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第2210節(2 / 2)

“你自己看吧。”

鍾景初將信將疑地從老工程師的手上接過了望遠鏡,朝著井口下方眺望了一眼。

這一看不要緊。

當他看清楚那一顆顆幽藍色的光源是什麼之後,兩隻眼睛頓時不由自主地瞪圓了。

那藍色的光芒本身並沒什麼神秘的,只不過是電弧焊在焊接合金時濺射的火花而已。

真正令人震驚的是電火花的光源!

那是“十字蛛”工程機器人發出的光芒!

它們就像織網的蜘蛛一樣,在垂直構造的鋼筋骨架上往復穿梭和攀爬,按照預編好的程式將井口上方吊具輸送的物資搬運到特定的位置,並完成焊接以及組裝作業。

在數以萬計的機械蜘蛛的忙碌下,一艘萬噸乃至十數萬噸級的鋼鐵構造幾乎是以肉眼可見地速度向上“生長”著!

雖然不是航天領域的專家,但鍾景初對航天工業也是有所瞭解的。

也正是因此,他很清楚這一幕有多麼的不可思議!

難怪聯盟的管理者有自信在南部海域再造一座重力井。

若是完全發揮出這座鑄造井的實力,別說什麼重力井了,聯盟的航天器搞不好真能和下餃子一樣鋪滿近地軌道!

“這些機械蜘蛛……”

“是100號避難所遺民的技術成果,”齊向松看著那深邃的井口,開口說道,“他們在瞭解了我們的事情之後,決定加入我們。”

鍾景初的喉結動了動,將目光重新投向了腳下的垂直鑄造井,沉默了良久才緩緩開口。

“我記得最早的時候,人聯有過一段在地面上製造航天器的時間……當時他們在地表生產好零件,然後再透過化學動力火箭發射到近地軌道上組裝,直到後來太空採礦和合金冶煉技術成熟、以及太空電梯落成之後,航天產業才逐漸從地表轉移到了同步軌道,然後又轉移到了拉格朗日穩定點。”

齊向松笑著說道。

“我聽說過那段歷史。這麼說來,在地面組裝飛船還是頭一回?只有我們幹過?”

“算是吧。”

鍾景初點了下頭,表情頗有些感慨地說道。

“當時我們的科學只能解析自己所在的維度,暫時還沒有滲透到其他的維度,更別說掌控引力子和干涉重力場。我們只能用最笨的辦法,和那些對抗我們向外遷徙的‘阻力’扳手腕。”

“但現在不同了,我們不但能掙脫引力的束縛,還能讓引力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季風……”

說到這兒的時候,他心中的佩服溢於言表,由衷地讚歎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你們確實創造了歷史。”

以前他不理解那些叛逃的研究員為什麼最後大多都去了聯盟,現在他終於理解了那些人的想法。

他們在聯盟看見了以前未曾見過的希望。

那不是一個人創造的奇蹟。

而是一群人共同創造的。

如果不是同樣懷揣著使命,他大概也會忍不住想要留下來吧……

第986章 太空墳場

“100號基地”的生產正如火如荼的進行。

奮戰在崗位上的不只是三十萬只“十字蛛”工程機器人,還有近三千名工人以及工程師!

他們幾乎是全聯盟最頂尖的產業界人才!

其中有的來自遙遠的理想城,也有的來自南半球的永夜港,或者大荒漠中的避難所,以及在101號營地學習過先進知識的廢土客等等。

面對末日降臨的威脅,集百家之長的黎明城工業中心再一次向廢土上的各大幸存者勢力展現了它那驚世駭俗的恐怖產能。

南邊產業園區的“十字蛛”前腳剛剛邁出流水線,後腳掛上電池直接就裝上卡車送進了100號基地的鑄造井。

從焊接鋼材的工程機械到鑄造井中的螺絲釘,執行在生產線上的每一個單元無論人還是機器都運轉到了極限。

那恐怖的工業吞吐量甚至一度讓身為鐵路交通樞紐的落葉城運力資源吃緊。

而這種運力追不上生產力的情況,即便是與南方軍團戰事最焦灼的時候都未曾發生過。

聯盟大廈的管理者辦公室,工業部部長宋學林向楚光彙報了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進展。

“……目前我們的‘100號垂直鑄造井’各生產單元均已啟動,第一艘近軌防禦平臺正在生產中,預計工期三個月,快的話六月初就能完成交付!”

近軌防禦平臺是聯盟和學院以及企業的各行業專業人士,在會議上共同商討出來的防禦對策,暫定名稱為“塹壕”計劃。

即,在幾個近地環繞軌道上部署裝配有電磁炮以及高功率鐳射武器的防禦平臺。

這些防禦平臺被視作是軌道垃圾的替代品。

它們能夠像漂浮在港口外圍的舢板一樣,透過電磁加速的質量彈阻止中遠距離的戰略武器打擊。

雖然楚光很清楚這個生產速度已經足夠驚人了,但想到目前緊迫的形勢,還是情不自禁地皺了下眉頭。

“三個月一艘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