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治邦對策(2 / 3)

中央監察部門二把手,也是盛長柏的最有地位的一個身份。

新帝還是夠意思的,保留著御史的身份,在西北幾路,盛長柏就有底氣不虛任何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確定和汴梁,乃至是南邊的民風,有許多的不同,西北的民風還是要豪爽很多。”

處於邊境,隨時面臨異族生存威脅,漢族和異族雜居,相互影響。

秦州算是盛長柏在大周長期經歷過的這些地方里面,最尚武的一個地方。

也不只民間尚武,就是這邊的邊軍,也要比汴梁的禁軍悍勇一些。

大周的禁軍輪轉戍邊政策,多少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太平環境下的汴梁禁軍,明顯比邊境的禁軍,氣勢要差不少。

當然了,西北地區也就是整個陝西幾路,大概駐守了三十幾萬的軍隊。

這裡面的禁軍,佔比其實還不到一半。

除了負責打雜,雜役的廂軍之外,西北也有自己的軍事力量。

就是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由本地子弟為主要人員組成的鄉勇。

這些鄉勇也可以說是西北各方,最強大的一股力量,就是大周朝鼎鼎有名的“西軍”。

這些年西軍隊戰力,已經不輸於普通的禁軍指揮。

如果禁軍沒有改革,持續性的腐敗,荒廢下去。

這些西北鄉勇,戰鬥力過禁軍,只是遲早問題。

“這裡畢竟是邊州,百姓和軍隊時刻面對著西夏賊兵的威脅,和其他自然也不一樣。”

秦州的知州姓王,三十多歲不到四十,也算是朝中的重點培養的物件。

畢竟秦州這種地方,屬於邊疆重鎮,朝廷任免秦州的官員,從來都很是慎重。

現在馬上就要退居二線的韓章,當初也任職過秦州知州。

王知州在大宋的這麼多文官裡面,也算一個知兵之人。

十多年前中進士之後,就一直在西北地區任職。

瞭解兵事,又瞭解西北,所以才能擔當秦州知州這樣的重任。

單從履歷上來看,王知州確實是比盛長柏的屢例,更適合擔任秦州知州。

這個王知州,也和盛長柏的交際圈,沒什麼干係,和王舅父家沒什麼淵源,也不是海家的故吏。

關係能處的怎麼樣,都要看盛長柏自己。

“秦州的兵士確實頗為精銳。”

盛長柏贊同的說道。

只從盛長柏的個人觀察來看,現在西北的軍隊,其實戰力並不能算差。

和西夏交鋒,一直處於下風的原因。

除了騎兵對步兵的絕對優勢,打不過還可以跑之外。

大周對於軍隊的指揮,也是關鍵。

每次西夏兵的小股入侵,也只是最先,打大週一個出其不意。

等大周方面反應過來之後,西夏也就輕易佔不得便宜。

在一些區域性地區,西夏兵吃虧也是常事。

但是等到了雙方有大規模會戰的時候,大周變了指揮,軍隊沒有了自主權,往往都是陷入劣勢。

“雖然我們西軍各方面,各方面待遇遠不如禁軍,但是精銳程度不差於人。”在西北任官十幾年,王知州明顯對西北有了感情,把自己也當做是一個西北人。

“盛御史到了咱們秦州,也有半月,不知對咱們秦州可有什麼想法?”王知州繼續說道。

“明公把秦州治理的不錯,我初來乍到的哪有什麼意見。”

盛長柏不好直說,還是要日常客氣,謙虛一下。

“盛御史通判徐州的時候,政績斐然,我也聽過一些,還是希望盛判能夠一施所長,惠及咱們秦州軍民百姓。”

畢竟也是中過進士的文官,雖然處於軍鎮,行事看著雷厲風行不少,但是文官中間的禮貌還是有的,還是順著盛長柏的話,說了下來。

“那我就說上一點。”

這一次盛長柏也就當真了,也不想等經過一段時間,兩個人熟悉了再說。

時間還是挺珍貴的,也不適合那麼浪費。

“第一點就是,汴梁到秦州道路艱難,糧食轉運不易,損耗巨大,咱們秦州還是要展自身潛力。現在汴梁有一種良種,頗為適合咱們秦州地區種植,過一些時間之後,良種就會送來,推廣一事,還需要明公幫忙。”

第一件事,還是要推廣土豆,秦州境內河流交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