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挪用山陵款(2 / 3)

“…”趙宗全:“那就先把錢收回來,等夏稅收上來之後,再給補上。”

“陛下,宗室領到的錢款,都已經分下去了。”大宗正急忙出來回道。

“陛下,西北和北方的錢款,也都解到地方上去了。”樞密使也急著站了出來。

“百萬的百姓需要賑濟,朝廷沒錢,要你們三司又有何用?要你們這滿堂諸公又有何用?”

趙宗全急道,本來自己在百姓之中的口碑就不行。

上位了這小兩年以來,不幹什麼人事,沒有任何作為的原因,百姓本就一直在懷念老皇帝。

老皇帝執政後期,雖然也不幹事,但是起碼有前二十年的勵精圖治,百姓本就有一個好印象。

後期老皇帝,也只是想造娃,也不搞事,足夠的安穩。

關鍵老皇帝這個人,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撒幣。

沒事了就給百姓搞一波福利,所有百姓都喜歡念老皇帝的好。

趙宗全繼位之後,其實還挺折騰的。

搞了不少的事,花了不少的錢,就是沒惠及到百姓身上。

這又遇上了天災,百姓難免會對比,趙宗全上位之後,自己日子不如之前好過,自然會對趙宗全有怨氣。

趙宗全能下一份罪己詔,賑濟一下災民,減免一些賦稅的話,還能安定一下人心。

但是罪己詔趙宗全明顯是不願下,減免賦稅,也要等到以後。

最緊急的賑濟,給不出來錢糧的話,百姓這份怨氣明顯是消解不了。

“陛下,現如今,也只有為先舒王修陵的錢款,還可以借用一下了。”

圖窮匕見,朝臣暴露出了今天的真實目的。

把趙宗全給先舒王修陵的錢搞走,一個宗室王爺,對國家沒有任何的貢獻,什麼檔次,也要修陵。

大周朝的財政,早已經是現在這個入不敷出的情況。

遇到天災人禍這種急事了之後,當然能夠想辦法擠出這筆錢。

但是趙宗全為先舒王,準備的這三百萬,好好的在庫裡放著,何必要去東拼西湊,到處剋扣的擠這份錢。

錢放在那裡不用,就不能怪人眼紅惦記。

本來朝堂之上的態度,也都是不支援趙宗全想要給自己生父,按著帝王的規制修建陵寢。

趁機給趙宗全搞黃這件事,這是御史臺和諫院今天的基本訴求。

如果能讓趙宗全下罪己詔,承認自己之前的錯誤,那可以算是意外之喜。

畢竟趙宗全從來都不算一個聽勸的人,想要讓趙宗全一次就屈服,下罪己詔。

群臣並沒有抱有那麼好的期待,這個事情肯定需要多次的上疏,才有可能。

“就無他法了嗎?”趙宗全黯然的說道,還是不大情願。

“陛下如果願意從內庫借出這筆錢的話,自是可以避免挪用。”

“內庫也空虛,哪裡還有這麼一大筆錢。”

內庫就是皇帝的小金庫,可以任由皇帝個人隨意支配的錢。

但是這個內庫,開始不是作為皇帝的小金庫來用的。

周太祖說,軍費開支和饑荒救濟,應當提前預備,不能臨時有事時給百姓增加賦稅,於是設定了這個內庫,叫做封裝庫。

後來的太祖想要花錢買回燕雲十六州,就把國庫每年的結餘,也都存入了內庫之中。

準備等存夠五千萬貫,就去找遼國買地,就算不能買回燕雲十六州,這些錢作為軍費,也有可能武力奪回來。

只是買回燕雲的行動,還沒實施,太祖就沒了,內庫就成為了皇帝的私庫。

但是內庫裡面的錢,除了供皇帝一家開銷之外,主要還是用來軍費開支和百姓的福利。

從太祖設立內庫以來,一遇到戰爭、水災、旱災、節慶賞賜,三司的錢不夠了,就和皇帝的內庫來借錢,記賬,等到賦稅有剩餘的時候再還。

有一年借貸一百萬兩的,多的時候借三五百萬。

如果幾年都還不上,就從貸款的記錄中劃掉。

以前的一些年,國庫還能有結餘,還能給內庫撥錢。

但是近一些年來,朝廷入不敷出,內庫金錢的主要來源。

就變成了各州縣的供物,各州給皇宮的供物都收藏在內庫中,清點登記後拿到市場上去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