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罪業(1 / 2)

楊堅一頓,立馬把剛剛的責問拋到了腦後:“什麼大禮?”

晉王朝著楊堅拱手一禮,道:“兒臣知道父皇一直對江南造船廠心慕已久,可惜那造船廠被火燒燬,父皇一直為此惋惜不已。”

楊堅眼睛一亮,趕忙問道:“你是說……”

晉王回道:“回京前兒臣才得知,那船廠雖毀,但是造船的圖紙卻沒有被燒燬。有這些圖紙在,何愁不能再建一個造船廠?”

楊堅大喜,朝著殿外看了看,問道:“圖呢?”

晉王回道:“留在江都了。”

“什麼?”楊堅臉色一變:“為何不帶回來?”

晉王笑著回道:“因為大興城沒有大海啊!”

楊堅一噎,晉王說得確實有點兒道理,但還是埋怨道:“那圖紙就該交於將作監,留在江都有什麼用?”

晉王斂起笑意,朝著楊堅深深行了一禮,如此鄭重的模樣,使得楊堅十分奇怪,於是問道:“晉王何意啊?”

晉王頓了頓,深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兒臣在江都經營近十年,一路看著肖氏商行如何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最後盛極一時的。

肖氏商行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幾樁生意而已,它可以整合物料,開拓商路,刺激民生,使農者有所得,商者有所利。

肖元元創辦商行,看似為已為私,實則大善之舉。”

楊堅吐出一口氣來,道:“這些朕都知道。”

晉王接著道:“父皇想召肖元元回京,無非是想平息大興城物價,順便再看看她身上還有沒有可用之處。或者,看她能不能再重整肖氏商行。

可是,父皇——大興的狀況只是冰山一角,商行覆滅的真正傷害在江南。

且不說種者所出之糧、織者所出之帛,皆無可售之處,江都城因少了外地客商,連街邊小吃攤都沒了生計。

沒了生計的人會做什麼?父皇看看如今江南所奏報上來的山匪名錄,便知答案。”

楊堅皺了皺眉,這件事已經煩了他一年多了,沒好氣道:“可事已至此,你如今再說這些,還有何用?”

晉王臉色白一白,徑直開口回道:“兒臣不把圖紙帶過來,是想在江都重辦造船廠——

不止如此,以往肖氏商行所做的每一樁生意,兒臣要都要一一復刻一遍。

可這一次,兒臣不只想在江南做生意,而是想將這些生意做到大隋各地。

當初肖元元做不到的事情,兒臣都可以做,而且比她做得更好。”

楊堅和獨孤皇后愣住了,楊堅試探的問道:“你做生意?難不成你此生只想做個富家翁麼?”

晉王搖了搖頭,道:“兒臣不想只做富家翁,說來——若只想做一個富家翁,若沒有興國安民之念,那肖氏商行也開不了這麼大。

兒臣幾乎是眼看著肖元元是如何一步步將商行壯大的,自然對她的作法比別人要了解更多。

若想建好一個商行,有三個必要條件:第一,穩定的民生;第二,暢通的商道;第三,安定的國防。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步,穩民生——只要朝廷官員廉潔奉公,百姓守皇權國法,民生即可安定。

第二步,通商道——兒臣常年往返於大興城與江都城之間,知道這條路其實是分為兩段。

其一,是自大興城到洛州城,這一段地勢開闊,以陸路為主,可以在此間大開馳道,便於行進。

其二,是自洛州城至江都城,多水多灘,陸路難行,水路也不暢。是由可以開通運河,以通河道。

至此南北暢通,不止用於商道,也可用來運軍糧,大大縮短朝廷徵糧的時間。

至於第三步,定國防——”

晉王停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氣,道:“只要完成了以上兩條,第三步完全不用擔心,只要我朝民富國強,根本不怕外敵入侵。

之前肖元元曾說過,軍隊走不到的地方,可以把商隊開過去。

我們可以直接與西域、突厥、吐谷渾直接開榷場,行貿易,一面以強兵威懾,一面以貨物相誘,引得萬邦來朝,不戰而屈人之兵。”

楊堅沉默了一會兒,道:“說得輕鬆,單單第一步你就走不動,比如嶺南之地,山高路遠,鞭長莫及,桂州之亂至今未息。

我們身處關中,尚可政通令達,可如山東之地,世家林立,各自為政,你要如何安民生,定天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