個月的月例,有王若弗的補貼。

盛長柏沒那麼缺錢,但有了自由支配金錢的權利,也就代表著盛長柏,已經開始被當做成年人,有了話語權。

子憑母貴,母憑子貴,這都是相互的。

盛長柏越有出息,盛紘就需要多對王若弗客氣幾分。

但是盛長柏,也沒有改掉自己的作息,花錢的地方,還是買一些時文古籍,偶爾的去各大酒樓,吃吃喝喝。

最多的時間,還是用來埋頭苦讀。

“長柏,明年的春闈,你可是要下場一試?”

又是一回盛紘休沐在家,日常的考問功課之後,盛紘開口問道。

“父親,咱們大周朝的官家,從太祖開始,就都酷愛‘神童’,孩兒如果能在束之年,一舉高中進士,興盛盛家門楣,自是不難。”

盛紘這個人沒有崇高理想,盛家興盛就是盛紘最大的追求。

“為父本想讓你穩上一穩,在等上三年,精進一番課業,再下場一試,爭取一舉一甲奪魁。”

盛長柏都沒想到,盛紘有了這麼大的野心,想讓盛長柏考一個狀元。

也是單從經義,文章上來說,盛長柏已經過盛紘的水平,盛紘才會生出這種想法。

考中進士的名次,也是挺重要的,新科進士一半的前途,可以說在殿試定下名次的時候,就註定了。

名次好的,就是會被投入更多的資源培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