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口數量

論述完影響一個國家海權的自然狀況,接下來我們開始對影響海權的人口特徵做一考察。人口特徵也是影響海權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人口特徵同海權的關係中,首先要思考的是這片地域人口數量的多寡,因為它同一個國家的領土範圍是密切相關的。這裡所說的領土範圍,不僅僅是指其領土面積的大小,還要考慮到跟海權有關的海岸線長度及其特徵。同樣,這裡所說的人口,不單單是指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口數量,還要加上這些船艦上的水手、僱傭工以及生產海軍物資的人員。

舉個例子,在法國大革命②爆發之前以及之後幾次大規模的戰爭中,雖然法國人口遠遠多於英國,然而就海上力量而言,無論是和平時期的海上貿易,還是戰爭時期的軍事效率,法國都遠遠不如英國。法國的軍事效率的缺陷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得更加明顯。每每在戰爭爆發之前,法國都佔有絕對的優勢,然而,這種優勢往往不能夠在戰爭中得到維持。

比如在1778年,當戰爭爆發時,憑藉海上動員,法國一次性就能夠裝備50艘戰艦,而英國則剛好相反,由於它的海上力量分散在全球,要在本土集結40艘戰艦困難重重。但是到了1782年,這種情況剛好反了過來,當時英國可以服役的戰艦已經達到了120艘,而法國則一直沒有突破71艘。再後來到了1840年,兩國劍拔弩張,準備在地中海東部決戰之時,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法國軍官稱讚法國艦隊高效的動力和艦隊領導人傑出的才能,並表示一旦法國艦隊跟實力相當的敵人開戰,將絕對有制勝的信心,他說:“當我們集結到21艘戰艦並將其組成戰艦隊伍之後,我們將不再有預備隊,沒有一艘戰艦能夠在6個月內投入戰爭。”但他接下來說:“我國與英國相比,實力相差懸殊,我們為了集結這21艘戰艦,用光了所有的船員和水手,雖然我們在各地建立了後備力量和招募機構,但是這並不能接替已經服役了三年的海員,他們沒有休整的機會。”

這些例項表明,後備力量的差距深刻地影響著一場戰爭的成敗,這甚至比活動在海上實力的差異還要嚴重。因為一支活動在海上的艦隊需要的不光是技術精湛的海員,還要僱傭一大批從事各種製造和修理的勞作人員,這些人做著修繕各種海洋上的裝備或者跟海洋有關的行業。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都必須具備在海洋上生存的能力。英國有一位傑出的海軍將領愛德華·皮洛爵士對此很有遠見卓識。1793年戰爭爆發時,同往常一樣,海軍遇到了人員不足的問題,但此時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愛德華·皮洛爵士除了使用從來沒有出過海的陸地人員以外,還命令手下軍官去招募柯尼希礦工,因為他們職業的特殊效能夠快速地適應海上作戰的需要。結果證明,他的這個做法是非常英明的,一來這種做法避免了時間耽擱;二來在一場戰鬥中,他指揮下的艦隊成功俘獲了敵方的一艘裝有大炮的護衛艦。更加值得人們深思的是,這些礦工服役時間才只有短短的幾個星期,而他們的對手卻在戰艦上服役了一年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損失情況竟然相差無幾。

或許有人會認為,在現代的戰爭條件下,這種後備力量已經失去了昔日擁有的那種重要性。因為現代艦船和武器的製造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而現代戰爭需要的是綜合實力,即在戰爭爆發之初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給予對方毀滅性的打擊,用人們耳熟能詳的話來講就是:要讓一個國家毫無還手能力,就要在一開始徹底擊敗敵方的海軍艦隊,如果艦隊被打垮了,這個國家其他的組織機構就沒什麼威脅了。就某個方面而言,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跟過去相比,後備力量的作用有所減弱,但假如兩支艦隊在某一地點相遇,激戰過後其中的一支艦隊被徹底打垮了,而另一支仍然能夠繼續作戰,那麼戰敗的一方想要重整旗鼓的希望就比以前要渺茫得多。一個國家的艦隊幾乎就能夠代表這個國家的軍力,若是慘敗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英國的海軍艦隊代表這個國家的大部分軍事實力的話,那麼,它在特拉法爾加一役中的敗績就比法國要嚴重地多。特拉法爾加對英國的重要性就好比奧斯特里茨和奧地利,吉納和普魯士。一個帝國的軍隊一旦被摧毀,那它就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兒了。據說拿破崙最嚮往的就是摧毀和瓦解敵軍。

如果光看這些戰爭史實的話,有人就會認為這種後備力量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然而這一點還有欠考慮。前面提到過的那些軍事打擊都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指揮的,並且把戰略眼光直接對準了對方的心臟。除了這些以外,戰敗的一方總是在戰爭開始之前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劣勢而士氣低落,因而團隊精神與國家的榮譽感也是極其重要的。在烏爾姆一役後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3萬奧地利軍隊一槍未發便放下武器投降。所以,之前的這段歷史就是一部法國高唱凱歌而奧地利不斷失敗的歷史。在不斷受挫之後,發生了特拉法爾加海戰。再往前追溯,則是聯合艦隊裡西班牙人在聖文森特和法國人在尼羅河的戰爭,這些都距離我們非常近。這些打擊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毀滅性的,終結性的,除了吉納的情況。在吉納戰爭中,雙方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所以這些原則用在它身上並不適合。

到了現在,英國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洋國家,在蒸汽時代,它依舊保持著這種優勢。法國和英國是全世界擁有最強大海洋軍事實力的兩個國家,那麼到底誰更加強大呢?這個還有待考察。實際上,英國和法國無論是在海上力量方面,還是國內物質方面,都算得上是不相伯仲。如果一旦發生衝突,僅僅是人員和戰備準備方面的差別能導致一場戰鬥或者一次戰役後力量發生較大的變化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那麼預備力量將要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是有組織的後備力量,其次是海洋性人口的儲備、機械技巧的儲備、財富的儲備,這些都將發揮作用。我們現在似乎已經忘記了英國在機械製造方面的絕對領先地位,這種優勢使得它能夠輕易地組織一批由機械工人組成的後備力量,在商業受到侵襲的時候,多下來的船員和機械工人將投身到武裝艦船上去。

後備力量究竟能不能發揮作用,我們可以總結成:在現代的戰爭條件下,兩個實力相當的對手,如果一方敗北的話,會不會因為這一次戰役的失利使得整個戰爭發生實質性的轉變?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在海洋戰爭中得到答案。至於普魯士對於奧地利,德意志對於法蘭西的勝利,都是強國戰勝一個弱國的勝利,且不管是什麼因素導致它的軟弱。在時間跨度極大的普萊文之戰中,如果土耳其擁有可觀的後備力量的話,那麼這場戰爭的結局將會是怎麼樣的呢?

不可否認,時間是在戰爭中制勝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即使這個國家沒有花大把的精力在軍事上,它的人民也不贊成花昂貴的軍費來建立規模龐大的海軍,但只要有一定的時間形成一支可觀的軍事力量,那麼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喚醒民眾的衛國精神和才智,將它轉化為戰爭的動力。如果現有的軍事力量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夠固守,這個國家就可以依靠本國的自然資源——人民的數量、國家財富,以及各種本國的優勢來反擊侵略者。如果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在瞬間土崩瓦解,那麼即使它的自然條件雄厚,也擺脫不了遭受屈辱的命運。如果它的敵人足夠聰明,還會讓它承擔戰爭賠款,那這個國家翻身的機會就很渺茫了。在各種小規模的戰爭中,我們總是重複聽見這樣的話:“如果某某能夠再堅持一下,這裡便能夠獲救了,或者說那裡就可以成功了。”還有我們常在病房裡聽說:“要是這個病人能夠再堅持一段時間,那他的病將會出現轉機的。”

在某種角度上看,英國和荷蘭都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如果說能夠僥倖躲過這場災難的話,它將什麼都不會損失。荷蘭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德維特寫到:“在和平時期,荷蘭人害怕跟別的國家鬧翻,所以不會讓自己的軍事力量變得強大起來。荷蘭人就是這樣,他們的性格缺點是,除非戰爭到了眼前,不然他們絕不會心甘情願地把錢花在國防上的。我每天都在跟這幫人打交道,他們往往在該省錢的地方大肆浪費,而在該花錢的地方卻惜錢如命。”

我們國家同樣也應該受到指責,這是全世界人都能輕易看明白的一個事實。美國現在還沒有強大的防禦能力,所以我們只能把自己隱藏起來發展自己的後備力量;而能夠充分滿足未來海戰需要的船員在哪裡呢?若要一個國家的海岸線同人口相當,只能在全國性的商業航運與其相關的行業中找得到,但在美國這些根本就不存在。只要能夠一心效忠國家,至於這些艦船上的人是美國人還是別的國家的人,都不重要。美國在海上的力量足以讓他們在戰爭爆發後回國並集中起來。如果也讓那些外國人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那麼讓他們在戰艦上堅守崗位就能夠輕易地辦到了。

雖然上面的論述有些天馬行空,但是不可否認,從事和海洋有關職業的人口,是影響海權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國在這方面嚴重缺乏,因此海權的壯大隻能建立在自己國旗下的那些大批商業活動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