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我們來送藥啦!(2 / 3)

閆玉搖頭道:“還差很多活呢,豬圈才剛抹出來,還有地面和院牆,盧師傅說那幾道火牆得燒著試試,要是哪裡不好,還得改。”

主要是閆家的要求挺多,有了火牆,他們還是想要炕,還想要大炕,屋裡地上要鋪磚片,院子裡的地要拿灰泥找平,最好連院牆都滑熘熘,讓那歹人想爬都無處借力。

盧師傅從一開始說好的只管房子,到現在大活小活全都擔下。

固然是因為現在整個村子都在排號找他們砌灶砌炕,做完村裡的活,他們今年能過個好年,更因為閆家人厚道,飯食做的精心,天天都有肉,給盧師傅幾人吃的臉上都有了油光。

眼見閆家頂門的兩個男人都不在家,盧師傅自覺不能撂下個尾巴,是以,也沒提錢不錢的,但凡閆向恆和閆玉過去找他,他都盡心盡力的給改給想法子。

村子各家的賬都是記在閆家頭上,閆向恆天天都會和他對一遍,這一點尤其讓盧師傅滿意。

他開始自己還記一記,後來乾脆不記了,直接看閆家的賬就行。

“按著咱村子的習俗,誰家起了房子,得溫鍋,咱各家房子起來的時間都差不多,羅村長有沒有提過,咱怎麼個章程?”胡大問羅大。

羅大道:“我爹為這個事頭疼呢,得看日子來定,誰家在前頭,誰家在後頭得排一陣,怕不是要排到過年去。”

閆玉:

這麼誇張?

不過算一算,也挺正常。

別說中間還空幾天,就是天天不停的挨家吃過來,也得好幾個月呢。

“村子裡現在白日都沒幾個人,羅大伯,不如何村長爺爺說說,咱們別一家一家辦席了,咱一起辦,又省時間,又省錢糧。”閆玉提議道。

閆向恆也道:“也未必不是個法子,要是依著舊例來辦,各家拋費不少。”

不光是米糧,溫鍋總得有肉吧,菜也不能太對付,別管是土坯房還是啥房子,蓋了新房的這頓溫鍋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越過越好。

人來的越多,越熱鬧,張羅的飯食越好,得了人真心一聲贊,主家臉上才有光彩。

村子裡辦席是個大事,日子過的是好是孬,關上門看不到,卻能在吃席裡體現出來。

閆向恆說的拋費不少也是真的。

不光是主家要置辦肉菜,來吃席的人也不能空手,得添上些禮,又分關係遠近等等,送禮也分了幾等。

總之,是個很講究又很麻煩的事。

作為村子裡目前數一數二的人家,閆家要是去別人家吃席,這禮就不能太薄,反過來也是一樣,這一來一回,怎麼平衡這禮尚之往來,閆玉想想就覺得頭疼。

羅大想了想,道:“我覺得這法子不錯,可我爹和幾位村老,不是那麼容易說服。”

老人家在某些傳統上異常堅持。

未必能同意這般儉省的溫鍋。

“回頭問問大伯,嘻嘻!”閆玉狀似無意的說道。

能讓羅村長輕易退步的只有她大伯,旁的人,誰都不好使。

從實際出,大伯也會同意這個提議。

他們村子現在是馬力全開,忙的像陀螺,團團轉。

真就不如大傢伙聚在一起,定一天,一起熱鬧熱鬧,也順便鬆快鬆快。

遠遠的,閆玉一行人就將口罩戴起來。

虎踞城還是老樣子。

又有了些不同。

城外的草棚多了起來,有的上面還搭了些破舊的布單,是用舊衣和舊被拼接縫製而成,樣子雖然醜,但確確實實將隔離當個正經事來辦。

這個變化讓閆玉的眼睛瞬間明亮起來。

再細看過去,不少災民也戴了口罩在忙忙碌碌。

有的幫著熬粥、分粥,有的幫著煮藥,還有些擔著扁擔水桶,不知剛從哪裡打了水回來。

幾個婦人在吭吭吭的搓洗衣服,她們身後不遠的大樹中間,掛滿了繩子。

好傢伙,晾曬的可不少,不光是衣服和被單,還有大大小小的席子,不知是原本就破爛還是被揉搓的破爛,張牙舞爪的晃悠在繩子上,不時被興起的風兒帶走幾根草棍

揹著藥箱的大夫,有了座位,一隊災民排隊過來,他問幾句,細看了神色,便寫下方子,朝人擺擺手。

這人便麻熘的退下,露出後面的人,後面的人捂著肚子,也說了什麼,大夫手一指,讓他單獨站到另一邊。

很快看完了這一隊人,大夫領著那單獨站著的一個,進了一處草棚。

過不多時,大夫走出來了,那人沒有,應是留了下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