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第836節(2 / 2)

至於什麼老六、老八還有奧特曼、奧利給之類的奇怪名字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楚光直接讓小柒給打上了稽核未透過的標籤,發回去讓那些沒正經的傢伙們重寫。

一直忙活到了後半夜。

楚光總算是弄出來一份更詳細的名單。

2934名“陣亡”的避難所居民,包括他們的生平事蹟和戰鬥中的英勇表現以及死因。

這份名單會作為新聞素材,刊登在《倖存者日報》、《曙光城日報》等等聯盟旗下的媒體,並在《聯盟之聲》等電臺剪輯播報。

同時,這也是聯盟向鄰居和盟友們索要補償的證明。

楚光覺得,巨石城未必肯爽快地直接掏錢。

但看在長遠利益的份上,東海岸的企業多少還是會給點的。

畢竟這種“有事兒真敢上”、“上了還能贏”的盟友,換做是自己,怎麼也得惠一惠。

可不能讓人心寒了。

除了玩家們之外,三支由傭兵組成的千人隊和第一兵團、近衛兵團同樣承受了不小的傷亡。

尤其是第一兵團的炮兵中隊。

聯盟部署在東側炮兵陣地的30門100毫米火炮幾乎全滅,炮兵更是減員六成。

那些裝備倒沒什麼可惜的,畢竟不少都是從嚼骨部落那兒繳獲的。

讓楚光難受的是那些死去計程車兵,他們不少人都跟了自己很久,有些甚至是原警衛隊提拔的老兵。

然而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

戰爭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如果不是404號避難所中的“奇點”科技形態形成場,能夠將玩家的意識投射到新的軀體上,再酣暢淋漓的大勝,也會因為那慘重的傷亡而蒙上一層陰影……

……

就在楚光清點著傷亡的時候,被俘虜的軍團工程師們,正打著燈在飛艇的機翼上施工,用吊塔將斷裂的機翼吊上來,插在鋼筋加固過的斷口上。

這些修補只能算是應急措施,修補過的機翼耐久性肯定比不了新的。

不過想要整個更換機翼,只能等先回了曙光城再想辦法了。

軍團的工程師向楚光承諾,會在五天內修好,至少能讓飛艇動起來,並保證20節的航速。

20節的航速,開回曙光城也就5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能在5天內修好,趕上5天后的凱旋慶典並不難。

楚光打算乘坐飛艇回去。

至於其他玩家,可以自由決定是搭乘飛艇,還是一個人上路,或者找人搭夥兒一起走。

艦橋的落地窗外。

夜色籠罩的地面只剩下一片片零星的燈火,遠處的天際線已經隱隱泛起了灰濛濛的輪廓。

不知不覺忙了一整夜,外面都要天亮了。

坐在一臺控制終端的旁邊,楚光強忍著睏意打了個哈欠,在小柒的指導下將一塊VM連線在了終端上。

“能控制得了嗎?”

VM中傳來小柒的聲音。

“嗚嗚……對不起,主人。這裡的電子化程度太低了,我只能連線上雷達和護盾系統。能量系統我倒是能調節輸出功率,不過檔位的切換好像需要手動操作……”

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楚光還是嘆了口氣。

“沒事,就先連線上雷達和護盾這兩個系統好了。”

小柒幹勁十足地說道:“好嘞!”

系統連線上之後。

楚光簡單地檢查了下鋼鐵之心號的雷達,發現這玩意兒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要先進的多。

作為移動式雷達站,它的偵測極限距離竟然能到1200公里,只不過這個距離訊號已經很模糊,估計也就偵測一下較大的目標,對小型的飛行器已經沒什麼作用。

不過在廢土上,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隨著季風帶移動的放射雲,天然自帶電離效果,龐大的雜波足以淹沒掉雷達的訊號。

輻射雖然不是廢土上的主要威脅,造成廢土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因為核武器,但並不意味著核武器對這顆行星造成的影響就不存在了。

而除了環境本身的影響之外,還有執行在低軌道的失控衛星以及干擾裝置等等,導致鋼鐵之心號雷達的“有效偵測半徑”只有100~150公里。

想要進一步提升這個數字其實也不很難,拆一座炮艙改成“雷達陣列”就行了。

只不過這麼做的意義似乎不大。

廢土上絕大多數倖存者勢力,別說超視距打擊的能力,連飛行器都沒有,鋼鐵之心號需要提防的僅僅是一些出其不意的黑科技。

就在楚光饒有興趣地擺弄著雷達的時候,小柒的聲音忽然再次從VM中傳來。

“主人,飛艇的通訊系統收到了未識別通訊請求,方向來自正東……請問要接通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