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汴梁的背刺(2 / 3)

京城的局勢更緊張了,老皇帝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怎麼露面。

近一個月的時間,老皇帝也就是在新年祭禮的時候露了一下面。

從年輕時候開始,就還算勤政的皇帝,現在開始不怎麼上朝了。

老皇帝這樣搞,除了幾個正副宰相之外,其他人見不到皇帝。

搞得汴梁城裡,流言飛起,人心惶惶。

對於老皇帝這種異常舉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猜測。

認可度比較高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是說老皇帝,這段時間被群臣逼迫立儲逼迫的厲害。

老皇帝不露面,不舉辦朝會,是為了躲避群臣的逼迫。

一種說法就是,老皇帝身體已經不行,時日無多。

已經病重,身體已經不允許老皇帝聽朝。

不管出現的是上面哪一種情況,都不是什麼好事。

老皇帝一搞事情,朝廷就動盪,滿朝的大員,就又沒了什麼心思幹正事。

從盛長柏穿越過來,每過一段時間,朝廷上就要經歷一段這種事情。

而且一次比一次鬧的厲害,動盪的時間更長。

也是這個年代人口平均年齡不長,從老皇帝將近五十歲之後。

對於皇帝的身體,所有人就都沒了信心。

老皇帝還喜歡顫顫巍巍,表現出一副虛弱的樣子。

讓人感覺隨時會噶,所有人就都被皇帝搞的心裡沒底。

老皇帝這次來這一出,可能是想試探一下邕王、兗王。

老皇帝這樣搞,不露面,汴京就成了邕王、兗王的舞臺。

有皇帝鎮著,邕王、兗王兩夥人尚且爭的頭破血流。

皇帝要躲回後宮看戲,邕王、兗王這倆能把狗腦子都打出來。

總之汴梁現在的局勢,就是一個字—亂。

盛長柏申請外放出來還是對的,要不然在汴梁就是空耗時間,什麼事情幹不成。

不參與兩黨相爭,也要整天小心著不被波及池魚。

……

汴梁的事情距離徐州挺遠,邕王、兗王畢竟都不是什麼名正言順的儲君,觸手沒那麼長,爭奪的是朝堂的聲勢,汴梁城內的權利,波及不到地方。

盛長柏除了對朝廷上的局勢,多了幾分關注。

多留意一下汴梁方向傳來的訊息之外,還是忙著自己本來再做的事情。

還是繼續修河渠,去年冬主要是疏通了一部分的河道。

年後主要就是在修水渠,方便耕地灌溉,先讓這些百姓,不管是鄉紳大戶,還是普通的自耕農,得到一些好處。

等到今年冬的時候,才會更樂意,更賣力的幹活。

天氣稍微暖了一些之後,盛長柏也開始種起了土豆。

一共就五斤的土豆,也沒必要去莊子特意種植。

盛長柏把宅裡的花園鏟了一片,就足夠種下這幾斤土豆。

雖然土豆的產量挺高,但是就這麼一點基礎。

就是一年可以種上兩季,想要推廣出規模,也要兩三年的時間。

盛長柏還沒有二十,夠年輕,有時間,等得起,不著急。

盛長柏到徐州上任,也有小一年的時間,基本理順了徐州城的各項事物。

處於一個工作最順手的時期,以後的工作,就是做好監督,讓徐州城按著自己的規劃,按部就班展就行。

穩定了之後,徐州算是進入到一個安心種田,積蓄力量的階段。

盛長本來想著可以在徐州安心耕耘一段時間。

只是沒想到時間剛過了六月,盛長柏給朝廷多交了兩層的夏稅上去了之後。

徐州的夏稅能多交兩層,一成是良種的功勞,一成是興修水利水渠的功勞。

徐州的農業還不算到達巔峰,就是單純的在徐州修水渠,水車,開荒田,也有挺大的潛力可以掘。

盛長柏為朝廷好好治理著徐州,想著能安心在外,躲過皇權交替這個混亂時期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